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汕头市话剧团 |
释义 | 话剧团简介汕头市话剧团成立于1956年(1966年底因“文革”被解体,1978年复团),以潮州话为演出语,常年活跃在潮汕各县市的城镇、农村,演出风格富有潮汕的乡土特色和俚俗风情,潮汕群众对他们的艺术倍感亲切而喜闻乐见,曾是一支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队伍。 在先后上演的近百个剧目中,有曹禺名著《雷雨》、《北京人》,外国名剧《渔人之家》,《非洲战鼓》、《死环》;曾在全国风行的《霓虹灯下的哨兵》、《年青一代》、《烈火红心》、《泪血樱花》、滑稽剧《七十二家房客》、《如此孝顺》以及本团创作的《绿竹村风云》、《战南海》、《带刺的红玫瑰》、《借婚》等,都是受观众欢迎的剧目。 该团前期每年演出三百余场,观众上座率平均70%以上,在旺盛时期,还分成二个演出团巡回演出。 该团曾拥有一批受群众喜爱的演员,如黄学文、方润生、林特荣、张居高、杨志光、吴嘉键、陈王渊、郑万广、洪寿仁、程丽民、郑滢、邱佩琪,以及后启之秀赵曙光、方莉莉、林继华、蔡爱平等。导演先后有杨志光、白雁、汪哲生、李腾琪。 从八十年代末开始,由于话剧的全面不景气,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该团还坚持上演反腐倡廉的优秀剧目《情结》,及提倡节约能源的《爱情的电花》,还创作排演了一批较有质量的小品,参加中南区话剧小品大赛,获得多项奖项。 九十年代,随着小品在全国的兴盛,为适应文化市场的需求,汕头市话剧团在赵曙光的带领下,搞起了小品演出,接连在电视台和各地演出所进行献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效应,在较短的时期内话剧团先后排演了《搬迁》、《采访》等几十个优秀小品节目,并开拍了电视剧《夏雨来》。夏雨来是潮汕民间传奇人物,话剧团将其搬上舞台,先后拍制成电视连续剧,该剧VCD碟片发行量覆盖整个潮汕地区,并出口香港、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区,受到各地潮人的喜爱,并成为话剧团的名牌剧目。 汕头市话剧团通过这些用潮汕方言演绎的剧目,以潮汕本土文化为主体,反映了潮汕人的人情风貌,为弘扬潮汕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话剧团概况剧团名称:汕头市话剧团‘;汕头市影视制作中心 历任团长:杨影、黄浪舟、方志屋、张居高、方润生、林特荣、陈王渊、郑暹发,李腾琪、李湘雄 现任团长:赵曙光 现副团长:方莉莉 著名演员:李树浩(水鸡兄)、林俊龙(个银二粒)、郑虹、苏细珍、许守和、蔡爱平、蔡山秋、蔡汕长、林士鹏、联东宁、杨展明、杨喜平、陈旭希、林纯(大)、林纯(小)、陈锦标、郑春水、徐哲、李敏、卢泽萍、彭东旭、林庆华、汕头三毛(黄春湖)等 影视作品【舞台小品系列】 《个银二粒》1991年 《哭笑不停》1-3部 《追命手机》 《潮汕情》 【舞台话剧系列】 《家有喜事》 《七十二家房客》2002年 《369抢亲》2004年 《如此孝子》2004年 《唐伯虎点秋香》 《新编红楼梦》 《巴士英雄》 《爆笑夏雨来》 【电视剧系列】 《夏雨来系列》1-10部,96年-2010年 《夏生》1999年 《八仙游鮀城》1998年 《周不错与虱母仙》 《369抓壮丁》2009年 《396开当铺》2010年 《金牌家丁1、2》2011年 《金牌家丁3、4》2012年 【实景喜剧系列】 《五虎贺春》1997年 《乱收费》 《文明伞》 《包装》 《某男某女》 【其它系列】 《新厝边头尾》2010年 《新厝边头尾2》2011年 代言广告道记羊肉片(李树浩) 永隆灯饰(赵曙光、方丽丽) 汕头某房产(赵曙光) 揭阳技工学校(赵曙光) 澳士兰牛奶(林俊龙) 潮楠家私城(李树浩) 三和休闲中心(赵曙光) 话剧团现况在电视、网络、DVD等全面进入寻常百姓家,娱乐品类又层出不穷的今天,曾经历尽辉煌又徘徊于低迷中的汕头话剧团,应该如何立足市场,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一条路子?在汕头话剧团成立50周年之际,记者特意走访了该团团长、潮汕著名笑星赵曙光。现状:艰难谋求生存和运转空间上世纪末,许多资深的老话剧界人士陆续从汕头话剧团离、退休,有的则渐渐退出了话剧舞台。目前,话剧团主要演出的演员只有10多人,其中还包括了相当一部分的外聘学员。据赵曙光介绍,话剧团基本上属于自负盈亏的单位,财政虽然有补助拨款,但这笔款项仅仅能够维持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和剧团日常的办公费用,许多在职的演员,不得不在市场中苦苦寻觅谋求生存之路。 赵曙光说,现在话剧的市场十分低迷,话剧团收入主要是依靠话剧小品的演出和发行小品VCD。但近两年由于市场消费相对疲软、盗版横行等因素,以前每年可发行五六个小品VCD,现在只有三四个,话剧团的经营更是步履艰难了。出路:适应市场需求多元化发展 面对汕头话剧的窘况,作为话剧团的当家人,赵曙光努力寻求新出路。 2001年,汕头话剧团决定将潮汕观众耳熟能详的保留剧目《七十二家房客》再度搬上戏台。为了将这部老戏演绎出新意,话剧团对剧本作了大胆修改,并加入了歌曲、快板、顺口溜等元素,在增加全剧的喜剧色彩的同时,还尽量体现出潮汕特色,使观众倍感亲切自然。这部七幕大型滑稽喜剧在艺都大剧院献演后,立即引起轰动,连演14场几乎场场爆满。这次成功,让赵曙光“嗅”出了观众的“口味”,也“瞄”出了话剧在市场中的定位。 “最主要还是要多元化发展,去适应时代的步伐、市场的需求,才是话剧的出路,才是话剧团的生存之道。”赵曙光说。 为此,话剧团着重排演了一系列适合观众口味的轻松活泼、短小精悍、生活化的喜剧小品,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以娱乐为主,让观众在笑声中获得“真善美”的熏陶。同时,还利用原有的舞蹈功底积极组建舞蹈队、办培训班、拍小品VCD,多元化发展以求适应市场、扩大更多的观众面。愿望:演一部“阳春白雪”的正剧 从1979年调入话剧团到1999年挑起汕头话剧团团长这一重任,近30年的时光,赵曙光始终跟话剧“纠缠”在一起,历经了汕头话剧的繁荣和惨淡,却怎么也挥不去对话剧难忘的情结。他表示,“笑剧”并不是话剧的最高层次,更客观地说是一种适应市场的生存手段。他最大的愿望是话剧团能够维持正常的运作,保住实力,在成熟的时机,演出一部可以代表汕头话剧艺术水准的“阳春白雪”的正剧。 对于话剧的未来,赵曙光满怀担忧。他说,目前话剧演员队伍已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一些年轻学员虽然具备了一名话剧演员的能力和素质,却苦于没有编制不能成为话剧团的正式演员。随着原有剧团演员退休或离开舞台,话剧团将后继无人,话剧这一剧种也很可能从此在汕头消失。对此,赵曙光呼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扶持、培养更多的话剧人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