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清镇二中 |
释义 | 学校简介清镇二中座落在风景秀丽的红枫湖畔,有着悠久而光荣的历史。其前身是清镇县城关新华小学,1974年由小学改建为中学;1985年春,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从原清镇县城关新华路搬迁到现接官厅中段红枫路154号;2004年,因政府宏观办学调控的需要,学校又进行了第二次搬迁,从红枫路154号迁至现在的新校址——新民路原清一中处。清镇二中在其30多年发展历程中,为普通高中、重点高中及各类中等专业学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为社会各行各业直接或间接地培养了无数的后备力量及杰出人才,如邓剑、吴次会等。邓剑1999年于我校初中毕业,2003年以贵州省高考第三名的好成绩被北大数学系录取,后破格在北大攻读博士。吴次会是我校2003届初中毕业生,2008年在清镇一中高中毕业后以理科615的高分录取中山大学(全国重点名牌大学)。30多年来,清镇二中综合效益蒸蒸日上,享誉全市,先后被列为国家德育实验基地、全省国防先进单位、全省科技示范学校、全市先进普法单位、全市先进绿化单位、全市先进集体等等。 现在,清镇二中已发展成为一所在清镇市占有突出地位的大型初中。新校址接近市区中心,距市政府市委约500米,全市最大的绿地广场就建在校门口。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校园开阔,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基础设施齐全,是一个读书学习、实现梦想的育人之地。校园占地20253余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60人,教学班45个,在校学生3000余人。师资力量非常雄厚,结构合理、年富力强,高级教师20余人,达本科学历者一百二十余人;他们经验丰富、业务水平精湛、职业道德高尚、科研意识和实践能力强、以教书育人为已任、富有开拓和进取精神。学校教学设施较为完备。目前有教学大楼三栋,综合大楼一栋,其中内设图书室、阅览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音乐室。篮球场、操场、田径场等体育设施也一应俱全。现有男女生宿舍楼各一栋(可同时容纳600多人住宿)、食堂1个。 二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逐年提升,中考成绩年年飘红。2006年非毕业班统考和中考,我校有8个科次名列全市第一,6个科次名列全市第二,中考优分学生(475分以上)近80人,比上年增长近30人,增长率近40%,创历史新高,成为胜利完成教育局指标的唯一一所号码中学。2008年中考500分以上人数100余人,比2007年增长近50%,在二中历史上首次突破百人大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10年中考500分以上人数飙升至270人,600分以上人数11人,占全市34.7%。全市前10名里二中占5名,其中宋志远同学以628分的成绩夺取全市中考状元。 近年来,二中校园文化建设也呈现出崭新面貌和蓬勃生机,在“为学生一生奠基,让学生终生受益”的办学理念的催生下,学生的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一方面,校园文化艺术节办得风风火火,有声有色;另一方面,经典诵读的回归使语文教学的改革走向了人本化教育的正确方向。在艰苦的奋斗、不懈的求索中,清镇二中正在为清镇市基础教育的发展探寻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道路。 校训忠、善、勤、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