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沙河乡
释义
1 云南省双江县沙河乡

乡镇概况

云南省沙河乡地处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西南部,东与勐勐镇相邻,南与沧源县团结乡隔江相望,西与耿马县四排山乡、勐撒镇毗邻,北与勐库镇接壤,南北最长29.5公里,东西最宽18.4公里,214国道横穿乡境43公里,交通便利,具得天独厚的自然区位优势。

全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邦木后山2753米,最低海拔小黑江河谷900米,相对高差1853米,立体气候明显,全年平均气温19.50C,年平均降雨量1010.9毫米,年无霜期352天,年日照时数2223.3小时,形成了坝区炎热,半山区温和,高山寒冷的立体气候。

国土面积413平方公里,山区面积 392.5公里,占总面积95%,实典型的山坝结合的少数民族聚居农业乡。全乡经济以农业为主,坝区主要产水稻、甘蔗、蔬菜、适宜发展多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山区主产玉米、茶叶、适宜种植竹子、核桃、生物药材等经济林木。全乡耕地面积57599亩,人均耕地面积2.2亩。2006年全乡粮食总产量 1093吨,人均口粮401公斤,经济总收入5574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18元,达1296元。财政收入115.4万元,同比增长11%,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4564万元,同比增长15%。

全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委会,88个自然村,124个村民小组。乡域内居住着以拉、佤、布、傣、汉等为主的14种民族。2006年底全乡总人口28522人,其中:农业人口6192户25752人,城镇人口711户2211人,有少数民族 13380人,占总人口47%,全乡16个党支部723名党员;11个村建立了村级医疗卫生室,人口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全乡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校点42所(13所完小),有教职工253人,在校生3554人。

招商引资

沙河乡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招商引资政策,把招商引资作为振兴全乡经济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积极转变招商理念和招商方式,强化服务,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和完善项目储备,利用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各项产业发展。

沙河乡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资源条件,紧紧围绕蔗糖、茶叶、松脂、烤烟、纸竹等优势资源开发,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实现招商引资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相结合,建立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招商引资新格局。

文化教育情况

沙河乡有乡文化站1个,已有村级文化活动场所20个共1559平方米,业余文艺团队16个,培训基层民族文艺骨干220余名,基本上在全乡形成场所、阵地相对固定、规模可观的基层文化网络。 乡域内居着以拉、佤、布、傣 、汉等为主的14种世居民族,其中红山小寨雄浑的佤族歌舞,东等独特的佤族鸡枞陀螺,邦协原始的布朗族祭祀活动及长街宴,汇聚了沙河独特的人文景观和纯朴的民族风情。

2006年底,全乡有中心小学1所,小学校点42所(完小13所),在校生2451人;初级中学1所,在校生1103人;共有中、小学教职工253人,其中小学教职工194人,中学教职工59人。2006年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04%,巩固率98.67%,毕业率达98.66%。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普及的基础上得到巩固和提升。 按照“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原则圆满完成中、小学254名教职工参加竞聘上岗,其中参加小学竞聘194人,中学竞聘60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全乡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两基”成果不断巩固,“普实”工作顺利通过评估验收。全乡各中小学校严格按上级文件要求,全面落实“一费制”收费、“两免一补”和“三免费”政策,教育收费行为走向规范化,农村贫困家庭入学负担逐步减轻。

人口卫生情况

有医疗机构19个,其中乡级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室18 个;卫生技术人员51人,卫生院医务人员34人,病床50张,2007年全乡参合人数21629人(包括低保605人,五保118人,残疾人119人),参合户数5648户,参合率达83.99%。乡、村卫生所的建立,为沙河群众提供了小病在村卫生所,大病进乡卫生院的方便、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体系。

特色产业

按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这个重点,结合县委、政府建设“三条经济带”和“一体两翼”产业发展目标,进一步深化乡情认识、理清发展思路、优化产业结构,按照“党建有亮点,经济有发展,农民有增收”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一体两会”联动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四大支柱(蔗、茶、林、畜)产业,努力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双赢”,为2020年人均收入达1万元努力。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让农民得实惠,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围绕龙头企业做基地,围绕市场抓产业的总体思路,对“蔗、茶、林、畜”四大支柱产业进行合理的布局和优化。

甘蔗产业上,沙河乡是农业大乡,甘蔗是沙河乡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占全县甘蔗产量的38%,产值是1743万元,占全乡总收入的31%,全乡12个村委会(社区)有2个村委会是甘蔗专业村。甘蔗收入是农民所得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乡内经济支柱产业。2006年乡党委政府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单产,提高含糖量,建成甘蔗基地4.3万亩(其中甘蔗水浇地 1.9万亩),产量13.55万吨,产值达 2600万元,比02年增1046万元增长150%。

