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街镇 |
释义 | 1 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三街镇三街镇位于灵川县中北部,唐朝龙溯二年始为县治,明为灵川四大古镇之一,1949年11月至1964年3月为灵川县府所在地。距县城9公里,距桂林市中心23公里,东接灵田乡、南连灵川镇,西界潭下镇,北与兴安县大溶江相邻。湘桂铁路、国道322线、漓江河呈"川"字纵贯全境。全镇总面积183平方公里,辖11个村委和1个居委,66个自然村。总人口20865人。全镇以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资源丰富,有赤铁矿、方解石、石灰石等矿藏。毛竹、松木、杉木等森林资源丰富。 ◎ 乡镇概况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制定了"招商引资图强镇,产业调整求富民,城镇建设促发展,旅游饮食显亮点"的工作思路,以促进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社会稳定为已任,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16816万元,财政收入完成817万元,粮食总产量113702吨,水果产量5200吨,农民人均收入3132元。 ◎ 农业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三街镇围绕品种调优、规模调大的目标,着力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沿桂黄公路建立了以"南部五福村杨梅、枇杷种植示范园,中部三街村南方优质梨、南方蜜桔、马蹄种植示范园,北部龙门、广化等村脆蜜金桔、西红柿、桑树种植示范园,"为主的近2万亩的特色种植产业示范带;在漓江沿岸形成了以白菜、苦瓜、豆角等为主导品种的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带;新建养猪场6个,新增瘦肉母猪养殖400多头,新发展规模养鸡场8个,建养凉亭鸡大棚10座,年养殖规模达20万羽,涌现出了矮树瘦肉母猪、东田凉亭鸡等养殖示范村,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种养发展格局。其中脆蜜金橘1430亩,年产量220吨左右;翠冠梨1600亩,年产量140吨左右;西红柿4200亩,年产量1260吨。 ◎ 工业经济规划面积为2300亩的五里排工业园区,距灵川县城约5公里,距三街集镇约1公里,是桂林百里生态小康文明示范长廊重点建设的四个工业园区之一。三街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招商引资图强镇"的工作思路,以人为本,诚信招商,加强全镇招商引资软硬设施建设,创新企业服务平台,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继电网改造和自来水、有线电视、路灯接入后,通过实施"2235"工程(即硬化两条道路、制作两块规划宣传牌、平整三块土地、落户五家企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日臻完善。目前,该园区共有曙星水泥厂、毅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景隆铸业有限公司、金利化工厂、精细化工厂、山水胶带厂、济源化工厂、火鑫碳素厂、职高铸造厂、天桂轮胎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建材等为主导的产业园区,成为三街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使进来的企业"留得住,能发展",镇政府采取"零收费"、"保姆式"的零距离服务方式,对园区内所有企业镇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服务不收任何费用;企业组人员每周到对口联系的企业走访一次,及时为园区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今年共引进项目5个,协议资金4500多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700万元,现已有景隆机械制造厂、桂宁钢铁铸业有限公司、陈景平铸造厂、五里排林材加工厂等企业落户园区并开工建设。目前,景隆铸业、天桂轮胎等企业共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技改和扩建;投资超亿元的500千伏桂林变电站、小溶江水利枢纽等重大项目工程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进行,走出了三街工业强镇的坚实一步。目前,全镇共有企业703家,其中工业企业138家,全镇企业年交纳税金521万元,占财政收入63.77﹪。 ◎ 城镇建设城镇化水平有了根本性的提高。在筹资500多万元新建了三街商贸城后,三街镇更加大了小城镇建设的力度。投入20万元基本完成了三街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成为了全县第三个完成集镇建设总规划的乡镇;投资15万元安装路灯40盏,亮化了桂黄公路三街集镇段;投资20多万元对政府院内进行了彻底的硬化、绿化、美化;改造了三街六巷九井,对集镇所有道路进行了硬化;2006年,又投入20多万元,对桂黄公路集镇段东面的1500多米的排水沟进行了盖板,对人行道进行了改造和绿化;在抓规划、抓建设的基础上,该镇还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成立了城管中队,实行统一上门收垃圾、垃圾集中处理制度,新建设垃圾中转站4个,对集镇的停车、摊点进行了统一规划、界定,"六乱"现象得到有效根治。 ◎ 社会发展三街镇充分发挥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逐步形成了以休闲旅游和特色美食为主的第三产业。清水鸡、清水鱼、白果老鸭、脆皮猪脚等餐饮品牌形成了三街美食系列。 "玩在桂林,吃在三街"已成为许多来桂游客的共识。同时,溶流神岭瀑布、莲花山庄等旅游项目的掀起,不断提升了该镇的旅游产业水平。该镇其它古城文物景观风韵依存,三街九井六巷、蛟塘地热、千秋峡、三街翼王城、古城墙等许多旅游项目有待开发。第三产业对财政增收的贡献逐渐增大,发展前景广阔。 2 云南省楚雄市三街镇◎ 行政区划三街镇位于楚雄市西部,距楚雄市府鹿城100千米。2006年全镇辖三街、多衣树、上新房、力戈、土墙、天生坝、蚂蝗箐、背阴、普嘎、酒簸、黑泥11个村民委员会,238个村民小组,306个自然村,辖区总面积205.03平方千米,境内最高海拔2450米,最低海拔1200米。有耕地面积18971亩,其中水田3373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7.8%;旱地15598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2.2%,人均耕地0.76亩。 ◎ 人口民族2006年末,全镇总户数5859户,总人口2487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34人,占总人口的3%;女性12275人,占总人口的49?3%;汉族12900人,占总人口的51?9%;少数民族11977人,占总人口的48?1%。全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2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 经济状况2006年,三街镇党委、政府抓住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重点,坚持实施科教兴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夯实农业、交通、生态环境、小集镇建设四个发展基础,不断巩固和发展粮食、烤烟、畜牧业、建筑业、煤炭产业、劳务输出五个产业,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实现“十一五”的良好开局。