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燕龙城鸟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三燕龙城鸟 【拉丁学名】:Longchengornis Sanyanensis 【生存年代】:白垩纪早期 【地层层序】:早白垩世九佛堂组 【化石产地】:中国辽宁省朝阳县波罗赤乡 【保存状况】:不完整个体 【保护级别】:辽宁省二级 科学分类界:动物界(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鸟纲(Aves) 亚纲:反鸟亚纲(Enantiornithes) 目:华夏鸟目(Cathayornithiformes) 科:华夏鸟科(Cathayornithidae) 属:龙城鸟(Longchengornis) 模式种:三燕龙城鸟(L. sanyanensis ) 学名由来1997年,侯连海依据正模标本产地为该属种鸟类命名。属名“龙城”是朝阳市之古称;种名“三燕”即古时的前燕、后燕和北燕,三燕之都为龙城。 个体特征三燕龙城鸟为一种比有尾华夏鸟稍大的鸟类。顶骨后位,颈椎有一腹嵴,胸椎双平凹,椎体长,侧面有一较大的凹坑。后部尾椎不愈合,有一较长的尾巴。肱骨近端较华夏鸟大,向两侧扩展。在近端中央具一较大的圆凹坑构造,骨体直。鸟喙骨较窄小,末端直。肱骨稍短于耻骨,叉骨细,但叉骨突很长。荐椎不愈合,胫跗骨细长,趾爪大而钩曲。为飞行能力较强的树栖鸟类。体态轻巧。但仍显示出较原始的性质,如尚无尾综骨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