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古文字的“肉”字,像一块带肋骨的牲肉,其本义即指动物的肌肉,如羊肉、猪肉等;由动物的肌肉又引申为指植物(如蔬菜瓜果等)去皮去核而中间可食的部分,

读音

ròu

部首笔画

繁体:肉

部首:肉

部首笔划:06

五行:火

简体笔划:06

繁体笔划:6

笔顺:竖折撇捺撇捺

五笔输入:mww(86版) mww(98版)

郑码:LDOO

U:8089

GBK:C8E2

笔顺编号:253434

释义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2)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meat;flesh] 肉,胾肉。――《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 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七十者可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不归肉。――《礼记·曾子问》辨体名肉物。――《周礼·内饷》

(3) 又如:吃肉;蟹肉;家禽的黑肉;肉醢(肉酱);肉山脯林(积肉如山,列脯如林);肉林(食用之肉极多,悬挂于林,形容穷奢极欲);肉腥(鱼肉等类荤腥食物);肉糜(肉粥);肉羹(用肉作成的浓汤)

(4) 指人体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层 [skin; muscle and fat] 治古无肉刑。――《荀子·正论》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墨子·节葬》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战国策·赵策》朽肉烂肉。――《韩非子·忠孝》肉袒负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肉里钱(喻辛勤劳动得来的钱);肉骨肉髓([方]∶刺骨钻肉);肉分肠断(骨肉分离);肉面对肉面(脸对脸);肉山(戏称人躯体肥大);肉肌(肌肉);肉痛(剜肉般疼痛);肉赘(即疣。一种皮肤病)

(6) 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 [pulp;flesh (of fruit)] 取笋肉五六寸者。――《齐民要术·种竹》 (7) 又如:肉果(又称多汁果,果实的一类。果实成熟时,果皮肥厚而多汁);肉杏(杏之一种)

(8) 指从口中发出的歌声,对乐器之声而言 [voice] 廉肉节奏。――《礼记·乐记》

(9) 又如:肉竹(泛指音乐。肉,声乐;竹,管乐);肉声(没有乐器伴奏的清唱)

(10) 中间有孔的环状物的体部 [perforated disk] 肉倍好谓之璧。――《尔雅·释器》。注:“边也。” 肉好皆有周郭。――《汉书·食货志》。注:“体为肉,孔为好。”

(11) 又如:肉好(中央有孔的圆形物体。孔称为好,孔周围的实体称为肉);肉头厚(方言:谓广有钱财)

(12) 指泥土 [earth;mud]。如:肉山(平凡多土的山)

(13) 外层;外表 [exterior] 肉

词语

肉案ròu àn [butcher shop] [方]∶卖肉的台案。也说“肉案子”

肉饼ròubǐng [meat pie] 用面和肉做的面饼

肉搏ròubó [fight hand-to-hand] 近身相搏,常常是徒手或持短兵器

双方展开了肉搏战

肉搏战ròubózhàn [snickersnee] 交战双方徒手或用短兵器格斗

肉叉ròuchā [flesh fork] [如从煮肉锅内]叉肉用的长柄大叉

肉畜ròuchù [crop] 供宰杀食用的牲畜

肉店ròudiàn [butcher's (shop)] 卖肉的商店

肉丁ròudīng [diced meat] 切成小四方块形状的肉

肉冻ròudòng

(1)[aspic]∶以鱼或肉的碎料添加明胶及调味料后凝成稠厚的一种美味冻膏,冷配在肉或鱼的菜肴上,作为装饰;或者制成肉、鱼或蔬菜的一种模型

(2)[galantine;galatine]∶一种冷菜,先将肉去骨,填入五香碎肉作佐料,烧熟压实后,再浇上肉冻而成

肉豆蔻ròudòukòu [nutmeg] 一种硬而芳香圆球形的种子,广泛用为香料。又称“肉果”

肉嘟嘟ròudūdū [chubby] 形容很肥胖

小脸肉嘟嘟地很可爱

肉墩墩ròudūndūn [stout and strong] 形容人胖或肌内厚实的样子。也作“肉敦敦”

肉脯ròufǔ [jerky] 肉干

肉干ròugān[jerky] 晒干的肉片(如牛肉)

