词条 | 十神汤 |
释义 | 简介【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组成】川芎 甘草(炙) 麻黄(去根、节) 升麻各120克 干葛420克 赤芍药 白芷 陈皮(去瓤) 紫苏(去粗梗) 香附子(杵去毛)各120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方解】方用葛根、升麻升阳解肌;麻黄、苏叶宣肺散寒;川芎、白芷疏风止痛;生姜、葱白通阳发汗;陈皮、香附行气开郁,合苏叶辛香利气;赤芍敛阴益营,合香附、川芎行气调血;甘草安中和药,合赤芍防辛燥之药发散太过,使邪祛而不伤正。诸药合用,共奏发汗解表之功。如此则表解寒去,肺复宣降,营卫畅行,气血和调,诸症自除。 【主治】时气瘟疫,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咳嗽、鼻塞声重及风寒湿痹等。 详细介绍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十神汤 处 方:川芎、麻黄(去节)、干葛、紫苏、赤芍药、升麻、白芷、甘草(炙)、陈皮、香附,各一钱半。 功能主治:治伤寒,时令不正,瘟疫妄行,感冒发热,或欲出疹,不问阴阳,两感风寒,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备 注:发热头疼,加连须葱白二根;中满气实,加枳壳煎。 方 论:费伯雄《医方论》:时邪瘟疫,天行之疠气也。故此方于升散中多用芳香辟秽之品,辛烈善走,虽有芍药、甘草,不能制之。不可作阳经外感之通剂用也。 方 名:十神汤(发表之剂) 总 结:感冒时气 编 号:011 组 成:紫苏 葛根 川芎 升麻 白芷 麻黄 甘草 陈皮 香附 赤芍药 生姜 ?白 主 治:治风寒两感,时气瘟疫,头痛发热,恶寒无汗,欬嗽,鼻塞声重。 归 经:阳经外感之通剂也。 方 义:吴鹤皋曰:「古人治风寒,必分六经见证用药,然亦有发热头痛,恶寒鼻塞,而六经之证不甚显者,亦总以疏利气之药主之。是方也,川芎、麻黄、升麻、干葛、白芷、紫苏、陈皮、香附,皆辛香利气之品,故可以解感冒气塞之证。而又加芍药,和阴气于发汗之中,加甘草,和阳气于疏利之队也。」 煎服法:加姜、葱白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