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人头税 |
释义 | 人头税(poll tax或head tax)是种向每一个人课相同,定额的税种(有别于所得之百分比)。在19世记时,此税曾为许多国家的重要税收,但是现在已非如此。历史上有几个著名的人头税例子。在美国部份地区,人头税曾被用来当投票资格;主要目的为排除非裔美国人、美洲原住民及非英国后裔白人的投票权。英国冈特约翰(John of Gaunt)和撒切尔夫人(Margaret Thatcher)也曾分别于14及20世纪征收人头税。 一、词目和读音1、词目人头税 2、读音rén tóu shuì 二、详细解释按人口征收的税。 孙中山 《三民主义》:“那就是一个中年生利的男子,每年每人要担负四十五元的人头税。” 王维舟 《红军入川》:“种烟的要烟款,不种田不种烟的,还有人头税、‘懒税’。” 三、基本概念国家对人身课征的一种税。早在罗马帝国时就有此税,在中国,秦代以前就已存在,秦代以后均课征具有人头税性质的税收。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政府从农民身上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有两条:一是按田亩计征的税,即土地税;一是按人头计征的税,即人头税。人头税的效率高,但最不公平。这里所说的效率高,指的是可以用很小的税收成本征收到较多的税收。因为任何一个具备良好户籍管理的国家都使人头税的计税依据比任何一个其他税种简单,税款的征收成本可以非常低。所谓最不公平指的是收入最丰的富人和几乎无收入的穷人缴纳同样多的税款,具有累退性。从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在征人头税的情况下,富人的福利损失微乎其微,而穷人则可能把最必要的福利损失掉。与其他税种相比较,人头税的不公平程度几乎是最高的。由于人头税很不公平,现代国家几乎都不再征收。 加拿大也曾于1885年通过华人移民法(Chinese Immigration Act of 1885)向所有进入加拿大的华人征收人头税。其用意在阻扰低层华人在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anadian Pacific Railway)完工后继续向加拿大移民,但加拿大仍欢迎负担得起人头税的华人富商移民。在发觉人头税并不能有効扼止华人移民之后,加拿大政府将税额在1900年和1903年分别增加。该税到1923年被更严厉的排华法所取代。 2006年6月22日,加拿大政府对百多年前向华裔移民征收人头税,正式道歉,预料将会赔偿受害人及遗孀。据估计,曾经付过人头税的华人约有8.1万人,至2006年仍存活的只剩下约30人。 在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人头税的征收的例子。在康熙在位时,曾说过“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取消了再生人口的人头税。 在雍正帝在位时,“摊丁入亩”正式取消人头税。 在中国现代,也曾经征收过人头税。1999年前后,中国的部分农村地区(如:安徽金寨)曾经征收过人头税,大约每人需交200多元,不交齐此税的家庭,家中成员求学结婚等手续均无法办理,后此税被取消。 加拿大总理哈珀在2006年6月22日,就过去推行人头税和《排华法》问题,在国会公开向全加国华人道歉。(加拿大《星岛日报》) 中新网6月21日电 今年6月22日,是加拿大总理哈珀(Stephen Harper)在国会向华裔社区,就过去征收中国移民“人头税”等不公平政策道歉4周年。而当年曾积极游说渥京制定各种限制华人移民法例的卑诗省府却一直未予表态。加拿大《星岛日报》20日刊发评论文章指出,如若曾一度推行歧视华人政策的卑诗省府比照联邦政府作出道歉,那么意义将来得更深远。 文章摘编如下: 2006年6月22日,哈珀国会向华裔社区就过去征收中国移民“人头税”等不公平政策道歉。这次为加拿大人头税苦主平反之举,实在得来不易,也是经过几代华人锲而不舍、努力争取的成果。而对卑诗省华人来说,如果省府愿比照联邦作出道歉,那么意义就来得更深长,因为他们的先辈曾在这个一度是英属殖民地土地上,受尽各级政府超过一世纪的歧视。渥京4年前已经平反人头税,那卑诗省府会否就当年歧视华裔做法也来表个态? 事实上,即使加国《排华法》1947年废止后,各种歧视华人政策依然存在一段日子,直到1967年大量华人开始移民加国为止。可以说,加国华裔之能真正享受到全面平等国民的身分,严格而言不超过半世纪的光景。 当年推行歧视华人政策的政府,并非只有联邦政府,卑诗省府也曾积极游说和推动渥京,制订各种限制华人移民及工作机会的法例。另外,许多卑诗城市政府,例如二埠(又称新西敏市),也各自效法省府订立不少歧视华人的附例。 例如,1875年,卑诗省府禁止华人在省选中投票;由于联邦选举是使用省选选民名单,所以卑诗省华人当时也不能参与联邦大选。 正在推动卑诗二埠市政府就华裔受歧视史展开和解的加和会主席朱伟光,在总理哈珀为人头税道歉4周年前夕,以及纪录片《平反人头税》(Redress Remix)全球首播之前表示,他对6月22日这日子既感欣慰,但也有保留。 朱伟光说,联邦政府的道歉和平反人头税只是代表一个阶段,而尚待完成的工作还有许多,加国国民也必须认识到,族裔和解是不断与时并进的,而不光是一段历史往事。 他还指出,对施行种族歧视政策的人来说,移民并无新旧之分,所以和解也没有时间的区隔,所以族裔和解的行动往往是持续的、永不止息的。 