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人迎寸口诊法
释义

人迎寸口诊法,是对人迎和寸口脉象相互参照,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该诊法出自《灵枢·终始》:“持其脉口(寸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

寸口主要反映内脏的情况,人迎(颈总动脉)主要反映体表情况,这二处脉象是相应的,来去大小亦相一致。按照《内经》的认识,在正常情况下,春季人迎脉稍大于寸口脉;秋冬季寸口脉稍大于人迎脉。如果人迎脉大于寸口脉一倍、二倍、三倍时,疾病由表入里,并说明表邪盛为主,如人迎脉大于寸口脉四倍者名为‘外格’,大而数者是危重的证候。反之,寸口脉大于人迎脉一倍、二倍、三倍时,为寒邪在里,或内脏阳虚,寸口脉四倍于人迎脉者名为‘内关’,大而数者亦为危重征象。

人迎寸口诊法是用二部相互参照来进行诊断,它比遍诊法简单。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保存脉学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医学经典。有关脉学理论及诊脉方法的专论,就有《玉版论要》、《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脏论》、《三部九候论》、《论疾诊尺》等篇,内容涉及脉诊方法、时间、部位及脉学的生理、病理变化等许多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脉学水平。关于诊脉的部位和方法,记有“十二经诊法”、“三部九候遍诊法”、“人迎寸口诊法”、“尺寸诊法”,以及“尺肤诊”、“色脉诊”、“色脉尺诊”与色诊相结合的诊法等。

《内经》中“人迎寸口对比诊脉法”,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及《灵枢经》中《终始》篇、《经脉》篇、《脉度》篇、《四时气》篇、《寒热病》篇、《禁服》篇、《五色》篇等经文中,但是临床观察欠尽合理。

结合现代解剖学的观点,人迎脉即颈总动脉,寸口脉即桡动脉,一般情况下,无论从解剖管径、血管的充盈度,还是脉搏跳动力量、血液流量,颈动脉是大于桡动脉的。如此说来,寸口脉是不能大于人迎脉的,而“人迎与寸口对比诊法”说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者等,本身合理否?对此古今学者早已发现了这个问题。如

清·何梦瑶《医碥·卷之五·四诊\\切脉·人迎气口》记载:“结喉旁人迎脉,怕大于两手寸口脉数倍,从无寸口反大于人迎者。”

时贤胡天雄先生《素问补识》云:“正常人迎之脉,本来就大于寸口,《经脉》、《禁服》等篇所说的彼此大小几倍,寸口脉一般是不会大于人迎的。……理论上虽如此说,但事实上盛大几倍,并无客观标准。……徒然把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死死抱住不放,是没有意义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3: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