茶叶产业上,实施无公害高优生态茶园建设,提高品质,注重品牌效应,建成茶园1.9万亩(其中高优生态茶园8836.3亩),2007年上半年采摘茶叶(鲜叶)1045吨,产值2640万元,比02年增1500万元增长114%。

林业产业上,山区重点发展竹子、泡核桃、生物药材、草果等经济林木,低海拔沿国道、沿小黑江一线,重点发展紫胶、膏桐等经济作物。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紫胶基地9000多亩,竹材基地2.8万亩,泡核桃1.49万亩,草果1000亩,神衰果1100亩,膏桐5730亩,白花木瓜900亩,烤烟示范种植54亩。完成退耕还林 2.09万亩,完成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乡区域化特色产业经济逐步形成,农民从中得到更多实惠。

畜牧产业上,着力依靠科技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和抓好疫病防治,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机制。先建成11个冻精供应点,完成大牲畜品种改良408胎,发展养殖大户150 户。06年大牲畜存栏 6743头,生猪存栏 20412头,家禽存栏 88765 只,畜牧业总产值达1306万元比02年增946万元,增长262%,畜牧业总产值占全乡经济总收入的30%以上。2006年末全乡经济总收入达5574万元,比02年增1788万元,增长47%;农民人均纯收入1296元,比02年增374元,增长40%。

基础设施

沙河乡党委、政府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提质增效、量力而行”的原则,积极争取上级的项目支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切实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增强全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后劲。全乡通水、通电、通路(1997年已完成全乡村组通公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含手机)的村民小组124个,达100%。已建成水泥硬板路40余条,弹石路5条,各类道路100余条,全乡通车里程达750公里。2006年完成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332件,完成计划的100.3%,累计完成投入劳动积累工30余万个,劳均26.3个,改善灌溉面积1.8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7万亩。累计维修各种道路700多公里,其中:新挖蔗区路24条32公里、新建公路桥2座、涵洞1道。农村电网改造方面,投资670余万元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工作,改造高低压线路139千米,更换变压器72台,安装一户一表4354户。

2 山东省商河县沙河乡

基本概况

沙河乡位于商河县城东北20公里,乡区域面积45.44平方公里,耕地3万亩,辖24个行政村。全乡总人口19578人,其中农业人口18808人,人口出生率10.3‰,人口自然增长率4.5‰。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 1.77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7500万元,工业生产总值102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90元。

资源优势

商河县沙河乡是商河县无公害白莲藕生产基地,建有藕池1500个,年为群众增收200万元。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也是一大特色,“西气东输”管道横穿我乡,并在沙河乡开口,供应足够的天然气。农网改造质量好,标准高,电力供应正常,水利设施完善,有两眼460米的深井提供水源,配套设施完善。通讯设施先进,具备国际、国内直拨、数据、图象、传输等多种通讯功能。2004年,沙河乡新建成亩以上的规模小区个,主要用于养殖肉牛、鸡、鸭、鹅、猪等,为农民增收万元。沙河乡是典型的传统农业乡镇,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农民有传统养殖习惯,特别是棘城中街、小胡两个回民村,历年来从事牛羊宰杀、皮毛贩运生意,开拓了京津冀鲁四地市场,辐射力较强。目前,已建设养牛小区3处,全乡牛存栏1.2万头,羊存栏2.3万只,猪存栏4万头,并且周边县乡养殖业发达,有充足的货源供应。同时我乡因距县城及人口密度集中区偏远,具有适合化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规划区内设有化工园,化工项目所需能源如天然气、电力等充足,又靠近省道316线,交通便利,运输方便。

区位优势

商河县沙河乡雄踞黄河下游,地处济南市商河县、滨州地区惠民县、阳信县三县两地交界处,是省会济南市郊区,北靠京津两市(距天津180公里、北京340公里),西靠京沪铁路(距铁路80公里),东与淄博、滨州、东营相连,行程70公里直达渤海岸边,地理位置优越。乡境内公路纵横,交织成网,省道316线横穿东西,交通便利。

下辖村:

陈围子村 赵黑豆村 苗家村 小仉村 沙河徐村 沙河村 大仉家村 北周家村 北徐家村 北范家村 梨行村 新庄村 长庄村 烟墩村 文丰梁村 王士希村 赵席头村 棘城东街村 棘城西街村 棘城北街村 大胡村 崔郝村 棘城中街村 小胡村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9461

