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萨莱曼清真寺
释义

“萨赫莱”(意为“磐石”),相传是由于穆罕默德登霄时,脚踩的一块圣石而得名。这座清真寺始建年代为公元685 年,稍早于阿克萨清真寺的重建年代。

萨莱曼清真寺介绍

萨莱曼清真寺地理位置

萨莱曼清真寺位于巴勒斯坦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以北,中隔著名的“飞马”石墙。

外形和占地面积

清真寺呈八角形,每面宽205米。高9.5米,全部用石块砌成,故寺又称“石殿”;寺的突出建筑师大圆顶,圆顶内部有一圈大方柱和圆柱支撑着,圆顶表面及八角檐梁,铺满了彩色瓷砖,上面才会、雕刻着精美的古兰经文;“萨赫莱”圣石,被置于大圆顶之下,它南北长17.7 米,东西宽13.5米,高约1.2米。这一建筑表现了叙利亚、罗马和拜占廷的传统综合建筑风格,历史学家公认,它属于最华丽的建筑物之一,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著名的古迹。

导游介绍

萨赫莱清真寺是世界著名的古老清真寺, 位於巴勒斯坦耶路撒冷老城东部的伊斯兰圣地内, 又名石殿.”萨赫莱”是阿拉伯文”石头”的音译.

萨莱曼清真寺建造时间

萨赫莱清真寺是公元691 年阿拉伯倭马亚王朝的一位哈里发主持所建的.相传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在沉睡中被天使贾卜里勒唤醒, 同天使乘飞马从麦加来到耶路撒冷, 踏着一块岩石, 登霄遨游七重天, 见到了”先知”、”天堂”和”火狱”等, 黎明重返麦加.这次神奇的”夜行和登霄”记载在《古兰经·夜行篇》中.此后, 穆斯林将耶路撒冷也视为圣地, 并以伊斯兰教历7 月17 日为”登霄节”.穆罕默德登霄所踏的岩石成为圣石, 并与麦加”克尔白” (天房) 的玄石享有同样的地位.

这座寺院结构严谨, 造型美观, 充分反映了阿拉伯建筑艺术的优美特色.寺院最外一层是八角形墙体, 每面宽20.5 米, 高9.5 米, 全部用石块砌成.内部由柱子组成, 两重回廊, 环绕中央的圣岩, 圣岩上方有一硕大的圆顶, 直径20.6 米, 高35 米多, 原来为木制, 11 世纪时改为石材, 架立在8 根大柱之上.现在的穹顶由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16 根柱子支撑, 四角是4 根大柱, 所有柱子都用硬木呈拱形连接.穹顶外部呈金色, 外围用花瓷砖贴面, 瓷砖面上横写有穆罕默德神奇夜行时赐降的那篇未写完的《古兰经》经文, 精致美观, 穹顶内部的雕刻和藻绘亦极其美丽.寺外的八角檐梁上也铺彩色瓷砖, 上面彩绘或雕刻着精美的《古兰经》经文.寺内装饰的金碧辉煌, 圆顶下陈放着据说是穆罕默德踏石登天的那块圣石.这是一块形状不规则的蓝色岩石, 南北长约17.7 米, 东西宽约13.5 米, 高约1.2 米, 朝向礼拜者的正面较低矮, 最高处离地1.5 米.岩石上有一些像脚趾的印痕, 还有许多镐凿的痕迹, 据说是十字军东侵时所留.岩石用银、铜镶嵌, 周围竖起铜栏杆, 每个角上有一个小亭子.石殿附近有用巨石垒成的高大院墙, 长约53 米、高约21 米, 名飞马石墙, 相传穆罕默德夜行时曾将飞马停靠在此.如今, 此墙已成为伊斯兰圣地阿拉伯墙的组成部分.

萨莱曼清真寺别名

萨赫莱清真寺因其穹顶硕大, 镶嵌、装饰工艺讲究, 又被称为”萨赫莱圆顶清真寺”.清真寺集中体现了叙利亚、罗马、拜占廷建筑艺术传统的综合风格, 被世人公认为举世罕见的清真寺建筑杰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