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沈醉
释义
1 原国民政府国防部保密局云南站站长

沈醉(1914——1996),字叔逸,湖南湘潭人。国民党陆军中将,长期服务于国民党军统局,深得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信任。在军统局素以年纪小、资格老而著称。先后担任少校行动组长、稽查处上校处长、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28岁)、国防部保密局云南站站长、国防部少将专员、云南专员公署主任、中将游击司令。1949年12月9日被卢汉(原国民党云南省主席)扣押,参加云南起义,后协助卢汉逮捕了在昆明的大多数特务。1960年11月28日被人民政府特赦(第二批特赦人员),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专员。

中文名:沈醉

别名:沈叔逸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湖南湘潭

出生日期:1914年

逝世日期:1996年

职业:国防部保密局云南站站长 等

主要成就:参加卢汉云南起义帮助卢汉心腹杨杰逃离昆明

代表作品:《我所知道的戴笠》, 《中美合作所内幕》 等

个人履历

18岁就参加了军统的前身——复兴社特务处。

1980年,有关方面经过调查证实,沈醉在卢汉起义通电上签了字,发表了起义广播,并亲笔颁布命令,要下属特务组织上交特务器材并到指定地点报到。根据党的政策,沈醉的身份由战犯改为起义将领,享受副部级待遇,并连续被选为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先后担任少校行动组长、稽查处上校处长、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28岁)、国防部保密局云南站站长、国防部少将专员、云南专员公署主任、中将游击司令。

1980年底,沈醉偕同他在大陆惟一的女儿沈美娟到香港探亲,成为海峡两岸关注的一件大事。沈醉在美国、加拿大及港台等地有许多亲朋故旧和学生,他们都劝他留下来享享清福。沈醉对他们说:“大陆的物质生活是差一点,但我不是为钱而来的。我母亲生前对我说过:一个人可以不做官,但一定要做人。在大陆,我才真正懂得了人生的道理。”他劝亲友们回大陆看看大陆的变化,说:“国家的分裂是在我们这一代身上造成的,应该在我们这一代身上结束。这样,生对得起后代,死对得起祖宗。尽管我们过去走的路各不一样,但从今天起,一个人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就看他为统一祖国是出了力,还是相反。”

沈醉晚年的家庭生活也很幸福。由于国民党宣传沈醉早已“杀身成仁”,他在台湾的前妻粟燕萍女士迫于生计改嫁他人。1965年初春,经人介绍,沈醉与小他10岁的杜雪洁正式结婚,婚后二人相敬如宾、幸福美满。杜雪洁对沈醉体贴入微,每天早晨和傍晚,她陪沈醉去月坛公园和大桥下面散步,还帮助丈夫整理报刊与信件。沈醉患有冠心病,杜雪洁精心制作了一个牌子,写上医生叮嘱:“冠心病患者应多休息、少谈话,每次见客以不超过15分钟为宜,更不能连续会客。敬请亲友原谅。”沈醉对贤惠的老伴更是情深意厚,他外出开会或参观,总是细心地给妻子带回心爱的衣料或礼物,一次也没忘记过。

沈醉先生,原军统少将,曾是戴笠的得意部下。据沈醉先生的朋友回忆说,沈先生和许多国民党高级将领不同,身上没有官气,外表十分儒雅,虽然干了多年体力劳动,这时已经全然看不出来。面色白皙,金边眼镜,常穿灰呢子的短大衣,风度翩翩,一只眼睛有些视力下降,看起来像一个大学教授。但这只是他的外表,实际上沈生性好动,爱笑,走路很快,杜年轻他30岁,但根本跟不上他的步子。

更令人惊异的是沈有一身很好的武功。沈先生总是拄一根拐杖,其实他根本用不着,那是他防身的武器。照他的说法,要是碰上劫道的,七八个人,他一根拐杖就应付了。劫道的没有见过,杜公可是见到沈先生吃核桃,从来不用锤子,都是手一捏就解决了——那时候沈先生都七十多了。

他的武功是入军统前练成,并不是特务训练的结果。这一点在军统非常有名,也给他带来很大麻烦。1949年卢汉起义,沈醉和余程万等在昆明都被扣留,别人都是软禁,只有沈先生不但加上手铐脚镣,而且严令看守的哨兵到他身边盯着“他们怕我点穴。”沈先生笑对杜公说。大概是做特工出身,观察东西非常细致,他说一般人睁眼看到的,只有一样东西,他呢,一睁眼,全屋里每样东西都能看到。某回来试了一下,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

