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沈庄镇 |
释义 | 本词条专指上海市浦东新区沈庄镇(集镇) ——一座江南水乡古镇。 一、基本概况说起沈庄镇地名的来由,大家一定会说,该名主要因为元末明初金陵巨富沈万三(原籍浙江吴兴)的从兄弟沈维四(字公常)曾在这里购置了一座庄园,名因此而得。这是钦连编的《南汇县志》留下来的一种传统说法,对此,谁都是不会置疑的。 许多人赞叹周庄的明清江南小镇风韵,甚至有人肉麻地称那里的 空气也带着明清江南的气息。沈庄从来就没有因为 大画家的巨作而成名过。有人来写生,那多半是美院的学生,作画仅 是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 当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厌倦了都市的喧嚣,欲觅一处清闲之地时, 他们会去游周庄看同里逛直下桂林登泰山攀拉萨甚至兜新马泰,他们热衷于在庐山上摇扇子,还有人心甘情愿地钻在海南岛的沙滩上生痱子,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实沪郊原本也有许多很有格调的江南小镇,河浜众多,石桥座座。可如今河浜填了,石桥拆了,美其名曰老 镇改造,可各镇改造却为什么如此雷同?是求和谐还是一味克隆?好 东西不是不曾拥有,而是不曾珍惜;有人想珍惜,但更多的人不懂得如何珍惜。 沈庄也是这样一个小镇,老街的地上铺着青 砖,雨天走路很容易摔跤,因为上面还长有青苔。萧瑟的秋叶往往夹带着萧瑟的秋风,秋风吹过,总有丝丝寒意。这么多年过去了,老街 显得有些苍老,青砖的光泽已剥去许多,宛如老妇人脸上的黄褐斑。 沈庄位于周浦镇与下沙镇之间,沪南公路边。沈杜公路由此向西,经过召稼楼、谈家港、康桥、杜行到黄浦江边的杜行渡口,交通发达。 沈庄现在虽是个小地方,但在南汇也小有名气,无论历史上和现在,都是个交通要地。古时水运十分方便。沈庄地区的历史也比较长,从古地图上,它早已出现,就可以知道它历史的悠久。 沈庄的得名来自于沈维四。据南汇首任县官钦连编撰的《南汇县分建志》云:元末江南巨富沈万三的堂兄弟沈维四(字公常)曾在这里购置了一座庄园,“规模宏大,颇有名声”,称为“沈氏田庄”,名因此而得。据考证,江南巨富沈万三在周庄有宅,但没有这个堂兄弟。不管怎样,元代,一个沈姓的有钱人曾经在此建庄园,留下了这里的地名。 沈庄村东与四高小区毗邻,北与周浦沈西村以河为界,西同闵行区浦江镇接壤,南与梅园村接连,沪南公路穿村而过,村区域总面积4.85平方公里。沈庄是原下沙地区第二集镇位于下沙镇北部边缘,沈庄在宋代已有移民集居,沈庄之名起于元代,为元末富户沈万三田庄,规模宏大颇有名声。集市即以“沈氏田庄”而得名“沈庄”。明代,朱氏称盛于沈庄,北街关帝庙,咸塘港东的城隍庙相继兴建,沈庄镇渐趋兴旺。明万历五年(1577年),都台浦(咸塘港)等河道疏浚后,籍水上交通之便,各地舟楫来往频繁,在此埠停靠,客商云集,沈庄镇日趋振兴。 沈庄自南汇建县之后,是基层乡镇一级行政所在地,故商贸业较为发达。解放后,建立沈庄乡人民政府。1954年,成立沈庄区(区政府设于三角地)。1955年,沈庄商业划入周浦供销合作社领导。1957年,撤区并乡,以沈庄塘为界,北为周浦乡,南归下沙乡,沈庄镇商业户划入归下沙。1958年属下沙人民公社七营,1959年改为沈庄生产大队。1984年改称沈庄村。2002年沈庄村、大桥村合并为沈庄村。由自然村沈庄村、大桥村组成。总人口8610人,本村户数1862户。其中:本村人口4619人,农保人口1975人,镇保人口1416人,城保人口1228人;外来人口3991人。耕地2708.00亩,粮田179.00亩,常年菜田1440.00亩,林地197.00亩,鱼塘45.00亩,畜禽场118.00亩,藕田270亩,葱地180亩,水芹245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772.98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118.00元。 