肉感ròugǎn[voluptuousness] 肉体上给异性以诱惑感觉的(多指女性)

肉鸽ròugē[pigeon for meat] 供食用的鸽品种

肉冠ròuguàn[comb] 鸟类头顶长的肉质的凸起,形状似冠

肉桂ròuguì [cassia] 常绿乔木,叶呈椭圆形,开小白花,树皮可药用,即桂皮。叶、枝、树皮可加工制成桂油

肉红ròuhóng [pinkish colour] 红颜色的一种,类似肌肉的淡红色

肉乎乎ròuhūhū [fat] 形容肥胖

肉酱ròujiàng [meat paste] 酱状的肉

肉卷ròujuǎn [paupiette] 被用来包住五香碎肉馅(或鱼肉馅)的薄肉片或鱼

肉类ròulèi [flesh] 肉食动物制成的食品,包括用作食品的任何动物的可食部分

食肉的哺乳动物

肉瘤ròuliú [sarcoma] 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向邻近组织扩散或经血流扩散

骨肉瘤

横纹肌肉瘤

肉麻ròumá

(1)[nauseating]∶由轻佻的或虚伪的言语、举动所引起的不舒服的感觉

肉麻的吹捧

(2)[dally with]∶轻佻地狎昵

和情人肉麻了一阵

肉麻当有趣ròumá dāng yǒuqù [nauseating] 比喻去欣赏一些无聊的事,有“低级趣味”之意

肉糜ròumí [meat gruel] 煮烂成糊状的肉

肉末ròumò [ground meat] 碎末状的肉

肉牛ròuniú [beef cattle] 供宰杀食用的牛

肉排ròupái [steak] 牛排或猪排

肉皮ròupí [pork skin] 通常指猪肉的皮

肉皮儿ròupír [human skin] [方]∶人的皮肤

肉片ròupiàn

(1)[sliced meat]∶切成薄片状的肉

(2)[steak]

(3)牛排肉之外的肉片(如火腿片)

(4)准备烹饪的或准备上桌的碎牛肉片

肉票,肉票儿ròupiào,ròupiàor [kidnapped person] 指被犯罪分子绑架去的人质,用以向其家属勒索财物

肉铺ròupù [butcher's shop] 经营生肉类的店铺

肉色ròusè

(1)[incarnadine] 淡黄色中略带红的颜色,近似皮肤色

(2)[carnation]∶人类肉体的可变的颜色,平均为小粒珍珠的颜色

肉身ròushēn [body] 佛教术语。指肉体

耶稣基督肉身走在人们中间

肉食ròushí [meat] 以肉为食。或指肉类食品。古代高官厚爵者以食肉为常,故用肉食者称享有厚禄的官员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肉食ròushí [carnivorous] 以肉类为食物;吃荤

肉食动物ròushí dòngwù [carnivorous animal] 以吃肉类为主的动物。如:虎、豹等

肉丝ròusī [shredded meat] 切成细丝状的肉

肉松ròusōng [dried meat floss] 用牛、猪等的瘦肉加工制成的绒状或碎末状的食品,干而松散

肉袒ròutǎn [strip off the upper garment] 脱去上衣,裸露肢体(古人在祭祀或谢罪时以此表示恭敬或惶恐)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肉袒负荆ròutǎn-fùjīng

[strip off the upper garment as a token of sincere apology――ready to submit to any punishment the other party may want to give] 赤裸上身,背着荆条请罪,表示愿受责罚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肉体ròutǐ

(1)[body]∶人的身体

(2)[clay]∶死人的躯体,区别于不死的富于生气的精神

肉丸ròuwán [burger] 一种特定食物的丸子,通常为猪肉的或肉的代用品

猪肉丸,狮子头

肉丸子ròuwánzi [quenelle] 放在沸水或原汤中煮熟,并作为装饰配菜或单独一道菜的五香碎肉混合物圆形丸子或卵形丸子――亦称“肉圆子”

