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邱并生
释义

人物简介

邱并生(1949.5.13-)江苏无锡滨湖区人,197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创新课题组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微生物学通报》副主编。《生物多样性》编委。长期从事植物病毒学研究工作。七十年代末开始了植物病毒的弱毒疫苗研究,先后获得抗烟草花叶病毒的番茄花叶病毒弱毒疫苗,以及抗黄瓜花叶病毒的S52等疫苗。在大田使用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并获得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能高效表达外源真核基因的多形汉逊酵母高效表达载体系统,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在该系统中的表达研究,及在汉逊酵母中高效表达牛促卵泡激素(bFSH)的α/β基因研究研究内容:采用病毒基因组学技术研究病毒与寄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为研制植物病毒疫苗提供理论依据;建立汉逊酵母表达系统,高效表达外源基因,为研制生物医药提供技术平台。承担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麦条纹花叶病毒与寄主相互作用研究”,“番茄花叶病毒外壳蛋白与一种寄主TCIP蛋白的相互作用”。技术开发项目“重组(汉逊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工程菌的构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汉逊酵母工程菌生产牛促卵泡激素工艺开发”。

主要履历及经历

1977年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毕业;1977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实习研究员;1986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2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1994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88年3月—1988年9月赴澳大利亚CSIRO植物工业研究所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

1、植物病毒基因组学;

2、免疫学;

3、汉逊酵母表达平台;

4、基因工程疫苗。取得的显著成绩包括(1)植物病毒疫苗;(2)病毒分子生物学;(3)汉逊酵母表达平台。

获奖情况

1. 哈密瓜病毒的研究,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2. 我国大豆病毒种类鉴定,危害分布和检测技术的研究,1986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

3. 新疆黄地老虎颗粒体病毒DNA分子克隆的研究,1986年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4. 用卫星核酸防治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三。

5. 抗环班病毒番木瓜株系的研究,1997年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三。

1994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发表论文

共发表论文七十余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