杜公开始帮沈先生整理文件还相当拘谨。没想到沈先生交给他的第一个活儿就十分有趣。沈先生让他查一个人名,叫龙飞虎。

杜公没反应过来,也不敢问,一想,说《封神演义》里头姜子牙有一个徒弟好像叫这个名字,就翻出来给沈先生。沈先生大笑,说不对不对,这个是龙须虎,龙飞虎要是有,肯定是现代人,共产党的,再查。末了,发现真的有这样一位人物,原来是周恩来总理的参谋,后来做到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原来沈先生回忆当年曾经见到一份共产党人士的名单,对这个名字印象十分深刻,别的都不记得了,前几天有人请他回忆,吃不准所以查查。因为那时候国民党有一个李士珍,土法上马也搞特务活动,经常制造一些假情报骗取老蒋信任,看来仿佛侦探小说一般,实际全不可信,沈先生怕这个龙飞虎也是他伪造的,查了,才放心。

三次婚恋

初恋至死不知真相

1934年,沈醉在上海当军统特务时化名陈仓,时年21岁,伪装身份为湖南湘光通讯社记者,偶然中结识了20岁的女编辑莫耶,笔名白云。

白云出生于福建厦门一个封建大家庭,后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933年她独自来到上海,在《女子月刊》编辑部当编辑。这是一份进步杂志。自从结识西装革履、潇洒俊逸的“记者”陈仓,白云对他一见钟情,两人开始了热恋。几日后,陈仓在追捕一个进步人士时,从3楼坠落下来,摔成重伤,左眼几乎失明。多情的白云来到陈仓身边,给予无微不至的照料。待其伤愈后,两人即开始同居。一年后,白云生了一个男孩。直到这时,他们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名字。

妻子是“学生”兼情侣

沈醉的第二个妻子叫栗燕萍。

抗战爆发后,栗燕萍来到长沙,考入胡宗南创立的中央军官学校第七分校。1938年初,转入了湖南常德的临澧特务训练班。她被该训练班教官沈醉看中,沈醉利用其教官身份猛力追求19岁的栗燕萍,双双坠入爱河。

1938年11月24日,沈醉同“学生兼情侣”的栗燕萍在常德正式结婚。新婚之夜沈醉有两句诗曰:“洞房乐趣少人知,正是今生极乐时。”

沈醉与栗燕萍共生养了5个女儿和1个儿子。

1950年3月,沈醉在云南被解放军俘虏。栗燕萍携子女逃到香港,后在香港改嫁,另觅了靠山,不久一家人去了台湾,只有一个女儿沈美娟回到了新中国。

第三位妻子是护士

1960年11月,沈醉在北京获得特赦。

1965年8月,沈醉与40岁的杜雪洁登记完婚,这是他的第三次正式婚恋。

沈醉追女人颇有一手,很有心得,其情人不计其数,在战犯管理所经常对人津津乐道。

最怕见的人

杜公说,沈先生当年最怕见三个人。

第一个

军统局秘书长郑介民的老婆。这个半老徐娘是有名的财迷,经常指着名向军统要东西。沈醉本人是总务处长,正是首当其冲。找他要紧俏东西的国民党官员不少,唯有这位太太个别,她要东西,不是为了自己用,自己喜欢,而为了送到当铺里头换钱,所以是永远填不满的坑。而郑介民本人,沈先生颇为推崇。说这个人做官不在行,而且胆小,实际是个情报专家,平时的乐趣就是阅读特务们送来的材料。他不审犯人(戴笠就不行,急了还有过亲自动手的时候),就是看材料。但是好多大案子都是这样破的,说起过的,一个是吴佩孚的日本混血女儿吴冰特务案,被他从一封可疑的信件中看出了端倪,一个是当年《永不消逝的电波》里李侠的案子,当然李侠的真名不是这个。说到这儿,沈先生就打住了;

第二个

蒋介石。沈多次见过蒋,还差点当了宋美龄赴美的随从武官。但是他怕见蒋介石。原因是沈醉的性格活跃,喜动难静,而且随便惯了,而蒋介石对部下的仪表非常重视,往往从看人的衣着,姿势,精神面貌,就决定他的好恶。戴笠是特别重视对蒋投其所好的,因此每有军统人员去见蒋,必要反复嘱咐,交待,有时还要向蒋的随员预先打听蒋的心情,决定何时谒见。这种严格的要求,对做惯了外勤的沈醉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另外就是蒋说一口难懂的宁波官话,沈是湖南人,往往担心听错,心情很紧张。

但是对于蒋介石,沈先生有一个独家的“新闻”——老蒋喜欢唱歌!

