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沈阳长安寺文物管理所 |
释义 | 长安寺 ,据说是唐贞观年间尉迟敬德所建,明永乐七年(1409年)、天顺二年(1438年)、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均有重修。清顺治二年(1645年),深泉禅师建造了伽蓝殿。乾隆三年(1738年)亦加修缮。清朝开国君王努尔哈赤将国都迁到沈阳,奠定沈阳大都会的基础,此后沈阳便是东北主要交通、工商、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在历朝历代的经营下,沈阳拥有不少佛寺,其中的长安寺,是沈阳历史最悠久的古刹之一,也是重要的信仰中心。 所址位置沈阳长安寺文物管理所位于沈阳市朝阳街长安寺巷6号。邮编:110011 管辖隶属长安寺创建于明代以前。1985年2月,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重建,经过2年已恢复复原貌,并建立了沈阳长安寺文物管理所,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1986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1988年12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隶属于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 馆舍介绍长安寺为沈阳市古刹之一,素有"先有长安寺,后有沈阳城"之说。其创建年代虽难确定,不过从其本身建筑及其碑刻文字材料来看,确是沈阳现存庙宇之中较早一处。长安寺内现存有明、清碑刻七通,其中以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重修沈阳长安寺禅寺碑》为最早。碑文中记述,洪武年间(1368-1402年)就因筑城而始知有故刹,到永乐七年指挥方盛按旧基而立精舍,以居众僧。十二年住持僧灵源、柏庭二人始创建前殿。宣德三年有笑庵禅师复建后殿,掘地得石罗汉八十余尊。正统十年住持洪明,又建僧舍、庖厨、仓库。十二年僧深泉又建伽兰堂。天顺二年住持僧深潭募缘修造,得都指挥鲁全、田进、指挥曹辅皆出金帛、善士张道诚协力以助,遂建天王殿及外山门,庙庑十余楹。成化十三年至成化二十三年(1477-1487年)寺殿住持僧广宽,立誓修复。都指挥孙鸿、叶广等舍金资助,即废址修复,并立石纪其事。 规模展览长安寺为三进院内主要建筑是后殿,是单檐歇山造,灰瓦,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殿内露明造,檩枋均有彩画。后殿前东西两侧建有配殿各三间,硬山前廊式、卷棚屋顶、灰瓦。后殿西北角建有方丈室一座,面阔三间,进深一间。长安寺占地面积约52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展览面积约1800余平方米。 长安寺于1986年9月1日开放。曾举办临时性展览。如《太平天国文物图片展》、《张胜远火笔画展》、《嵩山少林寺微雕展》、《荆鸿书法展》、《满洲省委六十周年图片展》、《优生优育图片展》等。 开放时间每天上午 8:30 - 16:30 开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