二、抗倭简史浦东(南汇)战场当时一度曾是我国抗倭的主要战场之一。 王直,徽州人,出身无赖,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出海从事走私贸易后开始和倭寇勾结。开始时,其驻地在宁波的双屿港,后又迁驻于烈港。随着其对我国沿海地区劫掠活动的扩大,其势力日渐增强,不久即自封为净海王,又称徽王。开始时,举凡海盗活动都是由他亲自来指挥的,但是自他称王,并将其驻地迁往日本肥前的平户以后,其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劫掠已改由他手下的四员大将,萧显、叶麻(即《南汇县志》中的叶麻三)、徐海和陈东分别来指挥了。当时,这四支武装的驻地均选在南汇一带的沿海地区,萧显据下沙、新场,叶麻据周浦,陈东、徐海据拓林(今属奉贤),他们相犄而据,四出焚掠,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几及江浙整个沿海地区。 在这次倭寇的进犯中,南汇地区遭受的劫难是极为深重的,据我所见的资料来看,在倭寇惨绝人寰的焚掠下,当时南汇地区的那些已经颇具规模的集镇几乎已被焚毁殆尽。南汇城三次被破,三次遭洗劫,这里已成一片断垣残壁,“无见炊烟”。瓦屑成了一片瓦砾之墟,从此有了这个地名。下沙古镇咸塘河西的镇区已成一片焦土,而不得不在战乱后将镇区迁至河东。人口繁庶的周浦镇在遭焚掠中,死的死,逃的逃,最后只剩下七户人家,因而有了七家村之名。已有“赛苏州”之誉、曾经的副省级城市新场镇,往日繁华亦已成为“荒烟一片”,“市井荡然,名迹无存”。 南汇地区的倭患在初期几年中是极为猖獗的。在这段时期内,南汇一带的地方武备几乎形同虚设,不堪一击,期间虽然曾出现过一些令人稍感鼓舞的战斗,如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二月的南汇城保卫战、三十三年(1554年)五月的连笔华桥阻击战、三十四年(1555年)六月的新场偷袭战和八月的白沙湾掏心战等,都曾给了倭寇以一定的打击,而且还涌现出了一些使南汇人永远引为骄傲的英雄,如李府、李香(府次子)、李黍(府侄儿,不足二十岁,人称李三郎)、周浦义丐朱夫和以大造化、月空为首的众多少林寺僧人(俗称少林寺僧人,不少实为苏、鲁和当地的僧人,留有姓名的尚有天池、一丹、玉田、大虚、性空、东明、古泉、大用、碧溪、智携、大有、西堂、天移、古峰、了心、澈堂、一峰和真元等)。 在开始几年中,当时领导政府军在这一带和倭寇作战的是通政使赵文华。他虽出身进士,但没打仗的经验,且人品很差,是奸相严嵩的干儿子,面对如此局面,如何应付得了。在此期间,他凭权势不但从河北、山东、江苏各地调来了许多正规化驻军,而且还从边疆调来了不少少数民族武装,其中较为著名的即有粤西的瓦氏狼兵和四川苗族的葫芦兵等。但是这些武装由于都不黯这一带的地理,再加上指挥上的无能,因此不久一个个不得不都锻羽而归了。这也就是《南汇竹枝词》中所以有“赵文华岂不凡材”、“澧溪空说点兵台”之叹的原因。 赵文华在这一带打的是场节节败退的仗,但是呈报给朝廷的却是一份接着一份的具有“辉煌战果”的战报,在他弄虚作假下,他升了官,到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已官至右副都御史总督江南浙江诸军事之职。 南汇地区的抗倭斗争直到南汇各地人民(包括广大盐民)纷纷揭竿而起,创立团练乡兵纷起自卫,织成了一张全民抗倭大网以后,其形势才开始有了转机。当时留名于青史的最为著名的乡兵团练即有六团、一团和二团的太学生乔镗、盛际时和潘元孝(《明史》上所说的“抗倭三太学”)所领导的乔家兵、盛家兵和潘家兵等。在他们的有力打击下,再加上明政府对战争的渐次重视,使这场战争最后才有了“震摄么魔向海驰”(见《南汇竹枝词》),将倭寇赶出家门和国门之外的希望,而“沈庄之战”也正在这一基础上逐渐形成了。 2007年突然在《南汇史志》网上有篇“沈庄得名又一说”的文章。