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热柘镇
释义

热柘镇位于平远县东南部,东与蕉岭县新布镇、梅县石扇镇接壤,西与大柘镇为邻,南连长田镇,北接东石镇茅坪,是革命老区,“华侨之乡”。全镇现有界域面积108平方公里,共8个村,总人口12422人。

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有耕地10403亩,其中水田面积7533亩。

2、水资源:全镇有丰富的地表水和温泉水,镇内河流可开发装机1万千瓦。

3、森林资源丰富,主要有松、杉、竹和其它杂木,全镇有林地面积13.1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3.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5.2万立方,森林覆盖率达81.5%。

4、矿产资源:主要有耐火石、煤以及含矿物质较多的热水温泉。

热柘全貌

5、旅游资源:热水温泉是平远八大旅游景点之一。热水村境内有占地面积200亩,集旅游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梅远温泉度假村。

社会状况

1、地名由来

热柘由热水、小柘合并而得名。前清以来,热柘分为热水和小柘两个乡、热水乡公所设在柚树圩,小柘乡公的设在小柘宫阁上。抗战前夕,民国实行乡、保、甲制,将原来的热水、小柘两乡合并为热柘乡。1949年为平远县第五区,1950年划入大正四区,1958年划入大柘人民公社,1961年设立为热柘人民公社,1983年设立热柘区公所,1987年改称热柘乡,1994年改称热柘镇。

2、革命老区

热柘镇礤上村是有光荣传统的村,整个村都属游击区。该村的礤尾、排里两地,在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一年革命时期,邓崇卯奉东江特委之命,到该地开展革命工作,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先后成立“热水乡农会”、“赤卫队”等组织,一九二九年间成立苏维埃政府(简称革命委员会),是我县有名的革命纪念地之一。

3、历史名人

张公略,礤上村黄竹坪人,国民党时期任国库部总审计室主任。现其子女非常关心乡梓教育,在该村设立“公略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奖励。

经济状况

(一)农业

大力抓好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发展特色农业,山下以发展种植优质稻、仙人草、生姜等高值经济作物为主,山上以发展种植油桐、油茶、脐橙、南药、经济林等为主。实施补充耕地异地开发项目,目前,东山岗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畜-沼-果”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初具规模。

(二)工业经济

一是积极营造“崇商重企”的良好氛围,围绕“绿色崛起”和“生态经济”的指导思想,做优石材经济。按“扶大关心”原则对耐火石材料进行资源整合,成立热柘镇永旺耐火石材料公司。

二是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和经济优势。引进威华公司与镇政府合作投资300万元兴建下山电站,目前正在施工阶段。引进200万元资金扩大原绿叶饮用水厂生产线,使企业不断做强做大。

发展趋势

(一)多措并举,培育保护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

1、努力做活旅游经济,一是配合“赏茶花、拜大佛、品脐橙、游五指、泡温泉”的旅游线路,努力做强做活温泉产业。二是配合县“乡村游”热线,打造热柘休闲生态游,进一步开发礤上村滴水寨休闲养生度假村的生态旅游。

2、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加快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建设,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生活水平。

3、发挥热柘“华侨之乡”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渠道和上下联动,外引内联等多种方式,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引资、引智、引商工作,让更多的仁人志士投身于热柘的发展中来,助推热柘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以创建“林业生态镇”为目标,圩镇改造为重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1、抓好圩镇的规划设计,积极稳妥地实施圩镇改造工程。

2、充分利用现有生态资源,切实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同时,着力推进自然村硬底化,移民新村建设等惠民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打造优美的宜居宜业环境。

3、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热柘。

领导分工

王志平(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主持党委、人大全面工作;

林 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谢石海(镇党委副书记):协助党委书记负责党委日常工作,分管党群、水利、政法、综治、工会、老促会、侨统、信访工作;

张永平(党委委员、副镇长):分管财税、国土、合作医疗、安全生产(含食品、消防、生产、道路、水上工作)、招商引资、环保、邮政、电信、保险、旅游、供电工作;

曾繁寿(副镇长):分管农业办(站)、农机、畜牧、村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工作;

凌礼宏(副镇长):分管民政、计育、企业、劳动保障工作;

黄 涛(党委宣传委员):分管宣传、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爱卫会)、广播电视工作;

张永光(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分管纪委、党政办公室工作;

刘梓镟(党委组织委员):分管组织、人事、老干、科技、统计;

韩 建(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负责民兵、武装、林业工作,协管计育工作;

凌 峰(党委委员):分管公路建设、综治信访工作;

林红星(人大副主席):负责人大日常工作,分管依法治镇工作。

教育情况

热柘华侨中学,前身三乡公学,创办于1915年,校址在柚树圩岗,80年在县、镇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下征得侨乡干部、侨属同意,全部教学班迁至柚树河畔月形岗新校,学校依山傍水,环境幽美,是一座花园式的学校。

该校创办至今90多年来,从高级小学到初级中学,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校园面积由原来不足3000平方米扩展到61100平方米,在建筑布局合理,宽敞、宁静、清净,花树掩影的校园里容纳着12个教学班,40多位教职工,600多位学生。建校以来,培养了数不清的人才,桃李芬芳遍布寰宇,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才华横溢,成绩斐然。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海内外校友、侨胞对热柘华侨中学大力支持,相继落成了“和三阿六运动场”“和三图书馆”“新庆教学楼”“一奇科学馆”“校友楼”礼堂、威华图书馆和教师宿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