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上海市东海大桥10万千瓦风电场 |
释义 | 我国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上海市东海大桥10万千瓦风电场于07年揭标。 中电国际、中国大唐、中广核、上海绿色能源组成的投标联合体最终中标。 背景资料风电场位于临港新城至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两侧1000米以外沿线,最北端距离南汇嘴岸线近6公里,最南端距岸线13公里,全部位于上海市境内。 预计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单机容量不低于2000千瓦。未来预计发电量可达2.6亿度,可供上海20多万户居民使用一年。海上风电场所发电能将通过海底电缆输送回陆地。 项目简介东部沿海的海上可开发风能资源约达7.5亿千瓦,不仅资源潜力巨大且开发利用市场条件良好,只是由于我国沿海经常受到台风影响,建设条件较国外更为复杂。上海在崇明、长兴、横沙三岛和南汇、奉贤沿海区域具有较丰富的风力资源。因此上海将重点建设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和崇明、长兴风电场一期工程等,到2010年风电规模达到20~30万千瓦。 09年3月22日,有华锐风电科技公司研发的我国第一台海上风电机组实现吊装。2010年2月,34台机组全部吊装完毕,同年7月实现并网发电。 该项目是我国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商机与风险中国海上风力资源有一个特性,就是恶劣的台风肆虐,许多专业人士表示了担忧。“台风对风机是一个严峻考验。”看了中国台风运行资料,许多风力发电机提供商直摇头。上海一家企业曾跟踪过浙江一次台风,那次台风将90%的陆上风机折断,有的甚至连根拔起,“海上情况会更糟。”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尚缺乏海上风电建设经验,海上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以及海上风电机组国产化刚刚起步,海上风电建设技术规范体系也亟须建立。通过上海市东海大桥10万千瓦风电场的建设,并结合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我国将对海上风电有关技术进行专题研究,逐步建立海上风电的技术标准体系,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上风电机组设计和制造技术,为我国海上风电的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