杜撰了关于抗倭寇战争中的所谓“沈庄之战”。云:“沈庄之战”(因战场在沈庄地区,故名)发生在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春夏之交。当时南汇地区的抗倭斗争已改由浙江总督胡宗宪来负责指挥了。又云:“沈庄之战给沈庄地区带来了深重灾难,战后,这里已是一片荒芜。” 其实浙江总督胡宗宪的所谓“沈庄之战”是在浙江平湖,有史为证: 《明朝时期战争年表》(网上可查)载: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五月至八月乍浦、东沈庄之战。 三、历史沿革沈庄镇和谈家港、召稼楼、杜行等集镇在历史上可看作是周浦的卫星镇。 1927年南汇县实行区自治制,这里为第五区(区公所周浦)沈庄镇。抗战胜利后,1946年2月,南汇县重新划并乡、镇,这里为第五区(又称为周浦区)沈庄乡。 解放后,1949年6月,周浦建市,这里为周浦市沈庄乡。 1951年11月,撤消周浦市建置,建周浦镇和沈庄区。沈庄区包括周浦镇周围的所有农村地区。虽然称为沈庄区,但区公所设在三角地。这里是沈庄区沈庄乡(当时都是小乡)。 1956年撤村并乡调整区划,把原下沙区部分并入沈庄区,这时的沈庄区比现在周康地区还要大些。但当时又把沈庄乡撤消,一分为二,沈庄塘南划入下沙乡,沈庄塘北为中心(周浦)乡,从此塘北为沈庄区中心(周浦)乡,塘南为沈庄区下沙乡。大概这时是沈庄名气最响的时候。 1957年撤区并乡,撤消了区一级建置。也就没有了沈庄区的称号,连沈庄乡也没有了。中心乡由6小乡、下沙乡由7小乡合并为大的中心乡、下沙乡。 1958年在两乡基础上分别成为周浦公社、下沙公社。 1984年为周浦乡、下沙乡。 1989年5月,下沙乡率先撤乡建镇为下沙镇,1995年6月周浦乡合并至周浦镇。 2002年7月,下沙镇、航头镇合并为新的航头镇。 自从1956年来,沈庄就成了塘南塘北两个行政区划的局面,都在边界上。但现在主要部分在沈庄塘南,为沈庄村。 现在周浦镇与航头镇以沈庄塘为界,桥北东西向的沈庄北街,延伸至沪南路西,属于周浦镇。 四、沈庄老街的记忆沈庄老街傍咸塘港西岸,南北长约三里许;塘东的北五灶港和塘西的沈庄塘在镇区北街会合于咸塘港。北街西折有“典当街”约半里左右(属于周浦镇)。沪南公路于西市穿典当街南北而过。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年)于沈庄塘出口处建造永济桥(此桥为石拱桥,是本地尚存古建筑之一),现还完固,沟通了街道南北。北街过去还有永安桥跨咸塘港、西街有关帝庙桥跨沈庄塘,南街有倪家桥跨咸塘港,沟通村镇交通,市贾得益非浅。 古时沈庄官宦学者不乏其人,推动了沈庄镇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曾任过江苏省参议的朱子灏于光绪三十一年(1908)创办沈庄崇实小学,嗣后有一批朱姓后裔也热心于教育事业,朱元叔曾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过辛亥革命,后任国府外交次长之职。朱正中著有《四书正脉》,乐植梅自娱。朱风清(诸生)“艺海成园”、才多学博。在沈庄西自栽“梅园”,它产的梅子质佳而驰名遐迩,称为西园。 沈庄清代后期复兴较快,镇上各行各业齐全,有些行业享有名声,如朱关金的羊肉盛名浦东而九代相传,成就了当代周浦羊肉的鼎鼎大名,沈庄镇的竹器产品和锺德堂德国药均有百年历史。明代所产的鸡豆糕是沈庄镇的特产,以香甜爽口著称。 民国年代的商业又有发展,烟纸杂货、茶米行、水作坊、糖坊、油坊、轧米厂等相继竞开,棉花加工业有恒大轧花厂。抗日期间,工商业一度畸形发展。抗战胜利之后,市场趋混乱,集市日渐萧条。 1955年,沈庄商业划入周浦供销合作社领导。1957年撤区并乡、把沈庄乡撤并,以沈庄塘为界,北是周浦乡,南是下沙乡,沈庄南部镇上商业户划给了下沙乡供销社。目前沿沪南公路的一段街市,呈现着振兴繁荣的景象。 沈庄北街,历史记载上写过去称为“典当街”,大概过去有多家典当行。 