男 9820

女 9641

家庭户户数 4745

家庭户总人口(总) 19053

家庭户男 9557

家庭户女 9496

0-14岁(总) 4134

0-14岁男 2139

0-14岁女 1995

15-64岁(总) 13794

15-64岁男 7024

15-64岁女 6770

65岁及以上(总) 1533

65岁及以上男 657

65岁及以上女 87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9350所属各中小学校

商河县沙河乡中学

商河县沙河乡中心小学

商河县沙河乡北徐小学

商河县沙河乡大仉家小学

商河县沙河乡大胡小学

商河县沙河乡小胡小学

商河县沙河乡希望小学

商河县沙河乡教委

商河县沙河乡烟墩小学

商河县沙河乡王士希小学

商河县沙河乡西赵小学

3 安徽省金寨县沙河乡

概况

沙河乡位于皖西南大别山腹地,正处于江淮分水岭,一乡连鄂、豫、皖三省,地跨东经115°22′一-115°30′ ,北纬31°18′一31°28′,总面积162. 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80余米,乡域地貌特征是“三山夹两河”东与本县斑竹园相连,南与湖北麻城市木子店镇接壤,西与河南费城县长竹园乡相邻,北与本县关庙乡毗邻。现在沙河乡的行政区域由1992年撤区并乡前的沙河、西河2乡合并而成,辖9个行政村,88居民组,15100余人。党政机关原设在禅堂小街,1998年12月迁到现在的罗坪中心集镇。

红色历史

在金寨历史上,沙河是一块著名的红色土地, 沙河暴动、西河暴动同立夏节起义一起点燃了金寨革命的星星之火.从沙河先后走出了1600余位革命英雄儿女,涌现了佘积德、徐其海、熊挺、于侠等多位共和国将军、副军(部)级老红军老干部10余人。立夏节起义主要领导人周维炯就诞生在沙河乡楼房村上湾组,至今其故居保存基本完好,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1947年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曾在沙河乡楼房村设立前线指挥部,并在此度过1948年春节,休整近一年时间后开赴淮海战投主战场,为夺取三大战役决定性胜利奠定了基础。

旅游资源

沙河乡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旅游开发的潜力十分巨大。刘邓大军指挥部遗址恢复保护工作,已进行了前期规划设计。境内的康王寨是国家级天马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至今保存着大面积的原始森林,珍珠黄扬、水杉、大鲵、麝香等珍稀动植物丰富。分布在其主峰附近的三省垴、棋盘石、抗日战场等景观引人入胜。置身于这样一个天然氧吧, 看壮观宏伟的日出,听康王寨神奇的传说,真是令人舒畅、催人奋进,位子横河、祝畈、老湾3村交界处的海螺寺始建于明朝中期,后属县境内双河道观的一个分支,经县宗教局批准与响山寺一起开放,该道现在早期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都曾是当地进步组织和共产党人活动聚会的重要场所,其神奇的传说和自然景观至今仍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安徽银杏王坐落在“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千佳村”的楼房村,正处于周维炯故居旁边,被安徽省林业厅以周蜀生为首的专家组多方对比考证,命名为“安徽银杏王”。另外,境内还有花娘寨、黄石寨、牛山河古桥、滴水岩瀑布、龙潭河峡谷、青鱼庙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经济发展

沙河乡能源和物产丰富,水电、矿产资源分布广泛, 在近年的招商引资大潮中显出了勃勃生机。引进浙江丽水商人投资6000余万元兴建了牛山河电站,装机总容量 7200千瓦;河南怀远、湖北鄂州等地客商在沙河先后投资1200余万元,兴建了慧斌矿业、裕翔矿业、华慧矿业、 三利矿业等矿产开发公司,进行铁矿开发。同时,绿色食品、建材、中药材等方面的开发也初见成效。

为改变全乡单一的以种粮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形式,沙河乡党委、政府坚定信心,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入手,放手发展经济,走出了一条“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发展之路,目前已成为“全国灵芝第一乡”、“安徽银杏第一乡” , 2004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41元,乡域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行政辖村

梓树村 碾湾村 香铺村 沙河村 街道村 楼房村 西河村 高牛村 祝畈村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2731

