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杉城镇
释义

杉城镇,地处福建省武夷山南麓的三明市泰宁县城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共有21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总人口达4万余人。 地广人稠,气候温和。全镇方圆总面积226.5平方公里,镇中心海拔280米,地势平坦,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7.7度,土质肥沃,一年三熟。常住居民4万多人,加上流动人口达6万余人,全镇农民人均年收入3667元。

基本信息

简介

资源丰富,物华天宝。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全镇有良田2.4万亩,山林2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水面6万余亩。盛产稻米、笋干、茶叶、黄花梨、莲子、香菇、红菇、黑木耳、柑桔、瓜豆、花生、鱼虾、黄鳝、畜禽、杉、松、杂木、药材、毛竹、玄武岩、建筑砂石料。

风光旖旎,旅游兴旺。是历史悠久的汉唐古镇,宋明名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苏区。现仍保留着完好的古建筑群和革命遗迹。“尚书第”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位于该镇的国家级旅游避暑胜地—金湖、华东第一漂—上清溪,以及状元岩、栖真岩等景区,集桂林山水、洞庭风光、武夷胜景之精华于一体,连接闻名遐迩的武夷山、玉华洞于一线。每年招来了大批国内外商贾、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交通

交通发达,设施完备。四条水泥、柏油公路直通毗邻的邵武市、将乐县、建宁县、武夷山市、武夷山飞机场、江西黎川县,特别是2005年京福高速公路建成穿过该镇境内,将进一步拉近了该镇与国内外、省内外的时空距离。通讯设施,先进完善。国际、国内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已形成网络,可直拨国内外。电力充足,能源富有。国家兴建的两大水电站池潭电站、良浅水电站坐落于此,还有杉龙水电有限公司等农村中小水电站8座,装机容量达18万千瓦。天然煤炭、液化气、石油供应充足。经国家水电部等有关部门验收,泰宁已评为全国首批实现电气化先进县。工业小区,设施配套。现已开发设立丰元工业园区、西门工业小区、王石工业小区、小均工业园区4个,占地面积8万余平方米,“三通一平”已全面完成。

科教文卫

科教文卫,全面发展。现有1所高中、1所中学、1所职业中专、2所小学、2所幼儿园。已培养大批大、中专毕业生。调频广播电台、卫星电视台全日转播,电视可收视中央、各省市36个台节目。沿河建有湖滨公园、儿童公园、烈士陵园3个林园和十几家豪华歌舞厅、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设施齐全、内容丰富。医疗卫生条件良好。现有重点医院、中医院、妇幼医院3所。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床位充足。2000年通过省级卫生城验收。城乡居民全部饮用自来水。

民风俭朴,劳力盈余。全镇居民和村民达4万多人,加上外省市长期在该镇务工经商人员,总人口达6万多人。境内社会治安稳定,民风浓厚,居民勤俭、朴素、好客。劳动力十分充足,对投资办厂十分有利。

经济发展

概述

杉城镇充分发挥地处城区和资源优势,提出并确定划分城区、城郊、乡下村“三类区域”,实现竞相发展的“靠城吃城,以城带村”的经济发展思路,通过实施城区带动、旅游带动、项目带动“三大带动战略”,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2002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6751万元,其中农业产值6071万元,工业产值20740万元,企业总产值33690万元,财政收入541万元,其中镇本级一般预算收入473万元,基金预算收入68万元,村财收入8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67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00万元,连续几年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保持全县各乡镇前列。

农业生产

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继续调减低劣稻种植面积,加快发展优质稻生产,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万亩,总产11260吨,烟叶产量1.1万担,水果产量4002吨,食用菌产量2800吨,肉蛋奶总产1439吨,水产品产量1680吨,完成人工造林更新2290亩,建立速生林高产示范面积3100亩,新增竹林1500亩,发展雷公藤2100亩、锥栗1000亩。全镇引进推广高优农作物、畜牧水产等新品种20余个,发展订单农业0.95万亩,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100余亩,发展农业龙头企业8个。库区移民、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化镇建设等项目正在抓紧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工业生产

完成工业总产值20740万元,出口交货值815万元,工业销售值20340万元,工业增加值6346万元,工业利润总额达1340万元,进一步完善了丰元工业园区、王石工业小区、小均工业小区、西门工业小区基础设施。

旅游第三产业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发展与旅游相关的饮食、住宿、运输、商贸、娱乐等服务行业2400余家,建成了“金峰”、“新北洲”、“民主街”3个家庭旅馆示范区,投资500余万元新建古城公寓和扩建金峰宾馆,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和档次。

项目建设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围绕竹木工艺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农业综合开发、旅游景点开发等方面,抓好一批对全镇经济增长起拉动作用的好项目、大项目,2002年新上项目12个,今年全镇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5个,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个,500万元以上的项目2个,列入县重点项目的港资宁成木业有限公司增资扩股项目、思荣食品有限公司软包装生产线年内分别可完成投资800万元港币、400万元。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港资古城公寓7月份投入营运,金福硅品有限公司已经投产,森发木业、石板材加工厂、麻将席厂、工艺品厂、杉鲤木业等在施工中,金沙棉纺厂和台资嫁接改造黄花梨项目已经签约,即将施工,台资素菜加工、台资空心砖生产、民办高中等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农村小水电项目已签约8个、投产1个,总装机可新增2400千瓦。栖真岩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并对外营业,李家岩景点已完成勘测规划工作,京福高速公路泰宁连接线工程项目已在施工中,在积极配合县政府抓了水南、蔬菜、红光、民主等村土地收贮,以及水南东街、农贸市场、金岁小区、松光小区住宅小区建设农户拆迁安置工作的同时,抓好城郊土地开发,重点抓了金乾、鸬鹚住宅小区建设和湖滨线的普洞、白土果场等地块的前期开发准备工作,金乾小区已投入600余万元,完成了征地工作,正在着手进行“三通一平”工作。

