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恰巴耶夫”级轻巡洋舰
释义

“恰巴耶夫”级(68K型)轻巡洋舰

此型由列宁格勒的海军上将造船厂、列宁格勒的波罗的海造船厂、尼古拉耶夫的61个公社社员造船厂和尼古拉耶夫的黑海造船厂建造。此型在“基洛夫”级的基础上改进设计,因此整体结构上两者非常相似。舰型为长首楼型,首楼延伸至一号烟囱两舷,首甲板两舷出现了明显的外飘。两道近乎于直立的烟囱居于舰体中部且相隔很开。

“恰巴耶夫”级水线装甲带厚100毫米,主装甲甲板厚50毫米,主炮塔装甲厚175毫米,司令塔侧面装甲厚130毫米。标准排水量11130吨,满载排水量14100吨;舰长199米,宽18.7米,吃水6.9米;动力系统由六台蒸汽锅炉和两台蒸汽轮机组成,总输出功率124600马力,另外还有五台涡轮式发电机;采用双轴双桨推进,最高航速33.4节,经济航速17节,续航力6360海里/17节,最大海上自持力30天;编制1184人。

舰上装备12门B-38型57倍口径152毫米舰炮,装在四座MK-5型三联装炮塔里,舰首和舰尾的常规炮位上各有两座。B-38型舰炮单门重17.5吨,MK-5型炮塔重239吨,火炮全长8.95米,射速6.5发/分,最大射程23.7千米,身管寿命450发,俯仰角-5至45度,最大俯仰瞄速13度/秒,最大水平瞄速7度/秒。

原配备B-34的地方换为四座SM-5-1型双联装100毫米高平两用炮。此种70倍口径炮也是68系列巡洋舰的独家武器,1947年研制成功,使用了德国技术,火炮炮塔重45吨,单门炮管重3.9吨,长7.0米,最大射速20发/分;火炮最大射程24千米,最大有效射高16000米,初速900米/秒,俯仰角-5至85度,最大俯仰瞄速17度/秒。

SM-5-1炮塔正面炮管方向的右上角装备有“蛋杯”火控雷达,起到为火炮徒工目标参数的作用。其雷达天线有拱形圆状外罩,里面是抛物面反射体,向前倾斜20度。

此级的防空主力是V-11型37毫米高炮,总计14门炮分别安装在首楼末端两舷(8门)及尾楼甲板室末端(4门)等。

电子设备方面,以“共青团员”号为例。舰桥“圆筒”顶部和二号烟囱后部各有一部控制152毫米主炮的KDP-2-8-III型测距仪。

在后部KDP-2-8-III测距仪之后,有一部由一根细杆支起的“刀架”远程对空搜索雷达。最大作用距离为370千米,对高空飞机的作用距离为130~170千米。

前桅顶部装有一部1957年服役的“低筛”对海搜索雷达,是“高筛”雷达的改进型。“低筛”的天线采用水平筛网抛物面反射体,背后有7根垂直支柱和1根水平支柱,形成对角支撑。最大作用距离为370千米,对中空目标和水平舰艇的作用距离是38千米。

“低筛”下面,舰桥顶KDP-2-8-III测距仪正后方的前桅前支平台上是一部用于制导152毫米主炮的“齐射”近程目标指示雷达,1952年投入使用。雷达天线采用的是椭圆抛物面反射体,喇叭馈源加有一个外罩。

二号烟囱前的后桅中上部前支平台上安装“细网”对空搜索雷达。其天线宽5.5米,高1.8米,采用传统的钝角形栅格抛物面反射体和喇叭馈源,背后安装有两块矩形平衡翼片,喇叭馈源安装在反射体悬挂的横梁上。“细网”最大作用距离为330千米,对中空飞机的作用距离为28千米。

服役情况:

舰名 舰队 开工 下水 服役 退役 备注

恰巴耶夫 波罗的海 1939.10.8 1941.4.28 1950.9.19 1963.4.12 1941.9中断建造。1951.7调入北方舰队

奇卡洛夫 波罗的海 1939.8.1 1947.10.25 1951.4.22 1979.9.27 1941.9中断建造。1958.10重命名为“共青团员”号

伏龙芝 黑海 1939.8.29 1940.12.30 1951.4.8 1960.2.6 1941夏中断建造。

古比雪夫 黑海 1939.8.31 1941.1.31 1950.8.6 1965.4.24 1941夏中断建造。

热列兹尼亚科夫 波罗的海 1939.10.31 1941.6.25 1950.9.7 1975.10.21 1941.9中断建造。1951.7调入北方舰队,1968.8调回波罗的海舰队

奥尔忠尼启则 1940.12.31 1941年被德军俘获,后被拆除

未命名 1940.12.31 1941年被德军俘获,后被拆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