老蒋喜欢唱歌可是以前没有听说过。沈先生说老蒋不但每天必唱,而且有的时候能唱相当长的时间,颇为自我陶醉。警卫人员都听过他的歌。有趣的是老蒋不唱京剧,不唱一般的歌曲,只唱三样:军歌,党歌,国歌。按照沈先生的记忆,如果唱国歌多的时候,就比较正常,如果唱军歌多的时候,那就是比较有麻烦了。党歌,一般都是有纪念日的时候才唱。老蒋的嗓音一般,但是就是这几首歌,居然百唱不厌,或许也是一种休息吧。奇怪的是蒋在公开场合从来没有唱过歌。

饱吹饿唱,难怪老蒋搞经济总是出毛病。

第三个

蒋的侍从室主任钱大钧。钱是保定军官学校出身,黄埔军校军事教官,资格老得可以对陈诚一类的人物指手画脚。

此人形容威武,在西安事变的时候负过枪伤,他对于特务颇有些瞧不起,因此也不太好相处。后来沈醉从别的特务嘴里听到钱大钧曾经为了娶太太险些自杀,沈醉大吃一惊之下,也对这位将军的看法大为改变。

人物事迹

毛人凤为人心狠手辣,狡诈多疑。1948年秋的一天,毛人凤正与一风流女子亲昵,恰被沈醉看在眼中。毛人凤从此总以为沈醉与他过不去,处处设防。1949年5月毛人凤随蒋介石逃离大陆时,有意将沈醉以云南专区保安专员的名义(实是“军统”云南站站长)安排在云南省主席卢汉身边,监视卢汉的行动。此时,全国解放浪潮风起云涌,边陲云南也到处出现“反独裁、反内战、反饥饿”的巨幅标语。早已看破时局的卢汉渐向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接近,使蒋介石深感不安。同年8月初,毛人凤在台湾遥控指挥,要沈火速除掉与卢汉关系密切、原中央陆军大学校长、曾参与卢汉反蒋的杨杰和陈复光、谢崇文等5位重要人物。沈醉闻讯不由一惊,心想毛人凤真毒,这不是封我的生路吗?他明明知道卢汉正向共产党靠拢,我杀了卢的亲信,一旦云南解放,我一家人岂不死无葬身之地?于是沈便对毛的命令采取软拖之法,拖延时间,想侥幸过去。

毛人凤见沈醉迟迟不动,遂出一绝招,搬动蒋介石,以“委员长”的名义向沈醉下死命令,限沈“在3天之内干掉杨杰”。这下子沈醉慌了手脚,想想只杀一人,不敢再抗拒了,决定暗杀杨杰。不料这件事被沈母发现,立即劝阻了沈醉,并给杨杰通风报信,让杨逃走。谁知就在杨杰逃离昆明的时刻,卢汉迫于蒋介石和代总统李宗仁的双重压力,下令在全市范围内来一次大搜捕。毛人凤见机特派保密局西南区区长徐远举前来配合沈醉行动。徐远举和沈醉一见面就居高临下地从口袋里拿出一张黑名单,指着第一名“杨杰”对沈责怪道:“这是委员长亲自点的名,你却迟迟不杀,毛局长对你很有意见,要你将功折罪。”沈醉表面上承认办事不力,表示诚服,暗中却帮助杨杰脱身。

当天晚上沈醉假装信心百倍地带人冲进杨杰家,自然是人去楼空。徐远举见抓不到杨杰,便大抓其他“政治犯”。一夜就抓了400多人,其中许多是大专院校学生。沈醉明知里面多数人是无辜的,但屈于毛人凤的指令,不敢违抗。特务们原指望这样会讨得毛人凤的欢心,哪知毛人凤要杀的重点是杨杰,听说杨杰漏网,便气急败坏地从台湾乘专机赶到昆明。他一下飞机就对前来迎接的沈醉瞪眼,满面怒气地说:“老沈,你这次行动使我失望,委座对你很有意见。”毛告诉沈醉,他这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迫使卢汉杀掉被抓人犯,让卢双手沾满鲜血,以堵住其将来投共的后路;二是更进一步明确要沈醉死守云南,没有“蒋委员长”的电令不能离开一步,否则格杀勿论。

