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仁化土法造纸技艺 |
释义 | 仁化土法造纸技艺,是流传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的一种土纸制造传统技艺。仁化土纸采用嫩竹做原料,经过选笋、压榨、磋笋、抄纸、切割等大小二十二道工序,人工制作而成。产品质地良好,纸张比一般的纸张大且具有纤维细长,光滑柔韧,拉力强,摩擦不起毛茸,张片均匀,色泽淡黄,莹润如玉,卫生无毒,清晰透度,书写易干,墨迹不褪,经久不被蛀蚀等特色,不仅是普通百姓的家庭用纸,更是古代文人墨客绝佳的书画用纸和官府的官文用纸,历史上曾有“长江纸贵有胜洛阳”的记载。列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仁化土法造纸技艺 遗产级别: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日期:2009年10月16日 批准文号:粤府〔2009〕112号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申报单位: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 历史渊源相传由福建传入,至1821年(清道光元年)进入盛期。长江玉扣纸清朝时期的贡品,清光绪《仁化县志》记载:“仁化物产,山物为多……榖米而外,杉纸次之……”“纸有贡扣、玉扣、山贝、油桶、轻桶、重桶、高方火纸、表心等,名出长江、扶溪”。1885年(清光绪乙酉年),广州会馆(位于长江镇,建于1885年)的石碑上有“长江纸贵有胜洛阳”的记载。可见,土纸的生产技艺在清代达到鼎盛时期。随着土纸生产业的日益扩大,土纸的产量也日益彰显。仅长江镇年产土纸少则数千担,多则几万担。1937年-1945年抗战时期著名历史学家陈翰笙博士视察东南各省后,著文说,“自闽北的浦城、南平;闽西的上杭、长汀,经过江西的宁都、遂川;粤北的南雄、和平,始兴、仁化,以至湖南的邵阳、新化、衡山等地带,这是中国造纸业的——大区域。 传承情况仁化土纸,自问世以来,颇受人民青睐,19世纪、20世纪,全省有40多号纸商在仁化开业,仅长江镇就有31号,年购销量高达4至5万担,1953年起纸业由民营改为国营。进入20世纪90年代,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随着机械造纸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仁化土纸原有的光辉被淹没。由于经济效益的利诱,现代化的机械和化工产品正在不断取代传统的加工器具和用料,加上土纸生产技艺难度大,习艺周期长,特别辛苦的工种如磋纸、抄纸等,年轻人多不愿意学习,多外出打工谋生,因此已是后继乏人,使土纸生产工艺难以为继。在20世纪40年代初,全县共有土法制纸厂176间,年产量约1850吨。原来所有的小作坊,到了20世纪90年代全县只剩两、三间,二十世纪末,濒临灭绝。21世纪初,在县委、县政府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县文广新局对土法造纸进行了全面普查,建立了文字、录像档案。采取了积极的保护措施,并于逐步恢复了“玉扣纸”的生产。 技艺特点仁化土纸生产历史悠久,是传统手工技艺的杰出代表。仁化土纸采用嫩竹做原料,造纸人将嫩竹叫做“笋”,经过选笋、压榨、磋笋、抄纸、切割等大小二十二道工序,人工制作而成。先将选好的嫩竹在石灰水中泡软,然后用脚踩踏石槽里已经被浸泡过软化了的竹子,使竹子变成是造纸的最主要原料纸浆。在一个内有米黄色液体的水池前,两名师傅分立左右操纵着一个长约1.5米的木框。轻轻将木框平铺在水面前后荡漾一下后取出,此时的细篾竹帘上已铺上了一层乳黄色薄膜。待水稍干后,从木框中取出竹帘,将取出的纸帘倒盖在后方一张大桌子上。如此反复操作,桌子上由黄色薄膜所形成的凝固物越积越厚,最终形成一块“大豆腐”。随后将这块“大豆腐”进行烘烤干燥,一张张绵软细嫩的好纸就做好了。 产品特点用于作账簿的玉扣纸,用毛笔记账后很难涂改,能保持商界信誉。因为它防腐性强,很多族谱都用它来书写,医院里包药丸用的一般也是这种纸。而广州、梅州等地用玉扣纸包鸡制作“盐焗鸡”等名菜,脍炙人口。其特点是质地良好,纸张比一般的纸张大且具有纤维细长,光滑柔韧,拉力强,摩擦不起毛茸,张片均匀,色泽淡黄,莹润如玉,卫生无毒,清晰透度,书写易干,墨迹不褪,经久不被蛀蚀等特色,不仅是普通百姓的家庭用纸,更是古代文人墨客绝佳的书画用纸和官府的官文用纸。 传承价值仁化土纸产地主要以长江镇为主,分布在扶溪、城口、红山、闻韶等镇,品种有贡扣、玉扣、南扣、东庄、重桶、烟纸、纸浆等。恢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仁化土法造纸”—“玉扣纸”的生产,可以进一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利用宣传媒介,广泛向社会宣传、推介土法造纸的历史价值和土纸在现代社会的可利用价值。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