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鹊鸲云南亚种 |
释义 | 鹊鸲云南亚种(学名:Copsychus saularis erimelas)为雀形目鸫科的鸟类,体长约21厘米,嘴形粗健而直,长度约为头长的一半或比一半略长;尾呈凸尾状,尾与翅几乎等长或较翅稍长;两性羽色相异,雄鸟上体大都黑色;翅具白斑;下体前黑后白。但雌鸟则以灰色或褐色替代雄鸟的黑色部分。鹊鸲性格活泼好动,觅食时常摆尾,不分四季晨昏,在高兴时会在树枝或大厦外墙鸣唱。出没于村落和人家附近的园圃,栽培地带或树旁灌丛,也常见于城市庭园中。食物以昆虫为主,兼吃少量草籽和野果。 中文学名:鹊鸲云南亚种 拉丁学名:Copsychus saularis erimela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鸫科 属:鹊鸲属 种:鹊鸲 亚种:鹊鸲云南亚种 命名时间:Oberholser, 1923 英文名称:Magpie Robin 外形特征鹊鸲云南亚种雄性成鸟:头顶至尾上覆羽黑色,略带蓝色金属光泽;飞羽和大覆羽黑褐色,内侧次级飞羽外翈大部和次级覆羽均为白色,构成明显的白色翼斑,其他覆羽与背部同色;中央两对尾羽全黑,外侧第4对尾羽仅内翈边缘黑色,余部均白,其余尾羽都为白色;从颏到上胸部分及脸侧均与头顶同色;下胸至尾下覆羽纯白。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但雄鸟黑色部分被灰或褐色替代;飞羽和尾羽的黑色较雄鸟浅淡;下体及尾下覆羽的白色略沾棕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跗蹠和趾灰褐色或黑色。 鹊鸲云南亚种外形与鹊鸲华南亚种十分相似,但上体金属光泽更浓。该亚种与鹊鸲华南亚种的唯一区别特征即外侧第4对尾羽内、外翈均具黑缘,还是仅内翈具黑缘。 大小量度:体重♂33 -47 g,♀ 32-50 g;体长♂187 -227 mm,♀178-214 mm;嘴峰♂15 21- mm,♀ 15-20 mm;翅♂90 -105 mm,♀88-99mm;尾♂87-110 mm,♀80-96 mm;跗蹠♂ 27-34 mm,♀26-32 mm。 分布范围分布于中国云南西部,不丹,印度(阿萨姆拜),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 生活习性鹊鸲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次生林、竹林、林缘疏林灌丛和小块丛林等开阔地方。单个或成对出没于村落和人家附近的园圃及栽培地带,或树旁灌丛,也常见于城市庭园中。性活泼、好斗,清晨常高踞树梢、墙脊、屋顶上啼鸣跳跃。鸣声婉转动听,长年善鸣,尤其在繁殖季节,雄鸟鸣声更为激昂、多变并长时不停。常在粪坑、厕所、猪牛圈、垃圾堆或翻耕地里觅食,有时也在草地上猎取昆虫。鹊鸲食动物性物质,其中有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异翅目、同翅目等昆虫及幼虫,食蝇蛆、蝇蛹的频率较大,兼食蜘蛛、蜈蚣、小蛙等。在4—9月间兼吃少量草籽和野果。 生长繁殖鹊鸲在3—4月开始繁殖。该鸟喜斗,在繁殖期尤甚,雄鸟因争雌常激烈相斗,有时可连续1—2小时,甚至更久。巢筑于墙缝、屋顶窟窿、瓦房屋檐内、居民点附近的枯树洞内,或树枝的桠叉处。巢呈浅碟或浅杯状,一般用杂草根、细枝条、枯草及苔藓等筑巢,内垫猪鬃、羽毛、棕丝、苔藓和松针。每窝通常产卵4—5枚。卵呈淡绿或黄灰色,杂以灰斑,并缀以棕、褐色小点,这些斑点大多密集于卵的钝端。卵的大小一般约为(20.4—23)×(16—17.4)毫米。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负担,它们很机灵,在进入巢洞前,总要左顾右盼,然后才敏捷地钻入巢中。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