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
释义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创建于1978年,迄今已走过30余年的发展历程。前身为复旦大学分校图书馆学系,其中图书馆学专业、情报学专业开办于1978年,档案学专业开办于1981年,在全国起步较早。

系况简介

历史沿革

1994年新上海大学组建后,设置上海大学文学院档案学系。2008年,整合档案学专业、情报学专业、图书馆学专业资源成立图书情报档案系。 现设档案学本科专业,“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档案学、情报学、图书馆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建有“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信息资源管理为上海大学重点学科,档案学为上海市教育高地。设有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现代档案保护技术实验室、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实验教学中心。全系专业教师27人,其中教授7人。上海市档案局馆兼职教授8人,师资团队结构合理,水平较高。

在教学中注重教学质量,立足上海,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近年来,图情档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100%,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截止2008年,已培养本科生、专科生二千余人,研究生三百余人。目前在校本科生192人,研究生84人。

聚精会神地抓学科建设,着力加强科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是图书情报档案系办学的重要指导思想。近五年共主持完成种类课题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国家级教改项目2项,上海市精品课程、重点课程3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篇以上,出版著作14部。科研成果获各类奖励近30项,其中有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学术影响,为图情档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与社会联合办学是图书情报档案系办学的突出特色,图书情报档案系与上海市档案局馆在业务活动中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双方签署共建协议,上海市档案局在校设立本科和研究生奖学金,设立学科发展基金,联合培养研究生。全系教师积极参加上海市档案局馆的岗位培训、科研立项、成果鉴定、学术研究等活动。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中建立起上海市档案馆、浦东新区档案馆、宝钢集团档案馆、安徽和县档案馆等二十余个稳定的教学科研基地。在深化学科建设与发展上海档案事业中双方密切联系,形成了协调的联合办学的模式和机制。

目前,图书情报档案系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定位与愿景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专业创办于1978年,现有档案学、情报学和图书馆学3个学科专业。 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与积累,拥有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档案学、情报学、图书馆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档案学本科专业为上海市教育高地,信息资源管理为上海大学重点学科,学科门类齐全,是上海市唯一开展档案学本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高校。近年来,依托上海资源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发展迅速。学科现有教师2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6人,博士11人,兼职教授8人。

定位:建立与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高层次图书情报档案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和知识创新体系,成为国内一流的研究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

愿景: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把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打造成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基地和国际交流基地,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重镇”。

党政领导

系主任:金波教授

金波,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主任、上海大学档案馆馆长、上海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档案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83年以来一直在高校档案学专业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保护技术等。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上海大学教学名师奖等奖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系直属党总支书记:潘玉民教授

潘玉民,男,教授,现任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直属党总支书记,兼任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档案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档案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任辽宁大学历史系副主任、辽宁省档案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档案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大学文学院档案学系主任等职。研究方向为档案信息资源开与利用、档案法制建设。1999年获沈阳市优秀教师,2008年获上海大学教学名师。

系直属党总支副书记:朱宏涛老师

朱宏涛,男,现任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直属党总支副书记。

组织机构

师资队伍

教授

金 波 潘玉民 丁华东 宗培岭 张大伟 吕 斌 赵伯兴 任树怀 蒋永新

兼职教授

冯绍霆 马长林 邢建榕 庄志龄

副教授

王向明 于英香 罗军 张林华 楚丹琪 朱根发 山 石 刘 华 黄仁浩 陆阳 曹航

讲师

张晓丹 王丽华 马刘凤 玄月 刘宇 耿志杰

学科建设

学科介绍

图情档系现建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档案学、情报学、图书馆学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档案学本科专业。

►档案学硕士专业

本专业主要从事档案信息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档案学基础理论与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培养硕士研究生具有坚实的档案学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进行研究和应用的能力,适应档案学教学、科研及国家档案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本专业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5人,上海市档案局馆兼职教授6人,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各研究方向的主要导师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

指导教师:金波教授、潘玉民教授、丁华东教授、吕斌教授和多名副教授。

培养方向:

1、档案信息化

2、档案信息开发与利用

3、档案学理论与发展

学制:3年

►情报学硕士专业

21世纪的情报学,是对知识信息的应用价值在思维与技术交融意义上进行挖掘的科学。本专业强调情报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必须扎根实践、贴近市场,面向信息经济导向下的信息化的现实领域,为有效提高社会组织的竞争力服务。本专业的教学管理单位为上海大学情报学研究中心,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

指导教师:吕斌教授、龚礼明研究员、赵伯兴研究员等。

培养方向:

1、情报应用理论与方法

2、情报服务技术

3、知识产权信息管理

4、企业竞争情报

学制:3年

►图书馆学硕士专业

21世纪的图书馆学,是对知识信息在思维与技术交融意义上进行收集、整合、挖掘和增值的科学。本专业强调图书馆学理论与方法学的研究,注重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本专业理论联系实际、适应图书馆知识管理实践的需要,面向信息经济导向下的图书馆数字化的管理和实践领域,培养熟练掌握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献管理技能相结合的、适应复合图书馆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图书馆工作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 近年来,本专业承担了多项市科委、市教委的科研项目,发表专业核心期刊论文100多篇,在国内图书馆学界有相当的知名度。

