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抢花炮
释义

抢花炮,是流行在侗族、壮族、仫佬族等民族中的一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 体育活动,深受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的欢迎,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由于有强烈的对抗性、娱乐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在湘、鄂、渝、黔等省边境地区有着雄厚的雄厚的群众基础,深受该地区少数族同胞的喜欢,所以,数百年来长盛不衰。

中国式的橄榄球--抢花炮运动简介

民间风俗

抢花炮,在农历三月三或秋收以后最为踊跃。侗乡流行这样的诗句:"侗乡三月风光好,天结良缘抢花炮;要得侗家姑娘爱,花炮场中称英豪。"

在抢花炮的日子里,远近侗寨的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踊向岩坪,有的是为了给本村寨的花炮选手呼喊助威,有的姑娘却是为了寻找如意郎君,但大多数侗胞还是去看热闹。凡是主持抢花炮的村寨,事先请编织手艺高的人用青细竹篾或藤条编织三至五个茶杯口大小的圆圈,外面缠以红布,在以红绿丝线扎牢。主持人宣布抢花炮开始时,将红炮圈放在铁炮的筒口上,然后点上火药放炮,红炮圈被射上高空中,各村寨的选手争先抢夺,顿时全场欢声雷动。红炮圈有时落地,有时也可能落到水塘里或悬崖上、屋顶上、树技上……不论落在哪里,大家总是争先恐后的跳到塘里、爬到悬崖、层顶、树技上……去寻找,个个奋不顾身,人人勇往直前。

谁抢到红炮圈之后,还必须在人人争抢中,"过关斩将",将其送到庙里的裁判台上才算获胜,因此,抢一炮一般都要争夺两个小时左右。当选手把红炮圈送到庙里的裁判台上后,庙里顿时便钟鼓声齐鸣,并鸣炮三响,以表示"头炮"胜利结束。接着还要进行二炮、三炮的争抢。一般是抢三炮结束比赛,但有的地方抢到四炮、五炮后、钟鼓声齐鸣,鞭炮声不绝,最后放三炮宣告抢花炮活动结束。

凡是抢得"头炮"者,来年的抢花炮活动便由该村寨主办。今年他们得到了一头染红的大肥猪和其他奖品,明年他仍得准备这些奖品,这叫做"还色"。哪个村赛连续抢到花炮者,说明该村寨连年五谷丰登,也是侗家姑娘向往的村寨。

广西的抢花炮

广西的抢花炮,"花炮"是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然后置于送炮器上。送炮器即铁炮,内装火药,然放后即把花炮冲上天空,待花炮落下时参加者均可奋勇争夺。广西南宁、百色两地传统的送炮器的形状最为美观,外现为六角柱形,六边饰有图案、花纹,共分三层,底层为稍大的六角柱,柱角镶上桂花边;中层较细,携有各类形态的大小人像;上层为喇叭状开口。按民间传统,只燃放三炮。抢得头炮者,则万事吉祥如意,这体现出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

历史沿革

传统的抢花炮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属于"单打独斗"。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无一定界限,蔓山遍野皆为活动范围。这就对抢花炮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抢花炮者必须具有健强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快速敏捷灵活的反应,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等。一旦花炮分清得主,顿时唢呐声、欢呼声、锣鼓声、鞭炮声响成一片,有的享受胜利后的喜悦,有的祝贺别人的胜利,三三两两,谈笑风生,久久不愿离去。

从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始,抢花炮已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之一。在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也将抢花炮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改革后的抢花炮,规定了每场比赛时间为40分,分上、下半场,每半场20分,中间休息10分;比赛不受三炮的限制,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将花炮攻入对方花篮的次数多少来判定胜负;比赛以队为单位,每队上场队员为10名;赛扬长60米,宽50米,两端设炮台区,各放一花蓝。

抢花炮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规则逐步完善,技、战术不断发展,对抗竞争的激烈程度有增无减,为了更具观赏性和公平竞争性,将花炮由原来的5厘米铁环改为15厘米的橡皮扁贺圆形,类似田径赛的铁饼。因而,抢花炮这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与现代竞技体育运动逐步接轨,有人称之为中国式的"橄榄球"。