沈醉表面点头,内心极为不满。蒋家王朝已到危急时刻,我沈醉能扭转乾坤吗?沈恨死了毛人凤--都是你这条恶狼捣的鬼,冤家路窄,这次我非叫你死个不明不白不可!由此沈对毛人凤暗藏了杀机,决定选用毒药毒死毛,而且不让毛死在大陆。沈醉秘密寻找毒药,发现有两种。一种是云南少数民族配制的土药,名叫“蛊”,又名“百虫粉”,是一种褐色细粉,若将其放入菜和咖啡中,无法辨认。其药力服后半月才会发作,发病时浑身痉挛,痛苦万分而死;一种是外国进口药粉,此药无臭味,只要在食物中放一耳勺即可,放三次,致使心脏坏死。沈醉觉得第二种可靠性不大,决定采用第一种。

毛人凤先是住在一特务家中,沈醉将自己贴身副官严祁生派去为毛当警卫。沈醉计算一下日期,觉得为时尚早,暂不下手。毛人凤住了20多天,工作毫无进展,每次找卢汉要卢在处决400多人犯的名单上签名,卢汉总是借口罪证不足,拒绝下笔。毛人凤让步到四分之一的人数上,卢汉还是态度如初。毛人凤紧紧相逼,卢汉板着脸说:“你这样逼我,叫我这个省主席还能当下去吗?”

毛人凤几次碰壁,气恨异常,回到沈醉家中,进门就指责,发脾气说沈对党国不忠。沈醉本来窝了一肚子火,这样一来更加坚定了他毒杀毛人凤的决心。凑巧偏在这时,昆明突然停电,毛人凤生怕遭人暗算,疑神疑鬼,还借机发疯,大骂严副官“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严祁生受辱不服,向沈醉诉苦,沈醉听得心里冒火,反得提醒,准备次日将毒粉拌在毛人凤的饭菜中。

就在当天晚上,电厂又送电了,沈醉来到毛人凤房间,毛拍着沈的肩头颇为动情地说:“老沈啊,这些年你待我始终如一,难得你一片赤诚,我对你发火,是我内心障碍,是我不对,千万别往心里去。”话间眼睛似乎还有些湿润,一向重义气的沈醉又放弃了杀念。

毛人凤难耐寂寞,在此多事之秋,居然不顾“党国”危急,将一京剧花旦弄到家中成天鬼混。沈醉对此极为鄙夷。

沈去找毛人凤汇报工作,无意中发现台湾催毛返台的电报,沈醉心里一震,心想,若再不下手,就失此千载难逢之良机了。于是打算当天趁毛人凤吃晚饭时下毒。

然而沈醉离开房间之时,毛人凤说了一句:“老沈,我从内心佩服你的忠心耿耿,要是戴老板在天有灵,会含笑九泉的。”一个“戴老板”又提醒了沈醉,他在心中反问自己:我若杀了毛人凤,岂不太对不住戴老板了?他再次软下心来。这时传来蒋氏父子要亲来昆明的消息,沈醉经过几天思索之后,将几包毒粉扔了。

不几天,毛人凤离开了昆明。临走时,对沈醉指示:“你一定要坚守云南,要么拉起队伍进山打游击,要么学王佐断臂诈降,以求东山再起。”毛人凤一走,沈醉恍然大悟,对家人说:“我不该扔掉毒粉。”

毛人凤走后不久,12月9日,沈醉参加了卢汉起义。事后沈对卢汉说:“我痛悔没亲手杀了毛人凤。”卢汉答道:“让人民再杀他也不迟!”