社会事业

大力实施科技兴镇战略,开展农科教和科技下村等活动,培育科技示范村10个、示范户1000余户,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30余个。“普九”工作通过验收,教育“两基”得到巩固提高。村级卫生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计划生育、耕地保护和环境保护得到较好落实,“三五”普法教育通过了省、市验收,广播、电视、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新进步。

特色产业

城郊型特色农业

围绕“粮、竹、果、菜、烟、菌、药材、养殖”八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规模,建立基地,提高经济效益。全镇已建立2万亩优质稻基地,建立5万亩笋竹两用基地,其中高标准示范片6000亩;建立2万亩优质水果基地;建立5000亩季节和反季节蔬菜基地,建立6000亩优质烟草基地,年产优质烟草1.1万担,上等烟达50%以上;建立2000亩珍稀食用菌基地;建立5000亩名贵中药材基地,其中雷公藤2000亩、杜仲1000亩、厚朴1500亩;建立年产2000余吨的肉蛋奶基地,其中饲养金湖乌凤鸡2万余只。并建立6个优质稻生产重点村、6个高标准笋竹专业村、3个特种水产养殖重点村、5个珍禽养殖重点村、4个反季节蔬菜种植重点村、7个食用菌专业村、6个优质水果专业村、5个烟叶千担村、4个名贵中药材重点村。

旅游业

充分发挥该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优势,开发旅游项目,打响金湖品牌。投资200余万开发了位于上清溪下码头的栖真岩景区,基本完成了环山石阶路,建好了栖真观、品斋堂、玉皇阁、舍利塔、三清宫、西胜寺等自然和人文景点,并于2002年“五一”对外开放营业,形成与上清溪、状元岩一日游格局。已完成坐落于金湖畔的“李家岩”景点的资源调查和项目论证工作,正在着手推介对外引资开发。杉阳古镇建设和开发的总体规划设计工作已全面完成,并成功建设了经济、社会效益良好的省优质工程“状元街”。投资200余万元,扩建了金峰宾馆。投资300余万元的港资古城公寓,于今年7月份对外营业,建成“金峰巷”、“新北洲”、“民主新街”3个家庭宾馆示范片区,提高接待档次和质量。高标准建设长兴、南会、吕家坊、际溪4个旅游专业村。开发旅游农业项目,先后建立起胜二村等3个花卉基地;丰岩、长兴2个以香米、红米、黑米为主的优质稻基地,水南、丰岩等3个台湾大枣和锥栗基地;赤坑等2个波尔山羊繁殖基地;四公里等5个以发展美国七彩珍珠鸡、鹧鸪、安鹑为主的珍禽养殖基地;八二场等2个蛇系列产品加工基地;八二鸡场等2个乌凤鸡养殖基地,梅桥、邱洪、红光、际溪等8个珍稀食用菌基地;王石茶场新开发的“碧螺春”、“毛峰”2个高档名茶产品。创出地方特色,获得了游客的青睐。

个私非公有制经济: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力和下岗职工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以流通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2400余家。大力推荐招商引资项目,吸引境外资金技术参与我镇农产品加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点开发,目前已发展个私工商户500余户,其中新引进的宁成木业有限公司、思荣食品有限公司、荣达纺织有限公司、森发木业有限公司等一批规模工业企业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可达1000万元以上。

名优特产

烟草

是全县烟草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种植面积6000余亩,建立6个烟草千担村,种植品种主要有翠碧1号、云烟85、K326,年产烤烟600余吨,被列为厦门卷烟厂优质烤烟生产基地,烟草主要出售厦门卷烟厂,上海卷烟厂,以及杭州、徐州等省市卷烟厂。

食用菌

建立基地面积达2000余亩,其中种植竹荪面积达1000余亩,建立5个食用菌专业村,栽培品种有竹荪、香菇、木耳、灵芝、木耳、平菇、凤尾菇、金针菇、草菇、蘑菇、姬松茸等20余个,并盛产红菇、梨菇等天然野生菌菇十几个品种,年产鲜菇2800余吨。

乌凤鸡

建立乌凤鸡种鸡厂1个,培育乌凤鸡重点村4个,年饲养12余万羽,出售20余万羽,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产品除供应本县各大、小宾馆、饭店,还出售到上海、广东、福州、厦门等省市,并出口香港、日本、韩国等国家。

笋制品

发展清水笋罐头厂6个,年产清水笋1300余吨,加工生产笋干500余吨,产品主要销往上海、广东、江苏、福州、厦门、深圳和出口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茶果

建立名优水果基地2万余亩,其中优质黄花梨面积0.9万亩,水果产量达4000余吨,种植主要水果有柑桔、黄花梨、桃、草莓、枇杷、柿、锥栗、杨梅等十几个品种。种植茶园800余亩,开发“碧螺春”、“毛峰”2个上高档名茶产品。

药材

种植雷公藤2100余亩,杜仲1000余亩、厚朴1500余亩。

毛竹

建立毛竹基地5万余亩,其中高标准示范片6000余亩,年产毛竹100余万根。

松杉

全镇林地面积21.4余万亩,年产松、杉等木材2万余立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