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大任务 |
释义 | 三大任务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担负的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生产三项基本任务;二是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的,具体内容是: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在这三项任务中,核心是经济建设,它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 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担负的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生产三项基本任务。执行三大任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建军的一项原则。 主要内容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军队。它除担负打仗的任务外,还担负做群众工作和生产的任务,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生产队。打仗消灭敌人,是这支军队的第一位的任务。在革命战争时期,一切服从于革命战争,解放人民,武装夺取政权;在和平建设时期,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做群众工作是指军队担负宣传、组织、武装和援助群众的工作。在取得全国政权以前,帮助人民群众分配土地、建立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取得全国政权之后,主要是巩固和保卫人民政权,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军队担负一定的生产任务,目的在于增加社会财富,改善部队生活,减轻人民负担。 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担负的三大任务是三位一体的。在各个历史时期,它的具体内容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和任务确定。1927年11月,红军攻占茶陵县城,毛泽东在总结这次战斗经验时,为部队规定了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三项任务。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指出,红军打仗,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和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离开这些目标,就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并将红军执行上述任务的教育作为红军政治训练的重要内容。红军执行三大任务,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立工农革命政权,创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后来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把红军的三项任务缩小成为单纯的打仗一项,使红军建设遭到重大损失。遵义会议后,红军在长征途中,坚持古田会议确立的建军原则,在艰苦作战的同时,积极宣传群众,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民族政策,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起到了“宣传队”、“播种机”的作用(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三大任务发展成为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生产。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人后方,宣传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政权,扩大抗日武装,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发展了人民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开展的大生产运动,补充部队供给,减轻人民负担,克服由于日本侵略军的野蛮进攻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所造成的严重财政和经济困难,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物质保证。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派出大批干部战士组成工作队,协助地方党政机关发动群众,实行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帮助人民群众翻身解放,发展工农业生产,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全面加强解放区战略后方建设。在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中国人民解放军遵照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部署,在向全国大进军中,更多地担负起工作队的任务,每解放一座城市,便派出大批干部战士参加接收和管理城市,开辟新区工作,赢得了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仍然是一支战斗队,同时又是一支工作队,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是一支生产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内陆剿匪、解放沿海岛屿和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独立。把教育训练提到战略地位,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部队的军政素质和技术装备水平,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发扬做群众工作和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参加国家经济建设,支援社会公益事业,开展军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培养军队地方两用人才,建立新型的军政、军民关系。继续担负生产队的任务,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开发边疆海岛,坚持农副业生产,办中、小型工厂。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20世纪末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后,邓小平1984年11月1日在中央军委座谈会上号召全军要一心一意地服从国家建设大局,腾出力量,包括军事装备、 机场、港口、 国防工业设备、技术力量和人才,支援国民经济的发展。这是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执行工作队、生产队任务的新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坚持不渝地执行三大任务,必将在人民民主专政中继续发挥柱石作用,不仅成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而且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 党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简介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讲话中指出:“在新的世纪,继续推动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党肩负的重要历史任务。”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变化,要求我们党必须紧跟世界进步历史潮流发展的方向,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胜利完成这三大历史任务。而要完成这三大历史任务,关键的是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 提出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始于20世纪60年代,基本框架是工业化。即完成从农业经济社会向工业经济社会的转变,以执行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方式进行,至1980年,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现代化初步基础。这个进程曾一度中断于“文化大革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地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通过改革开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从1980年至2001年,我们进一步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6倍。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许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工业化总体水平达到世界现代工业的中级阶段,社会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发展进入21世纪,我们将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不仅在本世纪中叶将达到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还将使现代化进程和成果具有时代特征。我们将更多地强调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多地强调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更多地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多地强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统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同时,这种现代化非常可能将不仅是完成农业经济社会向工业经济社会的转变,还将继续完成从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的过渡。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这种现代化将对中国现代文明的发展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在其历史进程中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国家主权丧失和领土破碎,是中国近代社会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的结果。这主要发生在从1840年至1949年的110年的历史中。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基本恢复,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胜利,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时代的结果。但还有历史遗留问题,如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存在。我们在对社会主义建设做艰苦探索的同时,也包含着对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的不懈努力。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历史任务和新的方针政策。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任务,并形成了邓小平倡议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1997年香港问题的和平解决,1999年澳门问题的和平解决,都归功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目前正以独特的国家组织形态打开国家制度史新的一页,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随着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正日益紧迫地提到议事日程中。 从1992年两岸建立授权的民间协商机构海协会和台湾的海基会及其互动以来,两岸处于准谈判时期,这将会是一个较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政府发表了关于台湾问题的两个白皮书,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进行了坚决的反分裂反“台独”的斗争,稳固了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基本框架。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著名讲话。这个讲话提出的八项主张,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和热烈欢迎,它指引两岸关系的发展,揭露和孤立了分裂势力,阐明了最终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决心和诚意,阐明了八项主张的内涵。是一份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最终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是代表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慎重提出的未来长期处理台湾问题的基本准则。将主导整个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和平统一进程。党的十五大指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和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进程的八项主张。中国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在中国这块领土上,各民族相互融合,具有强大凝聚力,形成了崇尚统一、维护统一的价值观念,它将鼓舞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所有炎黄子孙去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庄严使命。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处在国际冷战的格局中,但在争取人民民主、争取持久和平的斗争中,做着不懈的努力,包括着鼓舞世界人民反帝反殖反霸斗争。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也作为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命运的发展中的最大国家,对世界的反帝反殖的斗争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1945年开始至1970年,世界人民在二战后只用了25年时期,就摧毁了西方资本主义在480年的侵略中所建立起来的支配全球的直接殖民统治的体系。我们把反霸、维和与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奠定了中国在世界中的政治大国地位。 世界冷战格局结束和时代从革命与战争主题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是20世纪最大的历史变动。我们确立了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在世界新格局形成的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中,我们着眼于国家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世界各国的利益,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社会制度和意识的差别。提出世界格局中的东西、南北的两大关系问题,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中国以正在崛起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力挺世界正义,不结盟、不称霸、不当头,冷静地面对另外两个可能的冷战,经受了国内外突发事变的巨大考验而渡过世界历史险滩,在苏东的剧变中,维护了世界和平、安定的大国平衡和国际战略平衡。 在新的世纪里,江泽民精辟地分析了当代国际形势,特别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的形势,特别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认为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中国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才能不被边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必须为中国的发展,争取实现一个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特别是21世纪头一二十年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高瞻远瞩地做了一定的战略调整,提出了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提出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主张,主张国际社会应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各国应加强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经济全球化达到共赢共存的目的。同时,以一个伟大民族的从容和大度指出,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在实现这一历史任务中,我们应当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和普遍繁荣的世界而努力,为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贡献而奋斗。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