个人名言

1980年底,沈醉偕同他在大陆惟一的女儿沈美娟到香港探亲,成为海峡两岸关注的一件大事。沈醉在美国、加拿大及港台等地有许多亲朋故旧和学生,他们都劝他留下来享享清福。沈醉对他们说:“大陆的物质生活是差一点,但我不是为钱而来的。我母亲生前对我说过:一个人可以不做官,但一定要做人。在大陆,我才真正懂得了人生的道理。”他劝亲友们回大陆看看大陆的变化,说:“国家的分裂是在我们这一代身上造成的,应该在我们这一代身上结束。这样,生对得起后代,死对得起祖宗。尽管我们过去走的路各不一样,但从今天起,一个人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就看他为统一祖国是出了力,还是相反。”

沈醉的机智

沈醉出生在湘潭农村一个叫沈家大屋的地方。他在长沙艺文中学还没毕业,因为跟着高年级的同学闹学潮,被学校开除。沈醉一心想到外边闯世界,于是来到了上海。沈醉此次来上海,是来找他在上海的姐夫余乐醒,看能不能帮忙找个工作。余便介绍沈醉进入军统。

巧计送捕徐昭俊,沈醉初露锋芒 沈醉头脑灵光,手脚勤快,又肯钻研,到军统没几个月,他就成了一个受人称道的行动人员。

这天,余乐醒收到戴笠从南京拍来的密电:疑徐昭俊有越轨行为,速将徐逮捕,密送南京。

徐昭俊是军统上海区情报组组长,此人身高力大,腿脚敏捷,武功很好,枪法也准,要逮捕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接到任务后,余乐醒有些紧张,思考着如何动手才能把徐昭俊抓起来。

沈醉见姐夫心事重重的样子,想了一想,对姐夫说:“这有何难。”便伏在余乐醒的耳边,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通。

余乐醒听了后高兴地说:“这是个好主意。”接着他不放心地问沈醉:“你能胜任吗?”

沈醉一个立正:“保证完成任务!”

第二天,余乐醒带着沈醉来找徐昭俊:“徐组长,我的这个小弟,最近犯了大错,戴处长昨天来电,要把他带到南京接受调查。正好我手上有个案子离不开,我想请你帮忙把他送到南京,交给戴处长。”

“好,这事交给我来办,你放心。”徐昭俊知道沈醉是余乐醒的妻弟,便对余说:“看我能不能在戴先生面前说上话,从轻发落你的这位小弟。”

“那就拜托徐先生了,到时候我一定好好谢谢你。”余乐醒再三表示感谢。

徐昭俊带着沈醉上了去南京的火车。一路无话,车到南京火车站,两个身材高大的汉子接待了他们,然后开着车把他们送到了特务处。

小车到鸡鹅巷53号特务处门口,车刚停稳,徐昭俊一下车,身后就被人用手枪顶上,随后将他五花大绑起来。

“干什么!?你们抓错人了。我是徐昭俊,要抓的是沈醉呀!”徐昭俊大喊大叫。

“不许叫!”大个子特务给了徐昭俊一个耳光,“我们抓的就是你,徐昭俊。”

沈醉在《我这三十年》中写道:由于他的特殊身份,“文革”中间,大量所谓“专案组”找他外调,5年间写过一千多份证明材料。他懂得,一份材料关系到一个人的政治生命,所以抱定一个宗旨:决不能再像解放前那样,无中生有,干伤天害理的事情。这是他的进步,也是他认真改造自己的成果。沈醉在30年代为虎作伥,险些害了丁玲,却又在“文革”期间的60年代,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下帮了丁玲。他以自己的功,弥补了自己的过。

这封信6月26日寄到丁玲家中,但丁玲此时不在北京,她应厦门大学之邀,正在鼓浪屿疗养。月底她回到北京,但很快就因糖尿病病情加重,在7月4日住进协和医院。读了沈醉先生的信,她知道了一些过去并不知晓的事情,这对于她正在写作的长篇回忆录《魍魉世界——南京囚居回忆》,有所帮助。很快,她又看到了中组部《关于为丁玲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这个文件经中央书记处批准,在8月1日由中央组织部正式颁发,文件澄清了有关她在南京被捕那一段历史的种种谣言,彻底地还她一个清白。

再后来,丁玲就深深陷在创办《中国》的烦琐复杂的事务纠葛之中。她想要回复沈醉先生的一封信,终于没有写成。

丁玲逝世后,我为了写《丁玲的故事》,曾经在1986年10月11日,随同陈明去拜望了沈醉先生。

沈先生住在政协宿舍一个普通的单元楼房里,他黑红的脸庞,花白的头发,虽然是70多岁的人,但看上去身体很好,只是茶色镜片后,隐约可以看到一只受伤的眼睛转动时不很灵活。他笑容可掬,热情地招呼我们入座,俨然一副学者风范。我不禁想:难道这就是国民党里有名的军统大特务?

