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废治理与利用 |
释义 | 《三废治理与利用》一部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三废治理与利用技术的专著,1995年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主要包括废水治理与利用,废气治理与利用,固体废物治理与利用等内容。 作者:编辑、剪辑:《三废治理与利用》编委会 ISBN:10位[7502415521]13位[9787502415525]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5年 定价:¥60.00元 内容提要本书是一部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三废治理与利用技术的专著。全书共5篇:总论,废水治理与利用,废气治理与利用,固体废物治理与利用,无废生产工艺与仿生群乐体。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应用实例多。可供有关科研院所、厂矿、企业的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阅读。 编辑推荐本书是一部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三废治理与利用技术的专著。全书共5篇:总论,废水治理与利用,废气治理与利用,固体废物治理与利用,无废生产工艺与仿生群乐体。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应用实例多。可供有关科研院所、厂矿、企业的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阅读。 解读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四看点2004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该法将于今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的固废防治法不仅针对工厂企业,而且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对此做了解读。 环境权益不容漠视 ——谁污染谁举证 近年来,固体废物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损害问题日益突出,污染损害赔偿纠纷也明显增加。但是,这样的案件中,受害者往往举证困难。对此,新的固废防治法做出规定,在污染损害赔偿纠纷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也就是说,因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所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要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显然,这为保护受害者这一弱势群体合法的环境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新法又规定,受到固体废物污染损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依法赔偿损失。国家鼓励法律服务机构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诉讼中的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当事人可以委托环境监测机构提供监测数据。 倡导绿色生产、绿色生活 ——往江河湖海丢垃圾犯法 随着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越来越多了。怎样有效地回收再利用呢?对此,新法中明确,倡导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使用再生产品和可重复利用产品。 一些外出游玩的人往往有这样的不良嗜好:一面饱览大好河山,一面将饮料瓶随手一丢。今年4月1日新法实施后,往江河湖海丢垃圾可不仅仅是公德心问题,而会触犯法律,受到相应处罚。 固废防治法还规定,在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禁止建设工业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场。 