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阮家贫 |
释义 | 【原文】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阮仲容(咸)步兵(阮籍曾任步兵官职,故名)居道南①,诸阮居道北,北阮富,南阮贫。七月七日②,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③。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④,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后喻指生活贫困。唐·王维《郑梁州相过》:“中厨办粗饭,应恕阮家贫。” #另参见“晒犊鼻”、其他“阮囊”。 【译文】 阮咸、阮籍住在路的南边,(其他的)阮氏族人住在路的北边。路北的阮家都很富裕,路南的阮家(比较)贫穷。七月初七(那天),路北的阮氏各家大晒衣服,都是纱罗锦绮(等珍贵华丽的衣服)。阮咸用竹竿挂起粗布犊鼻裈(晾在)庭院当中。有人对他的举动感到奇怪,(他)回答说:“我不能免除世俗之情,姑且也这样(应应景)罢了。” 【注释】 ①阮仲容:即阮咸,字仲容,阮籍侄儿,他们叔侄二人都在“竹林七贤”之列。 步兵:即阮籍 ②七月七日:夏历七月初七,当时的“曝晒节”,旨在杀菌防霉,保护衣物。 ③纱罗锦绮:泛指珍贵华丽的丝织品。 ④大布:粗布。 犊鼻裈(kūn):一种干杂活时穿的裤子,没有裤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