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做好粮农补贴兑现工作,补贴种粮面积2?79万亩,兑现资金13?04万元,切实减轻农民负担。2006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931万元,比上年增长885万元,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1442元,比上年增长82元,增长6%;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2?1亿元,增长17?7%;粮食总产量777?2万千克,比上年增长33?5万千克,增长4?5%;财政自收收入242万元,比上年减42?9万元,减少16?1%。 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镇党委、政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认真实施背阴大平掌村民小组新农村试点建设项目:修建入村公路300米,硬化入户道路1600米;改厕31个,改厩31个,建垃圾池2个;建沼气池31口;新建文化室80平方米。整个建设项目总投资5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5万元,群众集资11?2万元,以劳折资13?8万元。 全年完成烤烟种植4110亩,其中漂浮育苗4100亩,烤烟收购总量69?62万千克(含出口备货),指令性计划平均单价12?47元,实现烟叶收购总值769?96万元。共完成粮食种植面积2?79万亩,粮食总产量777?2万千克,比上年增33?5万千克,增长4?5%,全年粮经比例达77∶23。 ◎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一是抓住烟田建设和扶贫项目工程建设机遇,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年共投入资金497万元,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239件,其中:小水池1227件,人畜饮水工程4件,安装管道2件,三面光排洪沟支砌6件。累计投入劳动工日27?5万个,完成工程量22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500亩,改善灌溉面积1650亩,解决了42户168人和78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全镇农田水利化程度提高,人畜饮水条件不断改善。二是组织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实施总投资96?6万元的多衣树村委会多衣树大村、凹补村、范家村、大路下村4个村民小组整村推进工程,完成扩修公路8?4千米,村庄道路硬化3?8千米,新建100平方米停车场1个,打挡墙200立方米,人畜饮水工程4件23?5千米。新建10立方米蓄水池7个,新建土木结构住房560平方米,新建沼气池104口,畜厩改造3户。三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全年新开挖村组公路10条25千米。四是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不断改善村级办公条件。共投资52万元完成力戈村委会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上新房村委会办公楼新建工程。五是加强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5万元完成多衣树完小迁建工程,投资80万元完成普嘎明德希望小学建设;投资35万元的三街中学四合院复古工程即将投入使用;投资41?6万元完成中心卫生院办公楼建设工程。 继续贯彻执行国家林业政策,严厉打击和查处破坏林地及各类毁林案件;加强森林防火、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及退耕还林工作;继续加强能源保护开发利用,新建沼气池170口,推广商品节能灶61台。 畜牧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主攻畜禽出栏率、商品率,加强动物疫病防治,提高畜牧业养殖效益。全年大牲畜存栏8330头,出栏1950头,比上年增146头,增长8?1%;生猪存栏1.86万头,出栏1.29万头,比上年增405头,增长16.1%;羊存栏2146只,出栏876只,比上年增173只,增长24?6%;家禽出栏11万只,比上年同期增1.6万只,增长11%;禽蛋产量45吨,比上年增2吨,增长2?7%。肉类总产量1245吨,比上年增6吨,增长1%。 全年乡镇企业完成营业收入2?1亿元,完成计划的100?6%,同比增长17.7%;完成现价增加值3934万元,占计划数3912万元的100?5%;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600万元,完成计划数1797万元的144?7%;完成工商税收323万元,完成计划数的108?4%。从业人员3205人,占年初计划的100?3%,乡镇企业运行态势良好。全年共组织输出务工人员4046人,其中:市内1410人,州内市外1951人,省外262人,国外423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1238万元。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2006年,全镇9个村委会种植萝卜,总种植面积达3500亩,总产量1200吨,总收入达360多万元,萝卜产业已初具规模。全镇现有核桃种植面积2.87万亩,已挂果取得效益9889亩,核桃年产量达297吨,产值594万元,核桃产业发展前景良好。2006年,在土墙村委会试种小米辣20亩,产量达29吨,实现产值9?6万元。萝卜、核桃、小米辣成为继烤烟之后比较稳定的农业增收项目,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 教科文卫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义务教育宣传力度及行政执法力度,巩固“两基”、“普实”成果,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6年,全镇共有在校学生3142人,其中:初中1276人,小学186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为99%。 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积极做好新科技的引进、示范、推广和普及,全年共开展科技培训40场8450人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深入人心。 搜集、挖掘、整理全镇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广播电视推进“村村通”工程,电视收视率进一步提高,农村信息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 2006年,全镇门诊1?26万人次,总收入30?35万元,减免金额6?19万元;住院治疗730人次,住院治疗费167?58万元,减免金额49?92万元,2项共减免医疗费56?11万元,有效地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 社会生活人口与计划生育继续巩固“三为主”和“三结合”成果,加强流动人口管理,贯彻落实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2006年发放贴息小额信贷扶贫贷款100万元,抓好州级单位挂点扶贫工程和春耕生产期间单位挂钩和党员干部结对扶贫工作,捐资7200元,购买化肥4?6吨,解决了部分群众人畜饮水问题;帮助部分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民政工作以搞好困难救助、敬老院管理和拥军助残为重点,发放救灾款5?6万元,救灾粮27万千克,发放定补14?55万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