目录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绪论 一、环境与环境污染 (一)人类环境 (二)环境污染 二、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的破坏 (一)生态系统 (二)生态平衡及其破坏 三、环境保护概况 第二章环境标准 一、制定环境标准的目的 二、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 (一)保护人群健康,维护生态平衡 (二)进行损益分析 (三)结合当地条件,远近规划,政策要求 (四)要有科学的依据 三、环境标准的种类 (一)按环境标准体系分类 (二)按对象环境要素分类 (三)按我国环境标准的层次分类 (四)按标准的性质分类 (五)按时间分类 (六)按标准的用途分类 四、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 (一)大气环境标准 (二)水环境标准 (三)放射性同位素最大允许浓度 (四)其他标准 (五)噪声标准(略) 五、环境目标值 六、环境容量与容许排放总量 (一)环境容量 (二)容量排放总量 第三章环境的污染危害特点及其分类 一、环境的污染 (一)污染与有害物的含义 (二)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 二、环境污染的危害 (一)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二)对生物的危害 (三)对器物的危害 三、环境污染的特点 (一)污染范围大 (二)作用时间长 (三)危害不易发现 (四)危害机理复杂 (五)污染容易,清除难 四、污染源与污染物的分类 (一)污染源的分类 (二)污染物的分类 第四章污染的防治 一、概述 (一)防治污染方法的原则 (二)三废的利用和处理方法 (三)三废的利用和处理流程 二、废水治理与水污染防治 (一)废水治理 (二)水污染的防治 三、废气污染物的净化与大气污染的防治 (一)废气污染物的净化 (二)大气污染的防治 四、固体废物的治理 (一)生产工艺中减少(消除)废物 (二)综合利用开展废物资源化活动 (三)废物处理与处置 参考文献 第二篇废水治理与利用 第一章绪论 一、工业废水的性质与特征 (一)废水的来源与分类 (二)废水中的污染物与危害 (三)水体的污染、自净与防护 二、控制工业废水污染的措施 (一)防治废水污染的发展道路 (二)控制污染的措施 第二章工业废水治理与利用的基本方法 一、废水治理方法的分类 (一)按治理程度 (二)按治理方法 二、废水的物理治理方法 (一)重力分离法 (二)离心分离法 (三)过滤分离法 (四)蒸发与结晶法 三、废水的化学治理方法 (一)中和(均衡)法 (二)化学混凝和沉淀法 (三)氧化还原法 四、废水的物理化学治理方法 (一)吸附法 (二)萃取法 (三)电渗析法 (四)电解法 (五)汽提法与吹脱法 五、废水的生物治理方法 (一)好氧生物治理法 (二)厌氧生物处理法 (三)天然生物治理法 第三章冶金工业废水的治理与利用 一、重金属废水的治理 (一)重金属废水污染的特点 (二)处理方法及应用流程 二、放射性废水的治理 (一)放射性废水的来源 (二)废水治理的基本技术 (三)废水中有害物质的处理 (四)放射性废水适用性治理技术举例 三、含铬废水的治理 (一)废水的性质 (二)废水治理的基本技术 (三)适用性治理技术举例 四、含氰废水的治理 (一)废水的性质 ?(二)废水治理的基本技术 (二)废水治理的基本技术 (三)适用性治理技术举例 第四章轻工业废水的治理与防治 一、造纸废水的治理 (一)造纸废水的性质 (二)废水处理及综合利用的基本技术 (三)适用性治理技术举例 二、印染废水的处理 (一)废水的性质 (二)印染废水处理的基本技术 (三)毛纺厂印染废水治理实例 三、化学纤维废水治理 (一)化学纤维废水性质、特征 (二)化学纤维废水治理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几种化学纤维废水的处理和利用 (四)含锌化纤废水的处理 四、制革废水治理 (一)制革废水的形成和危害 (二)制革废水的处理 第五章化学工业废水的治理 一、含油废水的治理 (一)废水的性质 (二)废水治理的基本技术 (三)适用性治理技术举例 二、含酚废水的治理 (一)废水的性质 (二)废水治理的基本技术 (三)适用性治理技术举例 三、硝基化合物废水的治理 (一)废水的性质 (二)废水治理的基本技术 (三)适用性治理技术举例 四、酸碱废水的治理 (一)废水的性质 (二)废水治理的基本方法 (三)适用性治理技术举例 第六章食品与其他工业废水的治理 一、食品废水的治理 (一)废水的性质 (二)废水治理的基本技术 (三)适用性治理技术举例 二、酿造废水的治理 (一)废水的性质 (二)废水治理的基本技术 (三)适用性治理技术举例 三、抗生素等废水的治理 (一)废水的性质 (二)废水治理的基本技术 (三)适用性治理技术举例 四、农药废水的治理 (一)废水的性质 (二)废水治理的基本技术 (三)适用性治理技术举例 第七章废水治理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一、工业废水防治效果的评价 (一)环境保护经济效果的特点 (二)废水治理的综合评价 二、废水治理方法的选择 (一)废水治理的原则 (二)废水治理的程度 (三)治理方法的选择 三、废水治理成本的效益分析 (一)污染防治中的技术经济分析 (二)费用-效益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篇废气治理与利用 第一章绪论 一、大气污染的基本含义 二、大气污染的成因 (一)天然污染源 (二)人为污染源 三、大气污染概况 (一)国外大气污染概况 (二)我国大气污染概况 