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山一笼鸡 |
释义 | 中文学名:山一笼鸡 拉丁学名:Gutzlaffia aprica Hance 别称:野古蓝 二名法:Strobilanthes aprica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唇形目 科:爵床科 属:马蓝属 种:山一笼鸡 分布区域:赣,川,黔,粤,桂,滇,港 山一笼鸡·中药材·版本一基本资料【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拼音名】Shān Yì Lónɡ Jī 【英文名】Root of Sunward Gutzlaffia 【别名】野古蓝;白背草;一炉香;熟麻 【性味】味辛;微苦;性凉 【归经】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散风热;清肺止咳;利湿妥毒。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痢疾;黄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山一笼鸡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utzlaffia aprica Hance [Phleboi-phyllum aprica (Hance) Benth.; Strobilanthes aprica (Hance) T. Anders .ex Ben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山一笼鸡 多年生草本,高20-45cm。茎丛生,四棱形,有节,茎。叶均被倒生短毛或长绵毛。叶对生;有短柄或近无柄;叶片椭圆形至长圆形,长3-7cm,宽1-2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均被粗毛或下面有抽毛;侧脉5-6对。花序头状,顶生和腋生,上部者近无梗,下部者具长达7cm,的总花梗;苞片近革质,披针形,长约14mm,具糙毛,每苞内有花2朵;小苞片与花萼裂片相似;花萼裂片5,条形,有睫毛;花冠白色至淡紫色,长约3.5cm,花冠筒下部细筒状,上部膨大而一面肿胀,野面有2行柔毛,裂片5,几相等,较药筒筒短6-7倍;雄蕊2,花柱有短毛;子房每室有2-4个胚珠。蒴果棒状,熟时2瓣裂,果长约1cm。种子4颗,近平滑。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西、广东、广西等地。 出处《中华本草》 山一笼鸡·中药材·版本二【出处】《贵州草药》 【拼音名】Shān Yì Lónɡ Jī 【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山一笼鸡的根。夏、秋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5厘米。茎丛生,方形,有节,茎、叶密被倒生短毛或长绵毛。叶对生,有短柄;叶片椭圆形,长2.5~4厘米,宽1~2厘米,两端尖,全缘。花腋生,有总苞片4枚,每苞内有花2朵,花蓝色;萼5片;花冠筒上部膨大,5裂。 【生境分布】生于草坡。分布贵州、广西、广东、江西,云南等地。 【性味】辛微苦,凉。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清肺止咳。 【附方】 ①治感冒发热:山一笼鸡三至五钱。煨水服。 ②治咳嗽:山一笼鸡五钱。煨水服。 山一笼鸡·中药材·版本三【拼音名】Shān Yì Lónɡ Jī 【来源】爵床科山一笼鸡Gutzlaffia aprica Hance[G. dielsiana (W. W. Smith)S. Moore],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江西、广东、云南、四川、贵州。 【性味】辛、微苦,凉。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清肺止咳。主治感冒发热,咳嗽。 【用法用量】根3~5钱,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