肉馅ròuxiàn [corporal punishment] 包饺子用的碎肉末

肉馅饼ròuxiànbǐng[empanada] 指以有香味的肉馅填充在发面团内而翻制成的馅饼

肉刑ròuxíng [corporal torture] 施加于罪犯或犯过者的肉体的惩罚,包括死刑、鞭笞和监禁

古来相传孝女甚多,如女婧、缇萦之类,一使景公废伤槐之刑,一使文帝除肉刑之令,皆能委曲用心,脱父于难。――《镜花缘》

肉眼ròuyǎn [naked eye] 不借助任何仪器的人眼

肉眼所看到的星体只是沧海一粟

肉眼ròuyǎn [shortsighted] 指世俗的眼光

肉眼不识泰山

肉眼凡胎ròuyǎn-fántāi [a shortsighted and good-for-nothing person] 肉眼凡夫

多官见他生得俊丽,也不敢认他是妖精。他都是些肉眼凡胎,却当做好人。――《西游记》

肉用鸡ròuyòngjī [meat chicken] 供食用的鸡的品种,如九斤黄

肉用牛ròuyòngniú [stocker] 宜于养肥后出售的供食用的小公牛或小母牛

肉欲ròuyù [carnal desire] 性欲(贬义)

肉质ròuzhì [succulence] 生物学上指松软肥厚的物质

仙人掌有肉质茎

肉质果ròuzhìguǒ [fleshy fruit] 主要由柔软、多汁的组织构成的果实(如浆果、核果或梨果)

肉汁ròuzhī [gravy] 煮肉时或煮肉后释出的液汁

肉猪ròuzhū [pork pig] 专供肉用的猪

肉中刺ròuzhōngcì [a thorn in one's flesh] 比喻最痛恨而急于除掉的人(常跟“眼中钉”连用)

肉孜节ròuzījié [维Rozi heyt] 伊斯兰教开斋节 波斯语Roza

化学成份

1.水分

水分是肉中含量最多的部分,约占70%左右,所以水分对肉质影响很大

2.蛋白质

新鲜肉中的蛋白含量和脂肪有关,但不像脂肪和水分的关系那样密切。

肌红球蛋白与肉色关系密切,肌红球蛋白和血红蛋白都对肉色影响比较大。

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网硬蛋白都属于硬蛋白,它们构成了结缔组织

(胶原蛋白和水一起加热变明胶可以溶化,但是网硬蛋白和弹性蛋白却不会溶化)蛋白质在活体高分子中有一种巨大的分子,他的基本结构是带有氨基和羧基的氨基酸互相结合的多肽链。

(带有无极性炭化氢集团: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

(酸性氨基酸和诱导体:天门冬氨酸,天门冬酰胺,谷氨酸,谷氨酰氨)

(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带有羧基集团: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

(芳香族侧链:莱丙氨酸,色氨酸)

(含硫的侧链:半胱氨酸,胱氨酸,蛋氨酸)

(亚氨基酸:羟脯氨酸,脯氨酸)

3.脂质

脂质可分3部分

皮下脂肪

肾脏周围

肌间脂肪

4。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

肌酸

次黄

二磷酸吡啶核苷酸

三磷酸吡啶核苷酸

肌肽等

5.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6.无机物:

钠,钾,镁,钙,锌,铁,铜,银,铝,锡,铅,锰,铀,钴等等

含量最多的钾,其次是钠。多价金属镁,钙,锌,铁的量较多

其他的金属含量较少

7.挥发性成分

肉的香气挥发性是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与复杂感觉的综合产物

气味和滋味是影响风味的重要因素,温度, PH也直接影响风味

加热过程中硫化氢,氨,乙醛,丙酮,二乙酰,已醛,甲基乙基甲酮,异丁醛,丁烯醛,戊醛,异丁醇,二甲基硫化物,以及微量甲酸,乙酸,酪酸等肉的香味主要来自2大类

1种是生肉中所产生的香气

2种是加热过程中所产生的气味,提取主要是美拉德反应和递降分解作用为最好

8.维生素

猪是属于维生素B族最佳供给原

9.酶:

酶是参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生物触媒,存在于各种组织和器官中,酶是一种蛋白质,即使是也是一种结构蛋白的肌球蛋白并具有三磷酸吡啶核苷酸的作用。肉中的酶一共有磷酸化酶,葡糖苷酶,磷酸葡糖高位酶,磷酸已糖异构酶,磷酸已糖激酶,磷酸丙糖异构酶,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稀醇化酶,丙酮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细胞色素系列有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

将肉变嫩的妙法

烹调肉类时,经常会出现做熟的肉依然很硬的现象,尤其是冻肉,口感特别差,这里教你几招小窍门,轻松搞定!

