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全球化
释义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引起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

历史

古时人们就曾因为贸易而有国际化的概念,在中古世纪的中国就曾经有与西方通商贸易的概念,借由输出丝绸和茶叶来赚取大量外汇,18世纪的德国学者就因此将这条道路取名为丝路,后来卾图曼帝国崛起,通商贸易受阻,为了能够不假于土耳其人之手,西欧国家纷纷海上探险寻找新丝路,史称地理大发现,可谓早期全球化的开始。

影响

全球

范围内的通用标准的数目的增长,例如版权法

国际贸易的增长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更快

由跨国公司控制的世界经济的股份的增长

全球金融体系的发展

更多的国际间的文化影响,例如通过好莱坞电影的出口

文化多样性的减少

贫富差距可能扩大

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各种文化的融合及创新

部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资源的掠夺

部分发达国家把工业垃圾倾倒到发展中国家导致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遭到破坏

文明以及价值观的冲突

通过诸如互联网和电话等的技术使得共享的信息资源不断增长

移民的增长,包括非法移民

恐怖主义也在全球化,参与恐怖袭击的恐怖组织分子很多时候不在本国行动,而且与本国无关

很多的趋势被各种各样的全球化支持者的组织看作是积极的,在很多情况下,全球化受到政府和其它人积极地推动。例如,有这样的一种经济理论:相对优势使自由贸易可以让资源分配变得更加有效,并且对参与贸易的双方都有利。

二战后通过很多诸如关贸总协定等的国际组织已经使得国际贸易间的障碍大大降低。特别是从关贸总协定演化而来的世界贸易组织:

提升自由贸易

商品:较少或消除关税;建立自由贸易区来降低关税

资金:减少或消除资金控制(资金控制会影响贸易发展)

减少或消除对当地产业的津贴补助金(达到公平贸易)

知识产权保护

在国家间对知识产权法律进行协调(通常来说,是添加更多限制)

跨国界承认知识产权限制(例如,在中国获得的专利权可以在美国获得承认)

也有很多反全球化运动人士认为这些是有害的。

质疑中的全球化

对关于全球化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现象还是只是一个说法还存在学术上的讨论。虽然这个词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一些学者争论到这个现象在其它的历史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另外,很多人注意到,那些令人相信我们是处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现象,例如国际贸易的增长和跨国公司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它们开始被建立的时候并不是制定了的。因此有很多学者更喜欢使用“国际化”而不是“全球化”。简单的说,它们两者的区别在于国家的角色在国际化中更重要。也就是说,全球化程度比国际化要深。所以,这些学者认为国家的边界还远没有达到要消失的地步,因此,完全的全球化还没有开始,也可能不会开始——从历史上考虑,国际化从来没有变成全球化。著名的依赖理论提出者萨米尔·阿敏(Smir Amin)提出,“全球化是一个反动的乌托邦”,并且对全球化给拉美和亚洲国家带来的负面意义进行了精辟地分析。

全球化的另一种诠释:

黄树东在《选择和崛起——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中这样写道:

随着全球化,新自由主义成了新的世界主流思潮。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追求“平等和公正”不再是国际政治生活的主流。什么新殖民主义,什么南北谈判等等,统统让位于全球化,让位于各国间的自由竞争。一个国家贫穷的原因不再是历史上的殖民主义,或现实中的不平等关系,不再是许多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发展中国家自己成了自己落后的唯一原因。解决现实世界的诸多不公正的途径,不再是调整国际秩序,而是全球化。

对公正的诉求被推到了世界议题的背后,一新的理论和信仰开始升起。这是一个建立在丛林原则上的信仰。表面上看这种信仰提倡每个人和每个国家,无论贫富,都必须自己帮助自己,自己拯救自己。实际上这种信仰提倡的是强者对弱者的“自由竞争”,资本对劳动的“自由竞争”,强国对弱国的“自由竞争”。这种信仰表面上赋予了强者和弱者同样的自由,但是在这种“自由”面纱下,是强者对弱者的统治,强者对弱者的掠夺。

我们正在经历空前的全球化?

