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权知朝鲜国事 |
释义 | 公元1388年,高丽末代国王禑王由于其王族长期的亲蒙古政策,意图联合蒙古打击成立不久的明王朝。 当时的高丽将军李成桂受命进攻辽东。李成桂却因为传统的事大政策反对出兵,并且发动兵变,1392年在高丽都城开城废黜国王禑王,后李成桂以“权知高丽国事” 的头衔向明朝上表,称高丽国王长期亲蒙古,有辱社稷,企图自立为高丽王。 朱元璋则口气冷漠,道“尔恭愍王死,称其有子,请立之,后来又说不是。又以王瑶为王孙正派,请立之,今又去了。再三差人来,大概要自作王。我不问,教他自作,自要抚绥百姓,相通来往”。 《皇明祖训》所载明初不征之国有:“朝鲜、日本、大琉球国、小琉球国、安南、暹罗、占城、苏门答喇、西洋、爪哇、彭亨、白花(Battak)、三弗齐、渤泥和真腊。”而朝鲜就在15个不征之国之首。 后来李成桂改变策略,拟定两个国号——“朝鲜”(古号)和“和宁”(李成桂父亲李子春就仕之地)请朱元璋决定,朱元璋认为朝鲜乃是古代其子受封之名,因为选了朝鲜二字,但是又因为李成桂乃是造反并“顽嚣狡诈”而迟迟不正式册封赐印。当时明王朝与高丽之间还有辽金时代遗留下来的保州等领土争端。 后李成桂子靖安大君李芳远的时候,由于向建文帝供应战时马匹,才正式被明王朝册封为朝鲜国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