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老店镇 |
释义 | 1 河南滑县老店镇◎ 所辖村庄老店镇(代码410526207)辖60个村:老店集村、西老店村、小屯村、东马庄村、桑寨村、落寨村、岳村集村、东悦庄村、东岳村、第三营村、王岳村、青口村、前小庄村、后小庄村、小石庄村、西杏头村、东杏头村、常屯村、张庄村、东马胡村、西马胡村、前马胡村、西吕庄村、谭集村、泥马庙村、青庄村、田庄村、耿范村、芦外村、芦内村、王会村、白露村、曹固营村、河东村、大石庄村、小道口村、李井村、刘庄村、东吕庄村、马兰村、尧头村、曹固村、焦庄村、长屯北街村、长屯南街村、吴河寨村、物头集村、前物头村、高庄村、小西南村、安上村、火店村、王新庄村、马村、西马庄村、任庄村、毕庄村、齐寨村、后物头村、西悦庄村 ◎ 农业商业该镇盛产优质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芦笋、莲菜等农副产品。乡镇企业形成了粮食机械,仿古建材,卫生材料、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企业的大豆蛋白抽丝技术,填补了国内国际空白。 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该镇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加大农业投入,夯实农业基础,按照“常规农业不放松,养殖步伐要加大,重抓芦笋,稳抓桑蚕”的农业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和集体化经营,形成了青庄、河东、东岳村等种植专业村,白露、物头集、田庄等的养殖专业村,目前,全镇优质小麦播种面积6.92万亩,莲鱼共养800亩,瓜蔬2万余亩,芦笋2000亩,桑蚕发展到200余亩,大牲畜饲养量达到8.1万头,家禽饲养量达到25万只。实行了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全镇形成“田成方,树成网,沟相连,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农业生产格局, ◎ 经济建设乡镇企业长足发展。乡党委、政府治理优化投资环境,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做到以真实的情意感动人,以诚实守信的姿态对待人,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人,建成了滑县华康生物化学工程设备制造厂、果汁饮料厂、瓷砖厂等一批企业,初步形成了“华康工业园区”,吸引外来投资3450多万元,新增产值近亿元,新增税收300多万元,招商引资成为该乡新的经济增长点,连续被评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机械加工、常屯村仿古建材、农产品加工等原有企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工业总产值达到11900万元。 ◎ 地方特产该镇常屯村地处黄河故道,曾以烧制琉璃盆为主。最早可追溯到早在元末明初。在90年代以前塑料盆、不锈钢盆尚未普及时,该村烧制的琉璃盆畅销豫北及周边各地。 1982年,常贯军创办光明琉璃瓦制品厂,是豫北地区较早烧制琉璃瓦、仿古建材的厂家。其产品在1991年10举办的“中国安阳殷商文化节”中荣获“产品评比一等家”荣誉称号。此后,带动了整个常屯村及周边的琉璃瓦、仿古建材的生产。 2 云南巧家县老店镇我国老店镇有两处,分别位于云南省和河南省。云南省巧家县老店镇位于巧家东部,牛栏江南面,历史悠久,地域辽阔,辖17个行政村,362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426.82平方公里,居全县第一位,居住着汉、彝、布依、苗等民族12777户55033人(其中汉族人口占97.87%),居全县第二位。河南省滑县老店镇地处黄河故道,位于滑县中西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东邻106国道,西有省道滑延线,万丰公路横贯东西,全乡土地面积96平方公里,辖60个行政村,7.2万人,10.3万亩耕地。 中文名称:老店镇 行政区类别:乡镇 所属地区:中国云南 面积:426.82平方公里 人口:55033人(2007年) ◎ 历史沿革本镇历史文化沉淀深厚,革命传统悠久。早在汉代,堂琅府治所便建置于此。解放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永琨支队下属游击队更是活跃于坪地营、尹武、铅厂一带,开辟了巧家最大的游击区。1988年12月撤区设乡,从包谷垴区划出尹武、阿泥卡和坪地营三个村,从铅厂区划出老店、治乐和法土南三个村,组建老店乡;2006年2月老店乡、铅厂乡撤并为老店镇。 ◎ 自然地理老店地处东经102°53′-103°27′,北纬26°32′-27°25′。东南面与曲靖市会泽县接壤,北面和鲁甸县龙头山镇隔江(牛栏江)相望;东北接包谷垴乡,南连马树镇,西与中寨两相连,西南与崇溪相接,西北与药山、新店两乡镇毗邻。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山高坡陡、沟深谷峡,地势呈西高东低之势,最低海拔930米,位于田坝村清水河,最高海拔3130米,位于大岩洞梁子,海拔相对高差2200米。辖区内包含二半山区、高二半山区和高寒山区三种类型,各类地区气候悬殊大,小区气候突出,形成立体气候和复杂的自然环境,年平均气温15.1℃,年均日照时数1823.3小时,年均降水量880.4毫米,无霜期280天。 ◎ 环境资源老店镇辖区内有通县油路48.5公里,镇政府所在地距巧家县城120公里,离昭通市政府驻地94公里,正在修建的巧威公路将穿境而过,现有村级公路145公里,基本保障晴天村村可以通行轻型农用车;据森林分类区划调查,全镇有国土面积65.16万亩,耕地面积86865亩,人均有地1.61亩;林业用地面积33.0792万亩,其中国有林地面积5.2974万亩,集体林地27.7818万亩,重点公益林地面积19.2385万亩,商品林地13.8407万亩。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23.7426万亩,灌木林地面积7.1189万亩,疏林地0.5001万亩,未成林造林地0.1726万亩,无林地(宜林荒山荒地)1.545万亩。森林覆盖率47.36%(含灌木林)。是全县重要的华山松种子生产基地之一;经济林果以核桃、青椒、木漆、板栗、油桐为主;主要矿产资源有煤(25平方公里)、稀土(50平方公里)、铅锌、铁、铜、石灰石等;民族工艺有羊毛褂褂、细褶子披毡、红毡,民间文艺有唢呐、唱孝、山歌等。 ◎ 经济2007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294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1814万元,第二产业完成220万元,第三产业完成663万元,其它收入2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34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590万公斤。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洋芋、荞子、燕麦、水稻等,主要经济来源于畜禽养殖、烤烟、经济林果和劳务收入。总收入中,农业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产业结构非常单一。老店虽然整体解决温饱,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靠天吃饭的现象十分突出,经济发展呈现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缓慢的特点,农业产业亟待注入活力,各项社会事业急需投资建设。 ◎ 文教卫生现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48所(完小17所)。在校中学生2205名、小学生4727名,适龄儿童入学率99.12%,中学入学率95.86%,中学教师114名、小学教师279名。全镇中心卫生院1个,铅厂村有一卫生所,乡级医生17人,15个村有卫生室,村级医务人员41名。 ◎ 总体规划老店建镇以来,镇党委、政府立足老店实际,提出今后五年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巧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的宏伟目标,突出又快又好发展这个主题,围绕“一个目标”,即围绕经济增长、农民增收为目标;夯实“三个基础”,即夯实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事业;实施“四大工程”,”即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交通水利建设工程、集镇建设工程、生态建设工程;培育“四大产业”,即培育烤烟、畜牧业、特色经济林果、劳务输出产业。依靠发展凝人心,统筹兼顾谋协调,调整结构创特色,突出科技增效益,齐心协力建和谐,实现老店镇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更加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十一五”期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预定目标为: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11%,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10%,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2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12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