朱伟光说,平反不能以人头税的苦主获多少赔偿来衡量,更重要的是,全加拿大如何了解和消弭种族歧视问题。 据加和会表示,他们去年10月要求卑诗省长金宝尔(Gordon Campbell),正式承认卑诗省华人的历史贡献,但已遭到省府拒绝。加和会指卑诗省府显然不想承认本省华裔人口比率,在1881年曾经高达非原住民裔人口的20%。 朱伟光因而认为,卑诗省政府至今似乎还有一种殖民心态,例如卑诗省2008年大费公帑,庆祝殖民地150周年纪念,而当时省府根本就没有公开提过华裔过去超过150年在省内所作贡献,更不用提过去省府推动过歧视、排拒华人的政策。 朱伟光还强调,真正的多元文化,不能只是互相承认彼此文化,却不承认对方在本地的历史。他希望,通过例如二埠市府拟就歧视华人做法作出道歉之事,而使省府反思不公义历史,进而走出历史伤口,与各族裔共建未来。 四、媒体报道美将对98%人口免税 中国个税被指已成人头税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宣布调高2011年的通胀宽容度,从3%调高至4%。而中国银行却并未此而上调银行存款利率,这对于公众显然有失公平。放任公众在银行的存款贬值缩水,这显然是在损害公众利益。2010年11月,CPI己上涨至5.1%,而银行的基准利率只有2.5%,于是,中国经济继续在负利率时代运行。 当公民财富在缩水,储蓄贬值的同时,国家却因为大量增发纸币而获利。作为一种对冲,国家有义务向受到损害的公众让利,才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如果不愿意动用利率杠杆,就应该减税,而最重要的惠及全民的财政政策,便是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可公众却迟迟听不到关于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消息。 2010年9月9日,中国的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一条来自大洋彼岸的新闻:9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在本周内提出为美国中产阶级的永久性减税计划,同时不再延长对富裕阶层的减税措施。根据奥巴马提出的计划,2011年税收中的80%,将由年收入逾100万美元的家庭负担。美国的税收政策是:占美国总人口约2%的,年收入逾100万美元的百万富翁们纳税,包括中产在内的98%的中低收入者免税,来缩小美国的贫富差别。 不知道这样的新闻,我们的税收专家们会作何评论。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已经成为工薪族的人头税。中国纳税的主力军,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而我们所吁请的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减税计划,不被接受的原因是“培养全民纳税意识”。还据说,这一思想是从西方引进的。 在2009年的全国两会上,便有众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要求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至3000元,然而,会后便没了下文。2010年的两会上,又有代表和委员再次强烈要求,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至5000元,可会后又没了下文。至今,仍在以2000元为起点征收。2010年中国与美国的差别是,美国的减税计划,是在财政赤字巨大,政府经济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提出的。而2010年中国的国家财税收入增幅惊人,其总额度将可能达到10万亿元的历史新高,增速达到30%以上。 9月8日,奥巴马在演讲时说,美国经济复苏的进程痛苦而缓慢,800万美国人因为金融危机而失去工作。美国应当为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下的中产阶级永久性减税。奥巴马所划定的中产阶级的界限是: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下,月收入在2万美元以下。而中国所划定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界限是:月收入2000元人民币。我国年人均收入水平的最新数字为年收入0.3266万美元,月收入仅为272美元。两者的差别接近100倍!可中国的税收专家们居然说,这一思想是从西方引进的。 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什么这么难?真让人怀疑,审批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权力,是否握在高收入者手中?如果真心地要增加民众收入,以对冲物价快速大幅上涨对民众利益的伤害,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最有效、最实惠,可操作性最强的办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