沈庄北街向东的尽头,是咸塘港(南北向)、沈庄塘、五灶港(继续向东)的交汇处,根据记载,以前这里向东有座永安桥。 沿着咸塘港南北向的是沈庄街,向北延伸入周浦镇辖区。由于这里行人很少了,青砖路面保护比较好。向南就是“永济桥”,与沈庄塘南属于航头镇的沈庄街相通,桥南桥北堍各有二十级左右。 永济桥,建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已经有300多年历史了。2003年7月公布为南汇文物保护单位。两边的桥联都是南无阿弥陀佛。每次行船过桥,都会念一念。 过桥后沈庄街河边的水桥,过去有界石:“禾启秀堂水桥为界”。在水桥上向北、向东望,咸塘河东的周浦四高小区向南与航头经济适用房相连;向南望,一座公路桥上边是沈杜公路,是沈庄中部东西向的新商业街,现在已称为瑞和路。 在桥下通过继续向南,沈庄街在咸塘港西岸,南北有里许多保存相当好,但沈庄街南北两端在建国后分别被两家大厂建厂阻断,如今北段连同北街被拆迁了,要建各地小吃一条街,南端又要受S32沈祝(申嘉湖、机场高速、A15)公路建设冲击,又缩短了。沈庄街,冷冷落落,没有了昔日的风彩。在咸塘港上的沈庄南桥,古代这里有座倪家桥,不知道在何处。 五、拨赐庄和沈万三?在宋末元初,原嘉定八都新华村(今浦东新区高桥一带)出了一个叫张宣的人,他与崇明的朱清均都是海盗出身。元灭以后,张宣和朱清均归顺了元朝,并被封为金符千户官,负责海上漕运,深受元世祖的器重。张与朱是以海盗起家,生活上很不检点,在海上航行中亦多行不法,也引起了权贵们的忌恨,等元世祖驾崩之后,他俩的地位也开始大大的下降。这时有僧人将他俩的不法之举整理为十大罪状,上书新皇帝,这位新皇帝耳旁常常吹来有关张朱不法之举,次年,他俩被处斩首,家族流放,产业全部充公。 雍正《南汇县志》中说:与沈庄相邻的“拨赐庄”的地名来历:“拨赐庄,在杜行南三里,元末籍没朱清、张宣起运钱粮有余万两,以此庄赐丞相脱脱。”就是说,这处的拨赐庄是元末抄没朱清和张宣的产业再拨给脱脱而得名的。元朝建立于1271年(南宋灭亡是1279年),亡于1368年,共有97年的历史,朱清和张王宣被处斩则在1303年,距元朝建立时32年,距宋灭亡时仅24年。所以那本《南汇县志》关于“拨赐庄”的记载就有所不同。说:“拨赐庄,邑西北六十里。元世拨赐百花公主之庄(按:百花公主乃顺帝之妹,下嫁于丞相脱脱之子)。”看来拨赐庄在元代曾是蒙古人的大庄园。? 元王朝灭亡之时,中土的异族或外国人士纷纷改为一字之姓。或以赛为姓,或以丁为姓,后来再次改为唐和金。今天上海地区的金姓和丁姓中,大部分都可能是蒙古族的后裔。今浦东的三林是由东林、中林、西林三个村庄而得名据“拨赐庄”中讲,西林有两支同出一脉的金氏家族,另一支的村庄中有一棵罗汉松,故称“罗汉松金”,其中一支的村庄中有一颗白果树,故称“白果树金”,据此又可以推断,浦东这支金姓也是与“拨赐庄”的蒙古人有密切的关系。 沈万三,元末明初周庄人。其祖上世代为农,但到沈万三时,这支江南沈氏已成江南第一富豪。但盛极必衰,仅仅才过了数十年,即遇鼎革,沈万三被发配边疆,其子孙虽然仍然还富有,但已呈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之势。沈万三是元明之间江南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旧时各种史料亦多有叙述,但也是各说各的,众说纷云。沈氏在江南到底置购了多少地产,恐怕谁也说不清。有一本资料说:“沈庄镇,邑西北四十三里,当北五灶之 冲,列咸塘西岸。相传之为元代富人沈万三田庄。后唯朱氏称盛,今其镇西首呼为‘朱氏梅园’”。 原来,沈万三有一个堂弟叫沈维四,曾在元丞相脱脱手下作随军参谋,脱脱死后,他又协助张士诚据守关地,在张士诚兵败时,沈维四又带领周庄的部分沈氏族人逃到上海浦东的原脱脱产业的“拨赐庄”,总算躲过了明初对江南沈氏的迫害,并使这一支周庄的沈氏后裔得以在浦东繁衍发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