1.淀粉法:将肉片切好后,加入适量的干淀粉拌匀,静置30分钟后下锅炒,可使肉质嫩化,入口不腻。

2.啤酒法:将肉片用啤酒加干淀粉调糊挂浆,炒出的肉片鲜嫩爽口。

3.鸡蛋清法:在肉片中加入适量鸡蛋清搅匀后静置30分钟再炒,可使肉质鲜嫩润滑。

4.食油法:炒牛肉丝时,先在切好的肉丝中加入作料,再加入适量食用油拌匀,静置30分钟后下锅,可使肉质细嫩。

5.盐水法:用高浓度盐水使冻肉解冻,成菜后肉质爽嫩。

6.芥末法:煮牛肉时,可在头天晚上将芥末均匀地涂在牛肉上,煮前用清水洗净,这样牛肉易煮烂,且肉质鲜嫩。

7.苏打法:将切好的牛肉片放入小苏打溶液中浸泡一下再炒,可使肉质软。

除了有好的方法可以将肉烹调得更嫩,其实肉本来的新鲜和安全度是很重要的

让肉片变嫩的更健康营养方法

加点素菜炒个肉片,简简单单就能有荤有素。可炒肉时,因为手艺不精,会把肉炒得又老又柴。许多人知道加点淀粉勾芡能让肉片变嫩,可是又害怕因此增加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不用担心,下面小编就教你一个更健康更营养的让肉片变嫩的方法。

1.首先,在肉片中加入料酒,可稍微多加一点。

2.然后用手抓肉片,一直抓到料酒完全被肉片吸收。

3.然后把蛋清倒入肉片,再继续用手抓,抓到蛋清完全被吸收。

4.最后再加入一点点盐,放置两分钟就可以下锅炒了。

第一步加入料酒,不但除去了肉中的腥味,更加入了充足的水分。第二步加入蛋清,是因为蛋白质有很好的持水性,能让水分很好保留在肉片里。所以,这样处理过的肉片就算不用太多的油,也能炒得特别嫩。而且加入蛋清后,蛋白质的质量会更加高,同时蛋清不含任何胆固醇,更加健康。

3妙招教你挑选健康猪肉

1.注水肉:注水肉因注水中常含有致病物质,不仅增加了分量,而且不耐存放、易变质。

鉴别:用眼看,猪肉注水后,表面看上去水淋淋的发亮,瘦肉组织松弛,颜色较淡;用手摸,注水猪肉由于冲淡了体液,所以没有黏性;用刀切,注水猪肉弹性差,刀切面合拢有明显痕迹,如肿胀一样;用纸试,卷烟纸贴在瘦肉上,过一会揭下点燃,有明火的,说明纸上有油,肉没有注水,反之则是注水的。

将卫生纸贴在刚切开的切面上,不注水的猪肉,一般纸上没有明显浸润或稍有浸润,注水的猪肉有明显浸润。将普通薄纸贴在肉上,正常鲜猪肉有黏性,纸不易揭下,注水猪肉没有黏性,很容易揭下。

2.米猪肉:米猪肉即患囊包虫病的猪肉,这种肉对人体危害很大,不能食用。囊包虫呈石榴籽状,寄生在肌纤维(瘦肉)中,腰肌是囊包虫寄生最多的地方。

鉴别:可用刀子在肌肉上切,一般厚度1厘米,长度20厘米,每隔一厘米切一刀,切四五刀后,在切面上仔细看,如发现肌肉上附有石榴籽一般大小的水泡状物,即是囊包虫。

3.复冻肉:复冻肉是指已经解冻的肉二次冷冻或多次反复冷冻的肉。解冻肉再次冷冻会使肉的品质大大降低,这是因为:解冻肉在常温下微生物繁殖力增强,酶活性上升,再冻后不耐贮藏,易于变质;初次冷冻的肉,其组织在冰晶的作用下已有所破坏,再次冷冻的破坏力更强,进而使肉的保水力更低,解冻后由于血水渗出使肉的营养价值和风味全面下降。