抢花炮竞赛规则

场地

1.比赛场地为表面平坦的长方形草坪或土地,长60米,宽50米。线宽12厘米。线的宽度包括在场地之内,长线叫边线,短线叫端线。

2.接炮区。以场地的中点为圆心,画一半5米的圆圈为接炮区。

3.炮台区。在距离端线中点两侧4米处各向外画一条4米与端线垂直的线,再画一条线把其顶点连起来,与端线平行,这个区为炮台区,在炮台区两侧架设高2米以上的网墙。

4.罚炮区。以端线中心点为圆心,划一条长20厘米、宽12厘米平行线,为罚点炮线。该线包括在距离花篮架的2米之内。

器材

1.花炮。花炮为直径14厘米的彩色圆形外饼状,外圆程轮胎形,厚2.5厘米至3.0厘米,用不会伤及队员的橡胶做成,重20-240克。

2.送炮器。能把花炮冲上10米以上高度并落在接炮区内能发出声响的发射器。

3.花篮架。高速80厘米,放在炮台区内端线中心点的米处。花篮架用直径不超过20厘米的圆木做成。

4.花篮。篮口内沿直径为40厘米,花篮高为30厘米的圆柱体,用竹或塑料做成,花炮固定在花篮架顶端。

队员

一场比赛有两个队参加,每队上场人数不得多于8人或少于5人,其中1人为队长。全场比赛替换队员不能超过5人次。

比赛

无论何方抢得花炮,可用传递、掩护、假运动、奔跑等方法,力图攻进对方炮台区;另一方可用拦截、阻挡、追赶、搂抱(合理部位)、抢截等方法,抢到花炮和阻止持花炮运动员前进。持花炮运动员越过端线进入对方炮台区,把花炮投入花篮内即为得分。每投进一次花炮得一分。进炮后,由司炮员重新发炮。持花炮队员误将花炮投入本方花篮内算对方得分。

汉族的民间抢花炮习俗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日,是广西岑溪市糯垌街一年一度的花炮会。糯垌花炮会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历史久远,长盛不衰。文革停止一段时间,改革开放后到2008年,已经成功地举办了19届。花炮会都是由民间举办,在当地享有盛名。岑溪市糯垌花炮会有传统的历史,每到这天大街小巷热闹非凡。上年抢到花炮的人家就要举行隆重的送炮仪式,各个炮馆各显其能,应有尽有地装扮自己的游行队伍。

改革开放后,也出现了致富后的老板牵头组成的,会馆设置和花炮供奉也各有特色,其中不乏民间艺术工艺品的精华,供奉时的吹打音乐也令人陶醉,置身其中,你会开心,舒畅,难怪参加花炮会的人会成千上万,这就是民间文化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抢花炮是一项比较自由的竞逐,无需报名,也无需服装,观众转眼可成为队员——因为如果炮在你旁边,你也可以马上加入抢的行列。

抢花炮之前,唢呐声声,锣鼓喧天。临近正午,由“带路人”、“仪仗队”、“演出队”等1000多人组成的巡游队伍长达几百米,浩浩荡荡地经糯垌街往护龙庙酬恩去。游街、还炮等环节之后,便开始进入了抢花炮的环节。

每年正月十六是广西岑溪市三堡太平庙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抢花炮的日子.这天,三堡附近村落的群众便会聚集到太平庙,举办一年一度的抢花炮活动,2011年已经是二十六届了。。。

广西柳州三江县富禄“三月三”花炮节简介

富禄“三月三”花炮节历史久远,始于清朝乾隆而盛于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抢花炮”始于闽粤商人到此经商,由于信奉“妈祖”,兴建庙宇祭祀。在“妈祖”生日农历“三月廿三”举行大型庙会祭祀活动时举行的。“抢花炮”运动,每年庙会燃放三枝花炮。

第一炮:命名为《发财炮》,意示抢得第一炮,得炮者当年财运来到,生意一定兴隆,红火。

第二炮:命名为《添丁炮》,意示抢得第二炮,得炮者爱人当年定能怀上男孩。为你添丁,延续香火。

第三炮:命名为《如意炮》,意示抢得第三炮,得炮者当年生意、生产、生活各方面顺顺当当、天随人愿、万事如意。

在神权统治时代,由于人们的思想素停留在历史局限,封建意识浓厚,所以“抢花炮”得到广大青年的积极参与。因此规模、场面逐年增大,非常热闹。加上三枝花炮吉祥物,都是经过庙宇杀猪宰羊供奉过,更相信他的灵验。此种思想意识一直延袭到解放后的五十年代末。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适应的传播,普及除旧立新、破除迷信,这种封建意识才逐渐淡化。六十年代,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民族花炮节被定性为封建迷信,活动遭到禁锢后中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花炮节得以恢复,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传播,“抢花炮”活动被确认为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具有竞技性、被誉为“东方橄榄球”。

一九八二年在国家民委、体委的重视下,把“抢花炮”运动推介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作为表演项目。并由我富禄花炮之乡扎制花炮吉祥物—“花炮座”专程送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作表演项目,由王仁生同志进行表演指导。

一九八六年,国家民委、体委认为“抢花炮”具有传统特色,且具有竞技性,将“抢花炮”项目列入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竞技项目,同时聘请我富禄张新忠同志到新疆木齐市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抢花炮”运动项目裁判员。为使“抢花炮”运动在全国范围能进一步普及推广。一九九一年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把“抢花炮”列为大型竞技项目,聘请张新忠再次出任该项目裁判员。

到现在,“抢花炮”项目已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八届,已在全国得到普及及推广。“抢花炮”这一体育运动项目将会随着时代进步、发展得到升华。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4: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