“日不落”帝国时代的全球化比美利坚时代逊色吗?如果麦当劳、肯德基能体现全球化,中餐馆可是在上上个世纪就在世界各地登陆了,如今其普及程度远非美国快餐能比。我怀疑,今天的全球化被迅速膨胀的“新闻界”给夸张了。

眼下的全球化主要是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引起的,交通技术并没有飞跃的进步。自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以轮船、铁路、汽车和飞机为代表的交通技术出现了质的飞跃,人员和物资的国际交流呈几何级数增长。那个时候移民是容易的,入境管理并不严格,护照也可有可无。美洲就是在那个时代开始住满移民,中国人就是从那时开始改穿西式服装,改用西式笔墨,扛洋枪、住洋房、用洋火、使洋钉,以及下南洋、闯西洋、赴东洋。

即便是资本流动,旧时代恐怕也未必差得远。100年前就有很多中国人在外国人开办的银行里存钱、取钱、借钱。那时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资本输出被列宁看成传统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据说,今天的全球化体现为惊人规模的“金融资本”流动。每天全世界有1万多亿美元在世界金融市场上进行赌博投机,每年全球“热钱”高达400万亿美元。可那又能说明什么呢?当今的国际贸易量才8万亿美元。国际金融赌博能影响地球每个角落的生活?资本是经济的三要素之一,其根本意义在于促进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效率。可是,用于国际赌博的“资本”促进多少效率呢?全球化的脊梁是工业和商业资本,不是“赌博资本”。

电力的使用,广播的兴起,电话的出现,新闻出版的普及,乃至后来的电视时代,上述任何一种通讯技术的进步,其意义未必低于互联网。因此,过去精神产品的全球化程度不亚于今天,精神产品的多元化也不亚于今天。否则,民主思想、共产党人的思想乃至形形色色的其他意识形态怎样传遍19和20世纪的世界?除了巨额的“金融资本”,据说今天的全球化还体现为互联网的兴旺普及。互联网使得信息传输变得快捷和方便。但拥有信息与拥有知识显然不是一回事,信息量的增大未必增加观念的多元化。今日美国人的观念并不比越战时更多元,也不比印度更多元。中国知识界今日的观念甚至不一定比2300年前的战国时代多元。比起今天的大学,上个世纪20年代的北大在思想上难道不是多元化得多?中国人现在的观念当然比20年前多元化了,但那并不是互联网的结果。

两次世界大战加上冷战,绵延80年,切断了世界的全球化进程,使冷战后开始恢复的国际交流显得突然和新颖。笔者不是历史学家,但倘若某个历史学家告诉我,在上上个世纪和上个世纪早年,人员、物资、资本和精神的国际交流程度高于今天,我不会感到惊奇。

当然,我并没有说未来的全球化不会超过以往的全球化。

全球化带来什么?

无论我们是否处在一个空前的全球化过程里,以往的经验都具有启发性。全球化的历史经验可以分成四大类:道义问题;收益问题;趋同与逐异问题;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问题。而以下四个全球化特征正对应着这四个问题。

1.缺少法治道义的全球化。任何国家内部的市场化都是随着法治环境的逐渐成熟而成熟的。国际的市场化却不是在法治环境下进行的,也就不可能“成熟”。只要缺少世界政府,所谓国际市场的法治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当立法、司法和执法都归于一家,只有理想主义者才去奢望公平,也只有那些最有能力从不公平中获利的国家才去奢谈国际秩序有多公平。如果没有全球的法治政府,所谓“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就不可能是体现国际公义的治理。

2.无法预知国家损益的全球化。抽象谈论在全球化中获益或受损的条件非常困难。强国、弱国、大国、小国都可能获益,也都可能吃亏。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高速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

