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陕西核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释义

陕西省核工业电子高级技工学校是国家重点公办院校隶属国防工科委,属于陕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校”“国家级紧缺型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国家级优越的办学资源和“国家级文明校园”、“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学生工作创新十佳单位”、“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十佳职业院校”“全国就业质量100强学校”等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

学校坐落于浐灞生态区于2011年世园会会址相邻,校园占地200余亩,环境优雅宜人,生活设施齐备,学生公寓化住宿环境与管理,为莘莘学子生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目前在校生7000人。

核工业是从事核燃料研究、生产、加工、核能开发、核武器研生产的军民结合型生产工业。是多类的、开拓领域广、技术密集程度高的综合性新兴工业。它涉及到地质勘探、采矿、冶金、化工、电力、机械制造、建筑、电机和精密仪表等工业部门和物理、化学、电子学、半导体、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材料学、传热学、医学和生物学等学科领域。一个国家的核工业发展水平,能集中地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整个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水平。

核工业体系主要包括核燃料的生产与加工(如天然铀、浓缩铀和钍燃料);锂-6热核材料的生产与加工;研究试验堆、生产堆及动力堆的建造;辐照燃料的后处理以及核武器的研究与制造等。为此,就需要建造一系列的工厂,如核武器制造厂、矿石加工厂、精制转换厂、同位素分离工厂、燃料元件加工厂、后处理厂以及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处置设施等。

核工业学校设有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放射性矿产资源、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等六大学科33个专业,学校倡导学生“进校如进厂、上课如上岗”的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主动适应企业的需求,成为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良,就业率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建有实习工厂,校外建有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工厂配备了与数控、电子、计算机、焊接、钻探工程等品牌专业教学相配套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总价值达三千余万元规模的实习实训设备。是培养大批高级实用人才的理想基地。校图书馆藏书12.6万册(其中电子图书4.1万册)。

学校实行“双证书”(学历证书、技能证书)制度。可开展22个职业工种的国家级中高级职业资格鉴定,为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鉴定了基础。

放射性矿产普查与勘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主要课程:

普通地质、矿物学、铀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地史、构造地质、矿床学及铀矿床学、铀矿找矿勘探地质、放射性物探。普通地质实习、地质填图实习、铀矿普查与勘探实习、毕业综合实践。

就业方向与发展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核工业部门,从事铀矿地质调查与勘探、各种原始编录、资料综合整理以及地质报告编案工作。资源勘查,顾名思义是对资源的寻找和勘察,工程勘察则重在研究和查明工程建设场地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由于采掘技术等原因,曾一度出现资源短缺和地质行业的效益滑坡,而随着技术的提升,开采也从过去的浅层矿发展到现在的深层矿,新一轮的资源开发正在进行,地质行业又恢复了勃勃生机。可以说这工作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活儿,相对少见什么“垄断门”的事情出现,就业形势一片大好。

地质能源勘探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专业

主要课程:

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与沉积相、石油地质学、油矿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测井、油藏工程、油气田勘探、钻井工程等。

就业方向与发展前景:

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包括地质学的四大基础课程,即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和构造地质学\\能源地质、能源信息分析、资源勘探学、应用地球物理、洁净能源概论、能源与环境保护、能源矿产经济评价、环境地质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现代测试技术与环境监测等。毕业后主要在石油行业的油田公司采油厂、试油公司、录井公司、井下作业公司、油研所、油气勘探开发研究院等部门的一线,从事油气田地下地质、勘探和开发(包括钻井、试油、油气开采、井下作业等)有关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应用等方面的操作技术工作。毕业生也可在国家的能源勘探、开发和环保利用领域中就业有比较宽的适应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主要课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

就业方向与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该专业是前沿学科,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及人们日常生活等都与电子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全国各地从事电子技术产品的生产、开发、销售和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很多.,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这样的企事业单位会越来越多。为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大专层次学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适应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要求,从事企事业单位与本专业相关的产品及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及售后服务、新产品技术开发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市场对该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有着广泛的就业前景。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

(一)知识结构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

2、熟悉公路和城市道路、桥涵、隧道工程设计基础理论知识。

3、了解工程监理、工程经济分析、试验检测技术等相关基本知识。

4、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WORD/EXCEL/INTERNET)方面的知识。

5、掌握必需的公共和专业英语阅读的知识。

(二)能力结构

1、了解公路建设发展动态,具有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应用一般知识。

2、掌握公路工程、桥涵工程施工和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识读、绘制和利用计算机绘制工程结构图的能力。

4、具有公路、城市道路、桥涵的设计和施工的基本能力。

5、具有路桥施工现场质量与技术管理的基本能力。

6、具有整理公路工程资料及编制概预(决)算的能力。

就业方向与发展前景

毕业生面向公路、铁路、市政、水利等大中型工程施工企业、建设监理企业,从事铁路工程及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施工质量监控、施工招投标、工程计量、合同管理等工作。近几年国家带动经济发展的方法主要还是以投资为主,特别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路桥是这一行的大头。去年这个专业的就业形势是:供不应求,因为全国都在做路桥,做市政。

“订单式”人才培养:

1.培养目标的针对性

“订单式”人才培养目标完全是按照企业岗位群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制定,培养毕业生具备企业所必须的职业能力,从而使得毕业生能很快适应企业岗位的需要,并且能胜任工作。为了达到培养目标,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由企业提供合适的岗位,学生集中一段时间在这些岗位上顶岗工作,学校在具有仿真性的实训基地进行技能训练,从而完成培养目标的实现。

2.校企合作的规范性

“订单式”培养使得学校和企业的观念都发生了很大转变,过去的校企合作只限于学生实习、短期的企业人员培训等,合作大多是表面的、松散的,双方特别是企业的积极性不高,也缺乏约束力,这种合作起不到应有的实际效果。“订单式”培养则是学校为企业培养员工,所以企业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质量,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而学校则按企业的意图,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忠于企业的劳动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由被动转向主动,合作范围更广、层次更深,合作通过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使得方式更规范,效果更明显。

3. 毕业生就业的定向性

目前各高校就业率相对较低,除了就业大环境的原因外,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规格是否与市场对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就业质量。而“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在“订单式”教育完成后,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订单”约定,通过人才质量评估和考核,安排合格的毕业生到企业工作。所以,“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很明确,减少了学生的就业压力,给学生就业吃了“定心丸”,使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所以学生的培养质量高,就业质量也较高。

学生进入企业后,基本都能很快适应企业安排的工作岗位,这时学校应企业要求缩短或者取消学生的见习时间,并对表现优秀、对企业贡献大的学生实行高薪激励措施和企业人文关怀,使学生能扎下根来安心工作,真正成为“用得上、上手快、留得住”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订单式”人才培养将企业与学校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激发了双方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更具前瞻性和主动性。同时也降低了学校的人才培训成本,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使校企双方达到“共赢”的局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