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秋夜师次松花江大将军以牙兵先济窃于道旁寓目即成口号示同观诸子
释义

《秋夜师次松花江大将军以牙兵先济窃于道旁寓目即成口号示同观诸子》诗题中的大将军指巴海;牙兵,将帅府牙(衙)中亲卫兵。当时,俄军进犯黑龙江,巴海决定在黑龙江与松花江汇合处,设下埋伏,以歼击来犯之敌。吴兆骞既有诗送巴海出师,又直送至松花江边,观看巴海帅亲兵渡河先行。口号,犹言随口而成,可见诗即江边所作。

作品名称:秋夜师次松花江大将军以牙兵先济窃于道旁寓目即成口号示同观诸子

创作年代:清朝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者:吴兆骞

作品原文

秋夜师次松花江大将军以牙兵先济窃于道旁寓目即成口号示同观诸子

落日千骑大野平,回涛百丈棹歌行。

江深不动鼋鼍窟,塞迥先驱骠骑营。

火照铁衣分万幕,霜寒金柝遍孤城。

断流明发诸军渡,龙水滔滔看洗兵。

作品赏析

诗的首联描绘渡江处情景:落日,平野,千骑大军,松花江波浪滔天,士兵登舟而渡,操棹而歌,这种景象颇有点悲壮的意味,读之令人兴起。

颔联接应首联的野阔江涌,江涌则水深,鼋鼍窟喻水底,谓江虽深却济渡十分安全;塞迥则程远,骠骑为级别很高的将军名号,此以喻巴海的亲兵部队,谓边塞虽辽阔,今以将军之精兵先驱,则勇锐无敌,两句写出巴海沉着冷静,指挥分明。

颈联写时令,谓夜色来临,火炬之下,照亮数不清的营幕,士兵们的铁衣通明耀眼;孤城里只听得击柝之声,分外清楚,秋霜如雪,在静夜中透出寒意,通过绘声绘色,渲染出一派威武森严的氛围。

末联说,待到天明,其余军队都相继渡河,人马极多,几至使江水断流,到了黑龙江,江水更为汹涌,那滔滔流水,正可以洗拭兵器,就像周武王伐纣,天雨洗兵,一战获得大胜。这里连用“投鞭断流”、“天雨洗兵”两个典故,既形容清军声势之大,又祝颂自卫战争必定取得胜利,充分表达了诗人反帝爱国的正义立场及高尚乐观的思想感情,使全诗的情绪达到了高潮。

诗人性豪迈,又亲历边塞,且诗笔雄健,故诗作多义勇之气,读之令人振奋。

作者简介

吴兆骞(1631-1684),字汉槎,吴江松陵镇人。其七世祖即孝子吴璋,叔祖吴易。吴兆骞9岁作《胆赋》,10岁写《京都赋》,少年时即声震文坛。后随父宦游楚地4年,因张献忠起义,奉母归里。1657年(顺治十四年)中举人,南闱科场案发,被诬卷入其中。翌年,兆骞赴京接受检查和复试。在复试中,他负气交白卷,被革除举人名。顺治皇帝亲自定案,兆骞家产籍没入官,父母兄弟妻子一并流放宁古塔(黑龙江省宁安县)。经好友纳兰性德、徐乾学等人在朝中斡旋,费赎金数千,吴兆骞又献《长白山赋》取悦康熙帝,1681年(康熙二十年)得以放归,1683年返里省亲。长期的严寒生活,兆骞已不适应江南水土气候,大病数月,赴京治疗,翌年客死京城。吴兆骞留下大量讴歌祖国边陲的诗篇。存有《秋徊集》、《归来草堂杂卷》、《西曹杂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7: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