男 6727

女 6004

家庭户户数 3688

家庭户总人口(总) 12605

家庭户男 6637

家庭户女 5968

0-14岁(总) 3218

0-14岁男 1761

0-14岁女 1457

15-64岁(总) 8766

15-64岁男 4554

15-64岁女 4212

65岁及以上(总) 747

65岁及以上男 412

65岁及以上女 33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2541

4 重庆市垫江县沙河乡

乡镇概况

沙河乡位于垫江县东部,距县城35公里。东临忠县双桂镇,南接杠家镇,西靠高安镇,北抵忠县金华乡。面积32.3平方千米,人口1.2万人。辖沙河、麻柳、宝顶、南山、安全5个行政村,31个村民小组。乡境以浅丘和中丘地貌为主,西北部为低山,海拔高度375—1070米。东山山脉贯穿沙河全境,大沙河至东北向西南流经全乡。

历史沿革

1941年与跳石、曲尾合并置大石乡,1953年从大石乡析置沙河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7年,面积34平方千米,人口1.4万,辖沙河、东阳、石杠、麻柳、宝顶、石马、南山、安全、分水9个行政村。

自然资源

沙河乡气候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17℃,年均降雨量1160毫米。地貌类型多样,以浅丘和中丘地貌为主,乡境西北部为低山,海拔高度375—1070米。土壤以紫色土、冲积土和水稻土类占绝对优势,黄壤仅在西北低山区有分布。东山山脉贯穿沙河全境,全县唯一一条未被污染的大沙河至东北向西南流经全乡,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

经济发展

境内种植有板栗、核桃、水蜜桃等特色水果;有九叶青花椒、天府十号花生、黑山羊、宝顶大米等特色农副产品。沙河乡是建设中的万亩花椒之乡,蚕桑生产、黑山羊、良种生猪养殖初具规模。大量的绿色无污染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从沙河输送到县城及市内、外。沙河人民靠智慧的头脑、勤劳的双手不断地改造着沙河,建设小而美、富而强的沙河是沙河人民永远不懈的追求。

2006年末,全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75.3万元,财政收入为97.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867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32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08万元,城乡储蓄余额达3000万元,完成政府性消债100余万元,农村劳动力转移4932人。2006年,长龙乡蚕桑生产发种1353张,产茧42720公斤,实现茧收入80万元;培育生猪养殖大户10户,出栏生猪4.2万头,实现销售收入3800万元。推行一村一品,努力发展多经作物。龙田、龙安、高桥村以发展蔬菜为特色,朝阳村以发展 ? 头为特色,长久、长堰村以发展青蒿为特色,石水村以发展生姜为特色,长龙村以发展癞苦瓜为特色。

长龙乡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重点产业来抓,作为农村第一经济来培育。搞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台帐,加强与输出地联系,引导劳务有序输出。2006年,培养劳务经纪人2—3个,新增劳务输出2000人,县外劳务输出5000人、县内外劳务输出8000人,实现劳务收入8000万元。

2006年,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农村沼气建设移民国债项目,长龙乡5个移民安置村,高标准建设105口沼气,改善和美化农村环境。

5 河南省卢氏县沙河乡

概况

沙河乡位于卢氏县城西北部,东临城郊乡,北杜关镇毗邻,西部与潘河乡接壤,东南与城郊乡相连。全乡辖沙河村、马家村、张家村、杨家村、北庄村、范家村、寺沟村、辛村、双庙村、留书村、三角村、周家村、宋家村、王家村、寨子村、果角村、东沟村17个行政村,142个居民组,3700户,14470人,总面积136.5平方米公里,耕地、宜林地、牧坡居多。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全乡村村通程控电话,组组通沙石公路,户户通电,有一条13.2公里柏油公路与日俱209国道相接,交通十分便利。

烟叶生产

烟叶是沙河乡主要产业,所产烟叶由于管理水平高,气候适宜,深受各大烟厂青睐,已连续11所被评为省、市、县烟叶生产收购先进乡。1999年烟叶种植面积发展到18800亩,栽烟农户占总农户的88%,预计产值可达1800万元,税收360万,烟农人均收入1430元。

粮食生产

由于土地面积广,全乡每年小麦种植面积达2.2万亩,人均1.7亩。秋粮作物主要以玉米、优质大豆和其他杂秋作物为主。1998年全乡粮食产量达676.4万公斤,是卢氏县产粮大乡之一。

林业资源

沙河乡林业用地97308亩,其中林地70000亩,经济林19230亩,荒山24308亩,四荒滩涂3000亩。林地中乡将军岭林场10338亩树木已成材,急待开发,经济林以优质品种核桃为主,已发展到1.4万亩,每年吸引着大批客商来这里收购。

钾长石矿

钾长石矿区位于沙河乡寨子村黄家湾,交通、通讯、电力设施完备。该矿脉总储量达3700万吨,属露天矿层,易开采。该矿主要用于生产制作钾肥和其它复合肥料,并可作为玻璃、陶瓷、地面砖制品的添加料,市场前景看好。

