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生命力学说 |
释义 | 生命力学说来源 有机化合物早期的定义是“来自有生命机体的物质”,简称“有机物”。这是因为,在化学发展的前期,无机物被大量合成,而有机物只能从动植物体获得。如1769年从葡萄汁中取得纯的酒石酸;1773年从尿中取得尿素;1780年从酸奶中取得乳酸;1805年从鸦片中取得吗啡等。因此,在19世纪初,人们普遍认为有机物是与生命现象密切相关的,是生物体内一种特殊的、神秘的“生命力”作用下产生的,只能从生物体内得到,不能人工合成。这就是瑞典化学权威Berzelius为代表的“生命力”学说的观点。 推翻 由于人们认识局限性和对权威的迷信,“生命力”学说统治化学界达半个世纪之久,严重阻碍了有机化学的发展。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F.Whler)将氰酸铵的水溶液加热得到了尿素: NH4CNO→H2NCONH2(加热) 氰酸铵可以从无机物NH4Cl和氰酸钾(或银)反应生成。尿素原本被认为是只在人或动物体内才能生成的一种有机化合物,它大量存在人和哺乳动物的尿中,由于人工也能合成尿素这一事实的出现,给“生命力”学说以重大打击,冲破了无机界和有机界的鸿沟。此后,许多化学家也在实验室用简单的无机物做为原料,成功地合成了许多其他有机物。如1845年olbe合成了醋酸;1854年Berthelot合成了油脂类物质等。在大量的科学事实面前,化学家摒弃了“生命力”学说,加强了有机化合物的人工合成实践,促进了这门科学的发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