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清乾隆掐丝珐琅兽面纹甗
释义

清乾隆掐丝珐琅兽面纹甗是铜胎,器形摹仿西周青铜蒸食器甗之形制。上层置食物称甑,下层装水处称鬲,中腰置竹制成的蒸筛供蒸汽通过蒸食物者称箅。兽面纹甗以仿古兽面为主纹,此款的兽面已简化成似人的眼眉,显得亲切而富趣味。浮雕式蟠龙盖钮、绳纹立耳、以及镌刻缠枝番莲纹的三足等部位的金工,均是该器观赏的重点。西周青铜器的“甗”器形摹仿西周青铜器的“甗”,甗是一种蒸食器,上层置食物称甑,下层装水处称鬲,中腰置一竹制的蒸筛供热气通过以蒸食物者称箅。这种器皿到了后期,成为祭祀中的礼器,或平日做案头的陈设器。

基本资料

【器物名称】清乾隆掐丝珐琅兽面纹甗

【材质类别】珐琅器

【制作年代】清代乾隆

【文物原属】宫廷御用,中国故宫博物院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器型规格】连座:高26.5公分,口径10.5公分

器物简介

纹饰之美

title=清乾隆掐丝珐琅兽面纹甗(图案放大图) style=right src=7787b9efb0376738fdfa3cf8兽面纹甗以仿古兽面为主纹,此款的兽面已简化成似人的眼眉,显得亲切而富趣味。浮雕式蟠龙盖钮、绳纹立耳、以及镌刻缠枝番莲纹的三足等部位的金工,均是该器观赏的重点。

器物功用

title=西周青铜器的“甗” style=left src=c856613ec926331370cf6cfb器形摹仿西周青铜器的“甗”,甗是一种蒸食器,上层置食物称甑,下层装水处称鬲,中腰置一竹制的蒸筛供热气通过以蒸食物者称箅。这种器皿到了后期,成为祭祀中的礼器,或平日做案头的陈设器。

珐琅器注

中国人习惯于将涂饰在金属器物表面的玻璃质称为珐琅釉。珐琅釉的主要的成份是矽酸盐类。需与不同材质的胎体结合,因此在制作技术上要兼顾釉与胎两者的理化性质;也就是说,这些釉至少应调配到膨胀系数比胎质的小,同时熔点比胎质的低,才能完整的附着在器表以增添器皿的美观。珐琅器即金属胎珐琅器,是一种集金属制作与珐琅釉料加工处理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制品。它既具备金属贵重、坚固的特点,又具备珐琅釉料晶莹、光滑及适用于装饰的特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4 22: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