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圣城街道 |
释义 | 圣城街道隶属山东潍坊寿光市,总面积65.16平方公里,辖70个行政村(农村社区)、13个城市社区,常住人口22万,是寿光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街道党工委下设基层党组织126个,党员2977名。2006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7.5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2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20元。连续两届进入全国千强乡镇行列,目前列第509位,四年提升了304个位次。 遗址仓颉墓位于市区仓圣公园,为寿光旧“八景”之一。汉《说文解字?叙》云:“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元张铉《金陵新志》载,周初在北海寿光发现仓颉墓。元郑杓《衍极》云:“北海亦有仓颉藏书台”。仓颉为黄帝史官,东夷族人,是华夏民族造字的鼻祖。清嘉庆五年《寿光县志》载有历代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前来仓颉栖居之地顶礼膜拜留下的诸多诗文。 仓颉墓原位于旧寿光县城西门外北侧,大道西旁。原墓封土长宽各4.47米,高2.26米,上生蓍草。墓地面积10余亩,正门为月形圆门,四面护以短墙。墓前有祠,环以回廊,修于明洪武年间。清康熙年间,寿光县令刘有成复修。仓颉墓园中有松柏、槐、柳,古木参天,绿树成荫。有东西两溪,溪上各有拱形小桥,亭榭玉立,小桥流水,宛如江南水乡图。墓前一亭曰“启秘亭”,亭内设石几、石凳。亭为石基木构,计12楹,飞檐翘角,别具一格。墓前石碑高92厘米、宽58厘米,碑正面阴雕“仓颉墓”三个大字,取体行楷,苍劲有力。右上款刻“嘉靖甲寅秋七月吉旦”,左下款为“寿光知县王文翰立”。墓前南北通路两侧各有1井。东井水质清冽透明,甘甜如醇;西井水略呈浑浊,苦涩如黄连。二井相隔5米许,迥然各异,颇具传奇色彩。若向一井掷一石子,两井则同时澎然有声,水花泛起,原因亦为千古之谜。1950年,墓前建烈士陵园,墓园并存,为寿城一绝。1965年,陵园迁徙,仓颉墓亦废。 名人贾思勰,北魏农学家,山东寿光人,著有《齐民要术》。曾担任北魏高阳(今山东桓台东)太守。他十分注重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总结。自高阳太守卸任后,致力于农学研究,足迹遍至今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在实地考察期间,收集民间生产实践谣谚,取其精华,剔其糟粕。他亲自参加农牧业生产,注重总结实践经验。他还大量阅读农业典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十余年精心研究,完成《齐民要术》10卷和《自序》《杂说》各一篇。内容涉及农、林、牧、副、渔业各个方面,对后世农业和农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所获荣誉2008年在民政部主办的中国乡镇科学发展综合评价活动中,山东省寿光市圣城街道入选“2008中国乡镇投资潜力500强”,列第274位。先后荣获省级和谐示范街道、省级文明街道、省级社会文化先进街道、省级卫生街道、潍坊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2009年预期目标全年完成GDP48亿元,增长23%;服务业增加值30亿元,增加8个百分点;实现财政总收入3.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分别增收6000万元和2000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亿元,增长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具体工作中,突出“一个重点”,抓好“两大工程”,叫响“三张名片”。 一个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打造中央商务区。 启动“商务振兴计划”,加快构筑“两圈三城两廊”区域功能布局,两圈,就是做大做强渤海路和银海路商业聚集圈;三城,就是开工建设东关银座商贸城、北关汽车城、西关副食城;两廊,就是联动建设光明路和正阳路商贸长廊,规划布局东夏华能商厦、西苑商贸中心、崔家商务中心、王口商务中心、南关社区服务中心、后朴商业区、南魏商业区等30个三产服务业大项目,力争年内竣工投用15个以上,在城区形成东部生态宜居区、中部中心商业区、西部现代物流区“三大板块”,将圣城打造成创业乐园、购物天堂、休闲之都、品质之城。确保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新开工商务楼宇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0万平方米;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占GDP的比重达到60%。 两大工程一是抓好城中村改造工程,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按照政府主导、村民自愿和市场化运作、梯次式推进的原则,做好“建、拆、保”三篇文章,融入城市“七大片区”,滚动式推进三官庙、北坦、梨园、赵仕四大组团建设,做到成熟一个、启动一个、成功一个,让城中村一步到位变成城市新社区。开工建设公寓楼100栋以上,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0万平方米。五年之内,让6万农民全部进入新社区。 二是抓好新农村提升工程,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探索村级自筹、社会融资、盘活闲资和信贷支持、市场运作、以奖代补相结合的多元投融资机制,破解城郊村新农村建设资金瓶颈,争取年内所有城郊村的出村道路和主要大街全部硬化。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形式,依托亿嘉农化、东方誉源、天成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领办、兴办、合办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年内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创办农业示范园区8处,发展基地3000亩。 三张名片一是建设品牌城市社区,叫响宜居圣城。按照“网格化定位、组团式联系、多元化服务、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全面推行“1+7”管理服务模式,打造一批党建型、服务型、文化型、自治型、平安型、人文型“六型”品牌社区。 二是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叫响文化圣城。加快构建“两核四带”的区域文化产业格局,扩大文化张力。“两核”指杨家楹联文化村和万友农民工文化中心。“四带”指幸福路教育文化产业带、建桥路大学文化产业带、中央华府创意文化产业带、九巷休闲文化产业带,精心打造“文化圣城”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力争年内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 三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叫响和谐圣城。投入1.5亿元资金启动撤点、合班、并校三年规划,力争至2010年底,新建成一处占地300亩左右、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为一体的省级规范化初中,撤并10所办学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小学 ,改善城区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格局。年内建成新市立医院,推进城乡卫生服务一体化。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