鉴别:一般冻结状态时,颜色灰暗而无光,脂肪灰白;解冻后肉呈淡褐色,肉汁流失,组织松弛。

肉吃多了伤心伤脑

许多人小时候记忆中的肉,是作为奢侈品,和计划经济时代那小小的肉票捆绑在一起的。那时候,只有春节这种大日子才能吃到肉馅的饺子,更多孩子,留下的都是偷吃油渣满嘴香的回忆。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健康的名义少吃肉甚至拒绝肉。还有这样一种调侃,说的是农村人不理解城市人:“我们跟着城里人吃肉了,城里人却都开始吃素了。” 吃肉太多,伤“心”伤“脑”

科学研究发现,早期的人类只吃蔬果而不吃肉类。直到后冰河时期,人类所需的水果、坚果与蔬菜不敷所需,为了活命,才开始吃死亡动物身上的肉作为补充。但过了冰河时期后,素食品充足了,吃肉的习惯却延续了下来。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都有不少“肉食动物”,汉堡、烤肉、烤鸭、红烧肉———顿顿“无肉不欢”。据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每天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分别为248克和126克,而中国营养学会给出的标准仅为每天50—75克。

其实,中国古代对食肉就颇有争议,《吕氏春秋》中指出,善于养生的人是“不味众珍”的,因为“味众珍由胃充,胃充则大闷,大闷则气不达”。“众珍”主要指游鱼、飞鸟、走兽之类的动物食品,古人认为这类食品吃多了会使脾胃消化功能呆滞,还会影响气血功能的畅达。现在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吃肉过多对人体非常有害:美国每年至少有100万新增心脏病患者,近60万人因此丢掉性命。美国的心脏病研究委员会研究报告指出,这些心脏病患者,大多数是由于吃肉太多,吃蔬菜和运动太少。除此之外,吃肉多和高血脂、肥胖等代谢病也息息相关。近日英国《每日邮报》更撰文表示,连关节炎、胆结石、老年痴呆症、骨质疏松这些看似不相干的病,也与吃肉多脱不了干系。当人类变身“肉食动物”,不仅会对身体带来损害,“还会使人体大脑多巴胺分泌旺盛,乙酰胆碱活动异常,造成情绪暴躁、欲望强烈,而且影响智力。”苏州荣格心理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告诉《生命时报》记者。

肉类之最

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学教授杨力说:“过量吃肉是不好,可是从营养学上来讲,放弃肉食并非养生之道,膳食平衡才是我们提倡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李兴民副教授介绍说,从农业上来讲,肉一般分为三类,畜类、禽类和水产。猪、牛、羊等为畜类;鸡、鸭、鹅等为禽类;鱼、虾、贝等为水产。三类肉口味营养不同,适宜的人群也各异。

牛肉,最强壮的肉。凡身体虚弱而智力衰退者,吃牛肉最为相宜。牛肉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但牛肉的肌肉纤维较粗糙不易消化,有很高的胆固醇和脂肪,故老人、幼儿及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羊肉,最滋补的肉。羊肉有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之功效,对气喘、气管炎、肺病及虚寒的病人相当有益。还能益肾壮阳,补虚抗寒,强健身体,是冬令的滋养食疗珍品。但需注意的是,羊肉毕竟性偏温热,并非人人皆宜。阴虚火旺、咳嗽痰多、消化不良、关节炎、湿疹及发热者应忌食。