小集镇建设

从97年开始我们就着手进行小集镇建设,截止目前已开通、改造五条大街,街道两旁全部建成门面楼房,美化了集镇,扩大了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活跃了农村经济。

畜牧业、中药材

由于沙河有着独特自然资源优势,适宜畜牧业和中药材在这里发展。年大牲畜饲养量达9000多头。生猪饲养量达5000余头,山绵羊饲养量达3500多只,禽蛋产量达8600公斤。血参、板兰根、天麻、柴胡等中药材在这里有适宜生存环境,每年都有大批药商来这里收购、外运。

6 湖北省房县沙河乡

沙河乡位居房县东端,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民风淳厚。立体气候特征明显。乡政府驻张家大店,总人口10874人,总面积236平方公里。下辖五塘、火光、鹰咀石、、高峰、朱家坪、沙河店、白沙河、茅山、邢家湾、田湾、竹园、卢家坪12个村。盛产木耳、香菇、天麻、茶叶、银杏等林特产品。适宜种植烟叶等高效经济作物和发展山羊、生猪等养殖经济。白沙河流域梯级电站开发一期工程,有望年底试运行发电。相传真武大帝遍访天下名山在白沙河留下的足迹仙脚石、明太祖朱元璋炸口岩放牛时偷煮牛肉用过的支锅石、以及与丹江盐池交界处的鲤鱼跳龙门等自然景观,有望有识之士开发利用。

7 湖北省云梦县沙河乡

湖北省云梦县沙河乡简介

沙河乡, 云梦县辖乡。1958年属东风公社,1975年建李店公社,1984年并入伍洛区,1987年置沙河乡。位于县境东南部,府河北岸,距县府15公里,面积48平方公里,人口3万。辖沙河乡、铁铺、紫云湖、湾 湖、界河、黄渡、舒袁、湖田、太平、民主、杨林、辛安、齐云庵、李店、沙河、伍湖、张垸、石羊、周许2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建筑、建材、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业以水稻、棉花、油菜种植为

中文名称:沙河乡外文名称:shahexiang行政区类别:乡所属地区:云梦县下辖地区:辛安,黄渡等。政府驻地:沙河乡 电话区号:0712邮政区码:432500地理位置:中国华中面积:48平方公里人口:3万方言:隋枣、下江、黄孝语系

地理特征

地形地貌

沙河乡地貌形态简单,可统称为平原。全境地势北高南低,高差不大,最高处为境东北的枫梓岗,海拔76.2米,最低处为县东南的北湖垸,海拔19.0米。

气候

沙河乡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过渡性气候带,四季分明:春暖、夏炎、冬寒。年均气温16℃,年均日照量1993.6小时,年均降雨量为1074.5毫米,无霜期年均为247天。

土壤

沙河乡土壤成土母质以第四纪松散沉积物、河湖相冲沉积物为主,占全县总面积的98%以上。土壤质地以中壤和轻壤为主,呈微酸性适合多种植物生长。

自然资源

全乡国土面积48平方公里,是湖北省云梦县辖区,人均土地0.1公顷。 其中,耕地面积3万亩,园地面积21亩,林地面积35亩,交通道路用地面积1.5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6%;水域面积12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0.01%;未利用土地2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0.03%。

矿产资源

沙河乡内矿产资源丰富,探明储量的矿产7种,矿产地5处,其中大型矿床3处。主要矿种有芒硝、石膏、高岭土、玄武岩、河砂、砖瓦用粘土等。其中岩盐总储量19亿吨以上,芒硝总储量5300万吨,石膏总储量1000万吨。目前,主要开采的矿种有岩盐、芒硝、河砂、粘土。 动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沙河乡林业资源为人工种育林及四旁植树,主要树种除本地杨柳楝桑榆槐桃梨外,引进了法桐、水杉、池杉、落羽松和樟树等。 云梦县率达17.2%。境内中药材资源有52类,165个种类,主要有桑椹、艾叶、元花、麦冬、枸杞、女贞子、益母草等10多个品。 动物资源:水生资源大多为鱼类,主要有鲫鱼、鳙鱼、鲤鱼、鲢鱼、草鱼等。境内野生动物有4纲9目10科46种,主要有草兔、刺猬、鹭鸟、野鸭、麻雀、喜鹊和蛙龟蛇等。

文化教育

沙河乡现有中学一所,即云梦县沙河乡中学。小学21所,分别是云梦县沙河乡周许村小学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