四、大气污染的种类 (一)粒子物质与气溶胶 (二)气态污染物 (三)放射性物质 五、大气污染的工业发生源 (一)燃煤发生源大气污染物 (二)冶金工业发生源及排放情况 (三)石油化学工业污染源及排放情况 (四)核工业污染源及排放情况 (五)其它工业排放情况 六、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一)按最佳实用技术确定排放标准 (二)按污染物扩散规律推算排放标准 (三)K值标准法 (四)总量控制标准 (五)P值控制法 第二章大气污染的排放控制技术 一、控制大气污染概况 二、几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控制概况 (一)粒子物质 (二)气态污染物的控制 三、颗粒物质的排放控制技术 (一)颗粒物质的种类 (二)颗粒物质的物理性质 (三)颗粒物质控制的一般机制 四、除尘法的分类及应用 (一)机械除尘器的种类及应用 (二)洗涤式除尘器的种类及应用 (三)过滤式除尘器的种类及应用 (四)静电除尘器及应用 (五)除尘装置的选择 (六)工业炉窑烟气除尘及其流程 五、气体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技术 (一)气体吸收法 (二)气体吸附法 (三)热燃烧和催化燃烧 (四)稀释法 第三章含硫废气的净化与利用 一、含硫氧化物废气的净化 (一)概述 (二)硫氧化物废气的控制方法 (三)烟气中硫氧化物的净化与利用 二、含硫化氢废气的净化与利用 (一)概述 (二)含硫化氢废气的净化 第四章含氮氧化物废气的净化与利用 一、概述 (一)环境中氮氧化物的来源 (二)NO:的性质及其危害 (三)NO:污染及控制现状 二、氮氧化物废气的净化方法 (一)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二)液体吸收法 (三)固体吸附法 三、几种治理NO:的主要方法的技术经济比较 第五章含氟废气的净化与利用 一、概述 (一)含氟废气的来源 (二)气体氟化物的性质及对人类的危害 (三)含氟废气的净化与综合利用 二、含氟废气的净化方法 (一)液体吸收法 (二)干式吸附法 三、含氟废气的综合利用 (一)综合利用含氟废气生产冰晶石 (二)含氟废气的其他利用 第六章含氯及氯化氢废气的净化与利用 一、概述 (一)含氯废气的主要来源 (二)含氯废气的危害 (三)氯及氯化氢的主要性质 二、含氯废气的净化方法 (一)含氯废气净化方法的选择 (二)液体吸收法净化含氯废气 三、含氯化氢废气的净化与综合利用 (一)含氯化氢废气的净化 (二)工业废氯化氢气体的综合利用 第七章含汞、铅、砷废气的净化与利用 一、含汞废气的净化 (一)大气中汞的来源 (二)汞对人体的危害 (三)汞的性质 (四)汞化合物及其性质 (五)汞蒸气的净化方法 二、含铅废气的净化与利用 (一)含铅废气污染的来源 (二)铅的危害 (三)含铅烟气的净化 三、含砷废气的净化及含砷物料的利用 (一)砷及其主要化合物的性质 (二)大气中砷的来源及对人类的危害 (三)砷污染的控制 (四)砷污染的治理 (五)含砷物料的综合利用 第八章含碳氧化物废气的净化与利用 一、一氧化碳废气的净化与利用 (一)一氧化碳的性质、来源及危害 (二)含CO废气的净化与利用 二、含二氧化碳废气的回收与利用 (一)大气中CO2的来源及对环境的危害 (二)含CO2废气的综合利用 第九章放射性废气的净化 一、放射性废气的来源 二、放射性废气对人体的危害 三、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动态 四、核工业放射性废气的控制与净化 (一)铀矿山含氡废气的控制与净化 (二)铀水冶厂废气的净化与控制 (三)铀后处理厂放射性废气的净化 第十章大气治理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一、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意义 二、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方法和步骤 三、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和经济政策 (一)燃料和原材料的合理选择 (二)合理设计、严格的操作与维修 (三)改造设备、采用新工艺 (四)废气的综合利用与回收 (五)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人员素质 (六)控制大气污染的经济政策 四、环境、能源经济与环境治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一)环境与能源的经济分析 (二)环境治理工程效益分析 参考文献 四、仿生群乐体的建立 (一)建立群乐体的原则 (二)建立群乐体的基本程序 (三)示范举例 五、按群乐体功能及T、P点配对分类举例 (一)排出酸性物质与需要酸性物质系统组成群乐体 (二)排出碱性物质与需要碱性物质系统组成群乐体 (三)余能与需能系统组成群乐体 (四)排热与需热系统组成群乐体 (五)废水供、需双方组成的群乐对 六、有关技术经济方面的讨论 (一)有说服力的证明 (二)经济分析 七、展望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