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葛根加半夏汤 |
释义 | 【来源】《伤寒论》。 【原方组成】葛根 四两 麻黄 三两 炙甘草 二两 芍药 二两 桂枝 二两(去皮) 生姜 三两(切) 半夏 半升(洗) 大枣12枚(擘) (注:汉代一两约等于现在的15.6克,半夏半升约65克。) 【现代方组成】葛根12克 麻黄9克(去节) 甘草6克(炙) 芍药6克 桂枝6克(去皮) 生姜6克(切) 半夏9克(洗) 大枣12枚(擘) 【用法】上八味,以水1升,先煮葛根、麻黄,减至800毫升,去白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覆取微似汗。 【功用】发汗解表,舒筋止呕。 【主治】外感风寒,头痛,项背强直拘急,无汗,口不渴,呕逆,苔白,脉浮者。 【药物组成】半夏5两,大黄5两,吴茱萸2两,朴消2两,桂2两,牡丹皮3两,柴胡3两,干姜3两,细辛3两,白术3两。 【处方来源】《鸡峰》卷十八。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