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十三太保中药方 |
释义 | 中医著名妇科良方十三太保,出自《傅青主女科·产后篇·补篇》。由十三味中药组成。以前我国民间妇女在妊娠期,常会到中药店购买“十三太保”方药来煎服,以期保母子健康平安。 十三太保方药组成及应用方药:酒当归4.5克、黑芥穗2.5克、川芎4.5克、艾叶3.6克、炒枳壳3克、炙黄芪2.5克、酒莬丝6克、姜厚朴2.5克、羌活2.5克、去心川贝3克、酒白芍3.6克、生甘草2克、老生姜3片组成。 方歌:钱半芎归钱半芍,钱半菟丝六枳壳,八分黄荆芥穗,七分祈艾姜厚朴,川贝一钱姜和药,羌活甘草五分作。 方解:此方虽然不是“大补”的药方,却可治多种妇科疾病。方中:川芎、当归、白芍养血活血。黄芪补气举胎。羌活、荆芥升举元气,更兼能治孕妇感冒发热、头痛、身体酸痛。艾叶暧宫,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安胎之功。川贝利肺气消痰。莬丝子益精固胎。厚朴、枳壳宽胸理气,消除腹满胀痛、宿食不消。生姜可治腹寒痛、呕吐、泄泻。甘草甘苦和中缓急,能缓解子宫肌痉挛而止腹痛,又能调和诸药。 功效:安胎,催产。 主治:胎动不安,腰酸腹痛,以及难产,可用于纠正胎位。也用于妊娠呕吐、痰水、心中郁闷、头重目眩、恶闻食气或胎动不安、腰腹卒痛、下血不止。适合怀孕七个月以后,胎位不正、胎动不安的孕妇吃的。 加减:身体虚弱者可酌加人参或党参。对孕妇呕吐甚者可去甘草。本方去川贝对治疗孕妇妊娠尿潴留有良好疗效。 服法:水煎服。原书有记载,怀孕七个月服一剂、八个月服两剂、九个月服三剂、十个月也服三剂,要临产时再服一剂。 禁忌:阴虚血热者忌用。 十三太保方考证此方出自《傅青主女科·产后篇·补篇》“保产无忧散”或“保产神效方”。民间称为“十三太保中药方”或“保产十三太保方”;按原文方后注释:“温服。右方保胎,临产热服,催生神效。治横生逆产,至数日不下,一服即下;有未足月,忽然胎动,一服即安;或临产先服一服,保护无忧,更能治胎死腹中,及小产伤胎无乳者,一服即如原体。”所以此方无胎动不安,胎气有损者,不能服用此方。在正常情况下,也不需要服用此方,若需要服用此方,需在中医师诊断后,才可服用,孕妇自己却不要乱服。 特引《傅青主女科·产后篇·补篇》“保产无忧散”原方: 当归(钱半,酒洗)、炒黒芥穗(八分)川芎(钱半)、艾叶(七分,炒)、面炒枳壳(六分)、炙黄芪(八分)、莬丝子(一钱四分,酒炒)、厚朴(七分,姜炒)、羌活(五分)、川贝母(一钱,去心)、白芍(一钱二分,酒炒)、甘草(五分)、姜三片,温服。上方保胎,每月三、五服,临产热服,催生如神。 特引《傅青主女科·产后篇·补篇》“保产神效方”原方: 全当归(一钱五分,酒洗)、紫厚朴(七分,姜汁炒)、真川芎(一钱五分)、莬丝子(一钱五分,酒泡)、川贝母(二钱,去心,净煎好,方和入)、枳壳(六分,面炒)、川羌活(六分)、荆芥穗(八分)、黄芪(八分,蜜炙)、蕲艾叶(五分,醋炒)、炙甘草(五分)、白芍(一钱二分,冬用二钱,酒炒)、姜三片,水二钟,煎八分,渣水一钟煎六分,产前空心预服二剂,临产随时热服。此方仙传奇方,慎勿以庸医轻加减其分两。 注:“保产无忧散”和“保产神效方”除用药分量和用药制法不同外,药味数俱相同,供参考对照。 现代研究现代实验研究揭示正常接近临产期孕妇血液流动转为缓慢,主要原因是红细胞变形能力差和血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证实临产期孕妇已有血瘀情况存在,这也是产后血瘀的成因之一。因而,临产期孕妇适当予以活血化瘀行气益气之剂,对临产及产时是有所帮助的。保产十三太保方正是适合这一时期的机理而加以调节。纵观全方可使血气流畅,机能活泼,有利于临产分娩,故可防治难产。该方主要用于产前调整身体的机制,故只用轻剂,各药分量均轻,以实现转枢之机理,佐以益气护胎之药,在不影响胎元的原则下,活血行气,以达到顺利分娩之目的。 临床应用中医认为胎位不正与气血虚弱、无力运转有关。应用本方助气养血推动气血运行,促进经络通畅,增强胎儿活动,自然矫正胎位。中医认为先兆流产,究其病因有二,一则气血虚,冲任不固;二则孕后过度安逸,则气血欠通畅,胞脉阻滞,胎元失养。应用本方,助气养血,理气安胎,补而不滞,疏而无过。 妇人以血为本,惟气顺则血和,胎安则产顺。十三太保方专为避免难产而设,服药后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胎动增加现象,最适合过于安逸之人;或劳动、运动过少办公室人员;或胎位不正,须行转之症;或临产之时产力不足或异常而造成难产之症。既可作为预防难产之用,又可作为治疗胎位不正治疗难产之用。 综合而言,十三太保方组方严谨,药味各司其职,对孕妇母子起保护作用,当母体健康后,自然婴儿也跟健康了。目前对十三太保方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和研究,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妇产科疾患的治疗和临床应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