猪肉,最补铁的肉。猪肉肥瘦差别较大,肥肉中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少,多吃容易导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蛋白质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而且瘦肉中还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贫血。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由于猪肉的纤维组织比较柔软,还含有大量的肌间脂肪,因此比牛肉更好消化吸收。中医上认为,多吃猪肉中的瘦肉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对热病伤津、燥咳、便秘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鸡肉,脂肪最少的肉。这里说的鸡肉,是指去皮的鸡肉,因为鸡的脂肪几乎都在鸡皮。每100克去皮鸡肉中含有24克蛋白质,却只有0.7克脂肪。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症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鱼虾,微量元素最多的肉。鱼虾中的微量元素极为丰富,含钙、铝、铁、锰、铜、钴、镍、锌、碘、氯、硫等,都是人体所必需的。水产品虽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是不宜多吃。受海洋污染的影响,水产品内往往含有毒素和有害物质,过量食用易导致脾胃受损,引发胃肠道疾病。

每天75克肉,一副牌大小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于康和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宋新均表示,肉中的蛋白质我们还可以用牛奶、豆类来替代获得,但是B族维生素、必需脂肪酸以及锌、铁等矿物质,是无法用蔬菜水果来替代的。“因此,我们不是不需要肉,而是不需要过多的肉。”于康说。

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翟凤英表示,“膳食平衡宝塔”中明确指出,一个人每天摄入瘦肉75克,即一副扑克牌大小的一块。而蔬菜,每天最好摄入500克左右。“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将这两样吃反了。”

杨力表示,肉类有红肉、白肉之分。红肉指的是在烹饪前呈现岀红色的肉,猪肉、牛肉、羊肉、兔肉等所有哺乳动物的肉都属于此类。白肉则是指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较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肉类,包括鸟类(鸡、鸭、鹅、火鸡等)、鱼、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甲壳类动物(虾蟹等)或双壳类动物(牡蛎、蛤蜊等)。

体力劳动者适合吃红肉,脑力劳动者则多吃些白肉;男性对红肉需求大,女性对红肉需求小,可多吃些白肉;老人身体机能退化,多吃红肉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还是吃白肉的好;小孩子为了满足身体发育的需要,两种肉都要吃。于康提醒,如果患有肥胖、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最好少吃肉,多吃豆类食品,比如豆浆、豆腐等,若特别想吃一定要只吃瘦肉,以保证营养供给,还不会加重慢性病。肉类的烹调方法,应该统一遵循“低脂”的原则,涮肉、蒸肉、烤肉(温度不过高)三种吃法,不会增加额外的脂肪,还能去除部分肉类中本身含有的脂肪,最为健康。

保护环境,每周一天吃素

少吃肉不光为了自身健康,如今,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吃肉过多就是不环保的表现。

大量研究告诉我们这样“残酷”的事实:生产一公斤牛肉,相当于一辆汽车行驶250公里的碳排量;每吃掉一个汉堡,也就等于吃掉了一个厨房大小的热带雨林;全球74%的大豆和33%谷物,用来喂养动物而不是给人吃,目前全球还有10亿人处在饥饿之中,拿喂养牲畜的粮食,可以喂饱20亿人;一个开吉普的素食者,比一个骑自行车的肉食者更加环保。

世界观察研究所曾指出,牲畜及其副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至少占全球总排放的51%。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主演的环保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中曾披露,如果所有的美国人每周有1天不吃肉,相当于每年省9000万张纽约到洛杉矶的飞机票。今年年初,网络上曾有一个名为《周一请吃素》的视频迅速流传,得到许多网友的支持。短片中,林志炫、高圆圆、郑钧等演艺明星,以及联合国气候变迁小组主席帕乔里呼吁大家,每周吃素食一天。

饮食禁忌

肉类+茶饮,易产生便秘

1、茶叶中的鞣酸会与肉类中的蛋白质结合,会生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我们的肠道内蠕动变慢,延长粪便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容易造成便秘。

2、因为鞣酸蛋白质虽然会让肠子蠕动变慢,但是饮食中的其他物质,例如膳食纤维却会刺激肠道蠕动。营养师认为:鞣酸会让人体的蛋白质吸收力变差,所以平时蛋白质就摄取不足的人,建议尽量不要在吃饭中间或吃饭后马上喝浓茶,如果可以的话,间隔1小时至2小时再喝。另外,浓茶中的单宁会阻碍我们吸收铁质。单宁会和存在植物中的非血基质铁结合,成为不可溶解的复合物,进而影响铁质吸收,素食者要多加注意。

方言

口语中常用来表达某人说话做事慢,或者拖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23: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