沈先生嗓音洪亮,非常健谈。一见面就再三向陈明说:“我非常感谢丁玲,她在政协会上发言,谈《我这三十年》这本书,使我得到解脱,得到理解,我很感激她。”

我们说明来意,希望沈先生介绍一些30年代上海的国民党特务活动情况。老人略微沉思一下,谈起了往事:

30年代,我是国民党军统驻上海法租界的组长,丁玲住在法租界,我们这个组一共有十几个人,其中有两、三个人专门负责盯视她。那时丁玲是有名的青年女作家,又是左联成员,很活跃,也很红,在读者中,特别是一些进步青年读者中间影响很大,所以国民党很注意她,很恨她。但是我们不知道她是不是共产党,也不知道她在左联里边的具体职务,监视她的目的就是掌握这些情况,在适当的时机逮捕她,破坏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当时宋庆龄也住在法租界,我也去盯视过。鲁迅住在英租界,我也盯视过,他用毛笔写字,写完后往竹椅上一躺,抽烟。鲁迅、宋庆龄、丁玲,还有许多人,都在我的黑名单上。后来丁玲是被CC抓去的。CC是国民党中统特务组织

我们向沈醉先生介绍说,粉碎“四人帮”之后,丁玲的所谓历史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解决,有的文艺界高层人士坚持认为丁玲被捕以后有变节行为。沈先生对此感到很惊讶,难以理解,他说,“丁玲同志未被杀害,绝不是因为她自首、叛变。她如果自首叛变,我们这些人不会不知道。她没被处死,完全是因为她的名望,她的影响很大,还有蔡元培、宋庆龄、鲁迅这些著名人士的援救,还有外国人的声援,国民党反动派怕把事情闹大了,不好收拾。我真不明白,解放后,特别是三中全会以后,她怎么还为了这个历史问题吃了那么多苦头?”从这个话题他又引申开,谈到:“在抓到顾顺章之前,国民党对共产党是抓一个杀一个,那时抓到向警予,她在共产党内的地位那么高,都让国民党反动派给杀了。抓到顾顺章后,他说,别杀我,我可以帮你们抓到成百成千的共产党,他们的地址姓名我都知道。后来按照他提供的名单,果然抓到不少共产党。这之后我们就开始利用叛徒。叛徒的作用比特务大,比如刘国定,就是《红岩》里边叛徒甫志高的原型,他一叛变,对重庆地下党破坏很大,抓了很多人。本来江姐已经到了万县,又被抓到了。”

如今,两位由仇敌变为朋友的老人都已作古,他们的这一段交往,成为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小插曲,流入浩瀚的历史中。

作品一览

作品 作品

《解放前夕军统在云南的活动》 《爱国将领卢汉》

《抗战前军统特务在上海的罪恶活动》 《我这三十年》

《我所知道的戴笠》 《人鬼之间》

《中美合作所内幕》 《我的特务生涯》

2 四川电视台导演沈醉

沈醉简介

沈醉,男,四川电视台导演,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生于宁夏中卫,出版有诗集《花开时节》、长篇小说《人海茫茫》《生死随行》,执导过电影《假日无敌》《粉色》。是一个热爱生活、总想不断超越自己的人,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双很冷的眼、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由的心境。

导演作品

2002年电影《假日无敌》

2007年电影《粉色》

中央电视台《非常6+1》四川赛区总导演(2009)

第三季中国达人秀四川招募站总导演(2011)

四川省春节晚会语言类节目导演(2012)

出版作品

1999年诗集《花开时节》

2009年长篇小说《人海茫茫》

2010年长篇小说《生死随行》

3 沈醉文言文词语

沈醉

文言文词语解释

沈醉

shěn zuì ㄕㄣˇ ㄗㄨㄟˋ

亦作“沉醉”。 1.大醉。《三国志·蜀志·蒋琬传》:“ 先主 尝因游观奄至 广都 ,见 琬 众事不理,时又沉醉。 先主 大怒,将加罪戮。” 唐 李商隐 《龙池》诗:“夜半宴归宫漏永, 薛王 沉醉 寿王 醒。”《水浒传》第三九回:“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 巴金 《醉》:“我至今还记得我第一次的沉醉。”

(2).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或沉浸在某种境界当中。 柔石 《二月》四:“他弹了数首浪漫主义的作家底歌,竟使 陶岚 听得沉醉了。” 丁玲 《韦护》第三章:“他不能不重视这最使他沉醉,使他忘记一切不愉快的时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