指导教师:赵伯兴研究馆员、蒋永新研究馆员、任树怀研究馆员及副研究馆员18人。

培养方向:

1、数字图书馆理论和技术研究

2、信息资源组织和管理研究

3、网络信息咨询研究

学制:3年

档案学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知识与文化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机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信息管理工作及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档案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基础知识,受2到有关理论、方法与技能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有关档案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档案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业务技能,以及与信息管理相关学科的知识;

3)具有办公自动化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档案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前沿成就与发展动向,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修业年限:4年

主要课程:档案学导论、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管理自动化、档案文献编纂学、电子文件管理、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管理自动化系统分析与设计、档案检索语言、档案行政学、中国档案事业史、外国档案管理概论、现代公司制度、知识产权管理、管理学原理、信息学概论、现代文件学、秘书学、档案复制技术、数据库系统与应用、电子政务概论、电子影像系统、VFP程序设计、专业英语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小学期实习、毕业实习、论文写作、实践考察等。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重点学科

上海大学重点学科——信息资源管理

► 学科概况

本学科是在整合上海大学图书馆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及其相关学科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重点学科方向。上海大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现有档案学、情报学和图书馆学3个学科专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与积累,拥有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档案学、情报学、图书馆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情报学)和图书馆学(1981-1998年招生,待恢复)3个本科专业。学科门类齐全,本科、研究生专业设置完整,现在师资队伍、研究方向和人才培养以及与社会密合度等方面已积聚了相当的实力,设有上海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情报研究所、档案现代技术实验室、模拟档案馆实验室等,具有较为雄厚的学科基础。通过本学科建设,旨在实现图情档一级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将上海大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建设成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基地和国际交流基地,成为上海市第一、带动长三角、辐射全国的信息管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镇”。进一步推动信息资源管理的现代转型,引领学科发展,把档案学、情报学和图书馆学建设成为具有上海大学特色的信息资源创新研究中心。

► 师资队伍

本学科形成以金波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有48为专业教师组成的学科团队。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8人,讲师8人;博士(含博士生)25人。学科队伍知识结构文理兼融:48名教师中,文理分别占60%和40%,12名教授文理分别占60%和40%;年龄结构合理:55岁以上的有7人,45—55岁之间15人;35—44岁之间11人,35岁以下15人,分别占15%、31%、23%、31%;整体素质和水平较高:本学科教师长期处于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具有较强的钻研创新精神,事业新强,有推动上海大学图情档一级学科发展的强烈愿望。

► 科研与教学成果

本学科自2000年以来,先后主持或参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等各科项目35项,已完成27项。在完成的项目中,有国家社科基金“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档案工作运行机制研究”(03BTQ016)、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档案学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教高[2000]14号126102119)、国家档案局项目“档案行政执法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档案中介机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代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范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公共档案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这些课题完成质量上乘,成果丰硕,共出版学术专著(含统编教材)14部,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400余篇。先后有30余篇为人大复印期刊《档案学》全文转载,20余篇(部、项)获各种奖励。其中金波教授主编的《档案保护技术学》教材被教育部确定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1年,由金波、丁华东等申报的“档案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由金波、丁华东、于英香、陆阳、张林华共同申报的教学成果“新世纪档案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2009年,由潘玉民、金波、于英香、陆阳、丁华东共同申报的“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校局馆联合培养’机制实践与创新”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通过整合各种学术资源,凝练学科特色,本学科在数字档案馆、企业档案管理、城市记忆、企业竞争情报、知识管理等方面已形成特色明显,在国内具有竞争力的五个重点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符合上海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信息化建设的时代需求,在国内具有前瞻性和导向性,并具有一定的国际水准。

► 人才培养

本学科先后为国家培养近千名本科毕业生大批优秀的硕士人才,学生培养质量上乘,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达100%;研究生毕业论文“双盲”评审一次通过率达100%;研究生在校期间,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计300余篇,并有部分科研成果获奖;档案学专业硕士生姚志强的毕业论文2007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研究生论文。目前在上海市、区档案管理、图书馆和情报系统中有一大批我系毕业生担任了局(馆、所)、科(室)的领导职务,成为上海信息资源管理战线上的业务骨干。

► 基础条件建设与学术交流

学科现设有上海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情报研究所、档案现代技术实验室、数字档案馆实验室等,并同上海地区档案、情报和图书馆实际工作部门和研发部门建立了25个研究生教学实习和科学研究基地;档案学专业还与上海市档案局馆联合建立了“上海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上海地区高校档案学专业和市档案局馆联合举办了“3+1”档案论坛、与华东地区高校建立“华东地区高校档案学术论坛”等等,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和空间。

学科与国内信息学界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并与上海市信息管理和研发部门建立了良性“产学研”互助合作机制。上海大学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已列入《上海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8: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