3.刺激追求差异的全球化。全球化导致的“趋同”是浅薄的,全球化导致的“逐异”却是深刻的。追逐不同是全球化时代最深刻的特征。全球化的资本毫无人性可言,它带来激烈的社会变迁,刺激形形色色意识形态的兴起,也必然伴随激烈的社会集团、意识形态乃至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以往的全球化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也带来了大革命,带来了国内战争,带来了“世界大战”。

4.促进民族主义和国家疆界的全球化。毫无疑问,近代以来形形色色的国际主义都产生于全球化。可是,全球化带来了更强大的民族主义,带来了护照和海关,带来了人员交往的阻隔,带来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疆界,带来了更先进的武器和更强大的国防。在以往的全球化里,获胜的不是国际主义,而是国家主义,特别是民族主义。在今天,我们看到了“欧洲合众国”主义的兴起,欧洲货币的使用,欧洲边界的巩固,欧洲海关的确立,欧洲防卫的统一。是什么刺激出这种新“西欧民族主义”?美国、日本、西欧……哪一个还在谈论国际主义?当人们已经把保卫疆界安全的战场延伸到外太空,谁还能说全球化消灭国家疆界呢?曾几何时,为普世欢乐而设立的奥林匹克和世界杯居然成了民族的角斗场,国家之间的竞争,甚至成了在民族国家内部进行竞争的资本。

结 语

为了“经济效益”,人们从辽阔分散、自给自足的乡村走入了城市。他们密密麻麻地住在一起,近在咫尺,相互依赖,但只有依靠斤斤计较、彼此竞争、相互倾轧才能生存。城里的人们看上去没什么不一样,可每个人都从骨子里在追求与众不同。惟有不同才能在生存竞争里脱颖而出。残酷的市场竞争使越来越多的“村民”逐渐变成缺少道德感、失去了正义观的人,他们崇拜资本所带来的一切“文明”,或者根本就是崇拜资本本身。人们很自然便忘记阿富汗贫民的生命与世贸大厦里的生命是平等的。他们会为纽约2000多条“文明的”生命燃起祭奠的蜡烛,但绝想不到为阿富汗那4000多个“野蛮的”殉葬者焚一炷香。人类可以公然声称自私自利和弱肉强食是其本性,并能导致“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如此的人类,只好用钢铁制造的防盗门来取代分隔家庭的篱笆,用武装到牙齿的警察来取代调解邻里纠纷的长老。当贫穷辽阔的地球村变成了繁荣细小的地球城,各自的“国家利益”理所当然地成为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武力也自然成为安全和秩序的前提

当国际化开始倾向于代指这样一个过程时,今天的全球化用来区别一系列的趋势,很多是在二战后变得尤为突出。它们包括:

全球范围内的通用标准的数目的增长,例如:版权法

国际贸易以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更快的速度增长

由跨国公司控制的世界经济的股份的增长

全球金融体系的发展

更多的国际间的文化影响,例如通过好莱坞电影的出口

文化多样性的减少

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诸如互联网和电话等的技术使得共享的信息资源不断增长

移民的增长,包括非法移民

很多的趋势被各种各样的全球化支持者的组织看作是积极的,在很多情况下,全球化受到政府和其它人积极地推动。例如,有这个样一种经济理论:相对优势使得自由贸易可以使得资源分配变得更加有效,并且对参与贸易的双方都有利。

二战后通过很多诸如关贸总协定等的国际组织已经使得国际贸易间的障碍得到相当大的降低。特别是从关贸总协定演化而来的世界贸易组织:

提升自由贸易

商品:较少或消除关税;建立自由贸易区来降低关税

资金:减少或消除资金控制(资金控制会影响贸易发展)

减少、消除对当地产业的津贴补助金(达到公平贸易)

知识产权保护

在国家间对知识产权法律进行协调(通常来说,是添加更多限制)

跨国界承认知识产权限制(例如,在中国获得的专利权可以在美国获得承认)

要有全球化经济视野

宏观经济学本身是在封闭经济中学习,但当前全球经济,实际上非常连贯,尤其今年(2010年)是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的第十年,中国经济的每个变化都和全球经济紧密联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斌指出“当下最重要的,是需要有全球化的经济视野”。

