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生态健康人居 |
释义 | 一、生态健康人居的概念生态健康人居(Ecological Health 0f The Habitat)的概念 “生态”常常作为褒义词用,显露美好的姿态,生动的意态,表示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的一种理想状态。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是“生态关系和谐”这一复合词的简称。“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是约定俗成后被社会所公认的用语,表示人和环境在时空演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然文脉,系统肌理和组织秩序。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如生态城市、生态旅游、生态建筑、生态健康等。当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生态”的定义会有所不同,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正如自然界的“生态”所追求的物种多样性一样,以此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健康是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全安逸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 人居,顾名思义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与环境。人类聚居环境泛指人类集聚或居住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指建筑、城市、风景园林等人为建成的环境。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即以满足“人类居住”需要为目的。“人居环境”就城市和建筑的领域来讲,可具体理解为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它要求建筑必须将居住、生活、休憩、交通、管理、公共服务、文化等各个复杂的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中结合起来。整个人类的聚居环境按不同尺度分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家居空间;第二层次是社区空间;第三层次是城市空间;第四层次是区域空间(省与省或国与国空间);第五层次是全球空间。 生态健康人居是指人与聚居环境关系的健康,是测度人的生存、生产、生活环境及其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的代谢过程和服务功能完好程度的系统指标,包括人体和人群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态健康,即人居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代谢环境的健康,以及产业和区域社会生态服务功能的健康。 二、生态健康人居的“三大基础理论”1998年,吕健博士在中国第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广东肇庆鼎湖山提出生态健康人居概念时,引用中南林学院吴楚材、吴章文教授提出的生态旅游发展的“回归大自然”理论。该理论的主要三论点是:城市水泥沙漠化,其特殊的热辐射、光辐射和放射性辐射决定城市并非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人的寿命长短、健康状况的好坏与居住地物种数量的多少成正相关;人体血液中缺氧是万病之源。引入吴教授的生态旅游思想到人居建设领域,成为人们向往并追求优越、舒适、清洁、健康、共生的人居环境建设的“三大基础理论”。 目前,生态健康人居主要是指人居环境第一层次至第三层次的关系。生态健康人居是以时间序列,以包括家居、社区、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聚居活动与以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物圈相联系,对人类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景观建筑学等多容量、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系统。人类因各类生存活动需求而构筑空间、场所、领域的聚居地,使所有社会功能在满足目前的发展及将来之间取得平衡,使创造低碳节能及材料的景观建筑设计与环境相协调,并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美观的景观建筑,达至繁荣、舒适、康乐、持续的家居、社区与城市。 三、1998年中国生态健康人居建设元年1998年是中国生态健康人居建设元年。 2003年非典公共卫生事件之后,同年8月,广东电视台与广东省生态学会联合主办为期八个月的“生态健康住区广东行”生态健康人居测评活动;2004年,人民日报、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与广东省生态学会联合主办为期两年的“中国绿色生态住区广东行”生态健康人居测评活动,两次活动均采用吕健博士创立的“五色时空”人类生境自组织理论作为依据,皆邀请其出任首席测评专家。从此,生态健康人居全面地在全国范围推导进行,先后在广州、深圳、佛山、肇庆、长沙、合肥、成都、重庆、郑州以及美国洛杉矶等城市及社区(楼盘)实施。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