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吃休克鱼”理论
释义

人们习惯上将企业间的兼并比作“鱼吃鱼”。企业间的兼并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先是“大鱼吃小鱼”,即大企业兼并小企业;再是“快鱼吃慢鱼”,即资本向技术靠拢,新技术企业兼并传统产业;然后是“鲨鱼吃鲨鱼”,即“强强联合”。海尔人认为,他们吃的既不是小鱼,也不是慢鱼,更不是鲨鱼,而是“休克鱼”。对“休克鱼”,张瑞敏的解释是:鱼的肌体没有腐烂,比喻企业的硬件很好;而鱼处于休克状态,比喻企业的思想、观念有问题,导致企业停滞不前。这种企业一旦注入新的管理思想,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很快就能够被激活起来。

案例

“吃休克鱼”理论为海尔选择兼并对象提供了现实依据。海尔看中的不是兼并对象现有的资产,而是潜在的市场、潜在的活力、潜在的效益。海尔15件兼并案中有14件是按照“吃休克鱼”的模式进行的。14家被兼并企业的亏损总额达到5.5亿元,而最终盘活的资产为14.2亿元,成功地实现了1+14>15的低成本扩张目标。

鱼的四种吃法

海尔兼并重组的做法,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整体兼并,即依托政府的行政划拨实现企业的合并。青岛红星电器厂曾是我国三大洗衣机生产企业之一,年产洗衣机70多万台,拥有3500多名职工,但由于经营不善,企业亏损1亿多元。1995年7月,青岛市政府决定将红星电器公司及所属五个厂家整体划归海尔。兼并三个月后,企业扭亏,半年后盈利151万元。二是投资控股。整体兼并更多地出现在同一地区、同一行业间的兼并中,而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则主要依靠投资控股的形式。前者是行政行为,后者是经济行为。1995年12月海尔收购武汉冷柜厂60%股权,迈出了跨地区经营的第一步。1997年3月,海尔出资60%与广东爱德集团公司合资组建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并创下了“第一个月投产,第二个月形成批量,第三个月挂牌”的“海尔速度”。三是品牌运作。这是以无形资产调控、盘活有形资产的形式。山东莱阳家电总厂生产的“双晶”牌电熨斗曾名列行业三大名牌之一。1997年1月,海尔与莱阳家电总厂以“定牌生产”的方式合作推出了海尔“小松鼠”系列电熨斗;8月,又进一步组建了莱阳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首次以无形资产折股投入合资企业,开辟了低成本扩张的新途径。四是虚拟经营。它既是品牌运作的一种高级形式,又是海尔“先开市场,后建工厂”经营理念的具体体现。这种重组方式已经超越了“吃休克鱼”的模式,而是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新造一条活鱼。与杭州西湖电子集团的合作就是海尔虚拟经营的成功尝试。从这个意义上说,海尔“探路者彩电”不仅是市场的探路者,也是扩张重组新形式的探路者。

三个阶段

四种兼并形式,反映了海尔扩张之路走过的三个阶段:整体兼并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特色,属于产品运营阶段;投资控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规范行为,属于资本运营阶段;品牌运作和虚拟经营则进入了资本运营的高级形态,属于品牌运营阶段。

克隆海尔鱼 “总体一定要大于局部之和”,这是海尔兼并扩张的一条基本原则。它体现了海尔扩张的宗旨:求强,而不仅仅是为了做大。因为是求强,所以海尔必须兼并一个成功一个,必须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挖掘企业重组后的潜能。海尔兼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海尔自我复制即“克隆海尔鱼”的过程。张瑞敏认为,兼并能否成功,就看企业自己有没有一个过硬的经营模式。一般接收兼并企业,第一个派去的总是财务部门,海尔第一个派去的却是企业文化中心。由企业文化中心的人去讲海尔精神、海尔理念。海尔兼并案中,有的派了人、给了钱;有的只派人、不给钱。比较两种方式的效果,证明只派人不给钱的方式是最为成功的。只要派去的人真正领悟了海尔精神的精髓,具备了海尔的基因,然后把海尔基因移植到新的企业,兼并就有把握成功,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专家认为,当代企业竞争的最高形式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海尔人认为,海尔的扩张实质上是海尔精神、海尔文化的扩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8: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