现在,全球经济处于一个L形状态。如果要说经济复苏的话,实际上未来两三年还将处于非常低迷的状态。

此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清楚讲明,零利率政策将持续到2013年中期才会结束。作为国家联邦储蓄机构主席,之所以在当下承诺会在一段较长时间里维持极低零利率货币政策,显然很不同寻常。同时也反映了伯南克对美国经济的未来预期也非常低迷。

从此看来,美国经济可能继续低迷一段时间。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将对其国家经济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拿日本来说,现在日本经济已经低迷30年。曾经日本政府也曾听从美国经济学家的意见,通过发行更多日元刺激经济;这个方法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或许会产生一些作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日本央行增发的日元都在开放经济中被市场“借掉”,造成了当时全球一些商品市场上所谓的套利交易。

回到美国经济上说,在未来一段时间基准利率比较低的情况下,美国作为一个拥有储蓄货币美元的国家,预计可能会发行更多货币。这些货币实际上对刺激美国国内经济的作用并不会很大,但对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造成剧烈冲击。对中国来说,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所以当我们在畅想展望明年、后年的时候,首先应该思考美国已经或未来将发行出来的美元,将会通过什么渠道流入中国,随后这将会对我们的经济、货币政策和各类资产价格产生怎样的影响。这和所有人的生活、投资息息相关,未来几年后国内社会经济活动、管理、经营、投资活动都会产生关系。

和时下很多观点一样,在目前情况下,美国的经济实际上比大家想象得糟糕,也就是伯南克说的2013年中期之前,甚至在2014年前期,都可能不太乐观。较为乐观的是,观察宏观经济的同时,既要看短期形势,也要看长期趋势;如凯恩斯主义中的一个弊端,就是只关注短期形势,忽略长期趋势。

长期来看,关注美国社会中私人经济部门有多少企业家精神、创新能力和新的科技工艺。如果有一种难以预测的精神或潜在的东西在那里,绝对不能低估美国的创新能力。尽管美国经济现在很低迷,但不能把美国经济看扁;毕竟美国是全球大国中。市场经济成分最大的。只有市场经济民营企业具有活力,才是国家经济的根本。美国社会本身还存在基督教精神上的特质,时间一长,比如第三、第四年或之后,美国经济依然持续发展,雄风再起。

在此之前,美国经济仍处于L形,对中国来讲是个很好的机会,如果抓住机会把国内一些扭曲的市场扭转过来,对中国经济来说,都有很大的好处。

同名书籍

基本信息

副标题: 管理人手册23

原作名: (英)莎拉·鲍威尔(Sarah Powell) 佩尔韦兹·高里(Pervez Ghauri)

作者: (英)莎拉·鲍威尔(Sarah Powell) 佩尔韦兹·高里(Pervez Ghauri)

译者: 杨凯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年: 2011-11

页数: 76

定价: 1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管理人手册

ISBN: 9787510039324

内容简介

全球化进程正在重塑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本书描绘了全球化的历史、驱动因素及其带来的种种挑战,其中呈现的各种见解和建议能够指导公司管理者在交流、制造、服务、分销、营销等方面的挑战,更好地应对这个规模、速度空前的历史性大变革。

