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释义 |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1988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由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主管,委员来自与汽车产品相关的各政府部门及汽车行业骨干单位。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正值《标准化法》颁布实施的前期,标准化工作开始进入法制化管理阶段,并标志着汽车摩托车标准从各自为政、缺乏协调,走向统一归口、协商合作的时期。 1992年,第二届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第二届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所经历的时期,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并加速,同时也是政府机构改革更频繁、力度加大的时期,行使汽车行业管理职能的部门几经变化。经历的主管部门包括机械部汽车工业司、国家机械工业局(行业管理司)、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和产业政策司。 2003年11月1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复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司,同意第三届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成方案。本届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增加了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两个副主任委员单位,增加商务部为委员单位,除汽车行业骨干企业和研究、检测机构外,适当增加了摩托车企业委员和农用车行业委员,共有53名委员,代表更加广泛,秘书处设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代号SAC/TC114,下设24个分技术委员会,目前是分标委最多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便于开展和进行国际合作,近年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陆续组织了汽车空调标准制定工作组、汽车安全气囊标准研究工作组(与车身分标委合作)、汽车电子标准化工作组(与电器分标委合作)、汽车碰撞试验标准工作组;还先后吸收了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9家在国内设有合资汽车企业的国外汽车公司的在华机构为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讯委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