作者简介

莎拉·鲍威尔,专注于国际管理趋向的商业记者和作家。

佩尔韦兹·高里,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国际商业课程教授。

目录

出版说明 /3

引言 /9

第一章 认识全球化 /10

1.1 定义“全球化” /10

放开市场 /10

正反意见 /11

购买全球产品 /11

1.2 早期的国际贸易 /12

铸造早期贸易联系 /12

第一批帝国的兴起 /12

市场经济的雏形 /13

1.3 开辟大众市场 /14

工业革命 /14

新兴超级大国 /15

1.4 全球商业理论的兴起 /16

“福特主义”与规模化生产 /16

打入世界市场 /17

“斯隆主义”——首个全球化生产模式 /17

1.5 金钱、政治与权力 /18

全球性衰退 /18

设置贸易壁垒 /18

经济复苏 /19

1.6 国际贸易机构 /20

“布雷顿森林体系” /20

促进繁荣 /21

1.7 区域贸易集团 /22

欧盟——全球化的榜样 /22

一些全球性贸易集团 /23

1.8 商业新模式 /24

消减生产 /24

质量控制 /25

1.9 全球化新玩家 /26

“金砖四国”的崛起 /26

权力重心的转移 /27

第二章 全球化背后的推力 /28

2.1 信息交流 /28

建设“地球村” /28

新的工作方式 /29

2.2 市场开放 /30

时代大潮 /30

政治及权力 /30

中国在非洲 /31

国家的式微 /31

2.3 全球化的新动力 /32

跨国公司的兴起 /32

全球跨国公司业绩排名 /33

全球商业如何联结? /34

跨国公司的影响 /35

新的消费模式 /35

2.4 全球化的障碍 /36

贸易自由化 /36

保护传统行业 /36

保护主义措施示例 /37

纠纷仲裁 /39

2.5 反全球化 /40

大举挞伐 /40

“帝国主义”的新面目 /41

“生物剽窃”:“劫持”本土资源 /41

第三章 开展全球业务 /42

3.1 “立志”全球化 /42

规划未来 /42

获益 /43

3.2 扩展业务范围 /44

海外扩张 /44

界定目标 /45

细致准备 /45

3.3 开展多国业务 /46

设计新制度 /46

选择组织机构 /46

纵向运营模式 /47

横向运营模式 /47

3.4 走向“全球本土化” /48

横向思维 /48

分散风险 /49

3.5 外包与产业转移 /50

成本驱动型市场 /50

选择目的地 /50

将工作转移到国外 /51

斟酌一二 /52

创造竞争平台 /53

3.6 小企业的机遇 /54

运作微型跨国公司 /54

“眼镜蛇”啤酒 /55

进军虚拟世界 /56

创建特许经营网络 /57

3.7 全球化市场营销 /58

贴近目标市场 /58

在线营销 /59

黄金法则 /59

3.8 品牌全球化 /60

跨越文化鸿沟 /60

品牌信息本土化 /61

品牌保护 /61

避免跨文化失策 /62

推出全球化品牌 /63

第四章 管理全球化 /64

4.1 打造团队 /64

人才本地化 /64

了解当地习俗 /65

4.2 具备文化意识 /66

谨言 /66

文化直觉 /66

会议当中的得体 /67

4.3 应对挑战 /68

风险评估 /68

防患未然 /68

注意要点 /69

商业伦理 /70

可持续性管理 /71

4.4 关注全球趋势 /72

扭转局势 /72

防止企业衰退 /73

保护你的资产 /73

索引 /74

专栏目录

小贴士

一探究竟 /48

雇用海外自由职业者 /54

使用网络电话 /56

关注汇率走势 /57

实地考察 /58

市场调研 /62

寻找“海龟” /64

招募中国大学毕业生 /65

慎行 /66

卖主须知 /68

聚焦

最早的跨国公司 /13

消费主义的诞生 /15

“泰勒制” /16

八国集团(G8) /21

进入新市场 /58

“刷新”品牌 /62

侵犯版权及其未来趋势 /70

问卷调查

全球市场中的小型公司——重要的准备工作 /54

案例研究

发展历程 /24

新的全球企业巨头 /27

低价服装的兴起 /38

一个走向全球本土化的

巨头 /49

“合理外包”:一种新的

全球配送模式 /52

虚拟经营&特许经营 /57

“全球本土化”品牌 /61

问问自己……

我们的规划是什么? /43

我们可以走“全球本地化”的路子吗? /49

我们应当进行产业转移吗? /53

我的网站有多好? /59

我的品牌具备全球化潜力吗? /60

是否为招募做好了准备? /65

如何……

落实“戴明质量环” /25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7: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