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段志玄 |
释义 | 段志玄(598-642),齐州临淄(今山东济南)人,唐代名将。大业十三年(617年),随高祖起兵,授右领大都督府军头。后在潼关击败隋将屈突通,以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封临淄郡公。武德九年(626年),参与玄武门之变。太宗即位后,迁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贞观十一年(637年),改封褒国公。贞观十二年(638年),拜右卫大将军。贞观十四年(640年),加镇军大将军。贞观十六年(642年)病卒,赠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谥号庄肃,陪葬昭陵。贞观十七年(643年),图形于凌烟阁。著名文学家、《酉阳杂俎》作者段成式为其裔孙。 中文名:段志玄 国籍:中国 唐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齐州临淄(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日期:隋开皇十八年(598年) 逝世日期:唐贞观十六年(642年) 职业:军事将领 主要成就:参加潼关之战,击败隋将屈突通率军大败吐谷浑,追击八百余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位列第十 官职:右卫大将军,镇军大将军 爵位:樊国公、褒国公 赠官: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 谥号:庄肃(一说“忠壮”) 生平经历开国时期段志玄的父亲段偃师,隋末为太原郡司法书佐,从李渊起兵,官至郢州刺史。段志玄小时候就身材伟岸器宇轩昂然而无赖乡里,屡次违反法纪。炀帝征伐高句丽时,段志玄年仅十四岁,从军远征,勇冠三军。兵败后随父客居太原,甚为李世民所重。 大业十三年(617年),高祖晋阳起兵,段志玄募兵千余人,被授为右领大都督府军头,霍邑(今山西霍邑)、绛郡(今山西新绛),攻永丰仓(在今陕西大荔县境),皆为先锋,并历迁左光禄大夫。潼关之战时,刘文静被屈突通部将桑显和偷袭,军营溃散。段志玄率二十余骑赴击,连杀数十人,身中流矢,仍往来杀敌,军心复振,大败隋军。后又与诸将迫擒屈突通,以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封临淄郡公。 武德年间武德四年(621年),段志玄跟从秦王李世民于东都(今河南洛阳)征讨王世充,马倒被擒,夺马急驰而归,数百骑尾追其后,但无人敢靠前。王世充、窦建德投降后,段志玄以功迁秦王府右二护军。 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见段志玄为秦王府勇敢之将,便赂以金帛,企图诱其归顺。段志玄不为所动,拒而不纳,并将此事告知秦王,李世民对他更加信任。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段志玄与尉迟敬德等共同讨杀李建成与李元吉兄弟。太宗即位后,段志玄迁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食封九百户。 贞观年间贞观八年(634年),吐谷浑犯边,太宗以段志玄为金河道行军大总管率汉兵和边郡羌兵征讨,吐谷浑大败,段志玄率军追击八百余里,追至青海湖三十余里时不敢再追,致使吐谷浑赶去牧马而遁。回朝后,太宗震怒,罢其官职,后来太宗念其战功又让他官复原职。 贞观十年(636年),太宗文德皇后(即长孙皇后)病逝,出葬时,段志玄与宇文士及分统兵马守肃章门。太宗于夜间派遣使者到达他们两人驻所,士兵欲开营门让使者进入,段志玄闭门不纳,曰:“军门不可夜开。”使者说:“有皇上手敕在此。”段志玄道:“夜间难辨真伪。”使者无奈,只好待到天明。太宗听说此事后,称赞道:“这是真正的将军,周亚夫也不过如此。” 贞观十一年(637年),太宗封建功臣,段志玄改封褒国公,世袭金州刺史,诏词为“志玄姿质伟岸,气干强雄,楚汉之姿,早效忠款,颍川从我,备尽艰辛。"但是这件事并没有真正实行。 贞观十二年(638年),段志玄拜右卫大将军。贞观十四年(640年),加镇军大将军。贞观十六年(642年),段志玄重病弥留,太宗亲临探望,并许诺封其子为五品官。不久,段志玄病逝,赠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陪葬昭陵,谥号“庄肃”(这是《新唐书》的说法,《旧唐书》作“忠壮”)。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宗命绘二十四功臣像于凌烟阁,段志玄位列第十。 段志玄母弟段志感,贞观十六年官拜左卫郎将。段志玄之子段瓒,袭封褒国公,武则天时官拜左屯卫大将军。段瓒卒,子段怀简袭封褒国公,玄宗开元年间官至太子詹事。 人物评价段志玄如同美国的巴顿将军一样,是初唐装甲部队---玄甲军的主要战将之一,参与了太原起兵及全国统一战争,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且作战勇敢、军功卓越,是飞将军李广的"唐朝版"。 段志玄为人正直、耿介诚挚、治军严谨、不趋时利,634年曾作为主将(在贞观朝能做主将是很不容易的事,只有李靖征突厥及吐谷浑、李绩征薛延陀及高丽、李道宗征薛延陀、侯君集征高昌及击吐蕃、柴绍征梁师都、阿史那社尔征安西四镇、段志玄征吐谷浑主过军)率军击退吐谷浑的军事进攻,为将者的"智、信、严、勇、仁"在他身上集中体现。 史籍记载《新唐书·卷八十九·列传第十四》 段志玄,齐州临淄人。父偃师,仕隋为太原司法书佐。从义师,官至郢州刺史。志玄姿质伟岸,少无赖,数犯法。大业末,从父客太原,以票果,诸恶少年畏之,为秦王所识。高祖兴,以千人从,授右领大都督府军头。下霍邑、绛郡,攻永丰仓,椎锋最。历左光禄大夫。从刘文静拒屈突通于潼关。文静为桑显和所袭,军且溃,志玄率壮骑驰贼,杀十余人,中流矢,忍不言,突击自如,贼众乱,军乘之,唐兵复振。通败走,与诸将蹑获于稠桑,以多,授乐游府车骑将军。从讨王世充,深入,马跌,为贼禽。两骑夹持其髻,将度洛,志玄忽腾而上,二人者俱堕,于是夺其马驰归,尾骑数百不敢近。破窦建德,平东都,迁秦王府右二护军。隐太子尝以金帛诱之,拒不纳。秦王即位,累迁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实封九百户。诏率兵至青海夺吐谷浑牧马,逗留,免。未几复职。文德皇后之葬,与宇文士及勒兵卫章武门,太宗夜遣使至二将军所,士及披户内使,志玄拒曰:“军门不夜开。”使者示手诏,志玄曰:“夜不能辨。”不纳。比曙,帝叹曰:“真将军,周亚夫何以加!”改封褒国公,历镇军大将军。贞观十六年疾,帝临视,泣顾曰:“当与卿子五品官。”顿首谢,请与母弟,乃拜志感左卫郎将。及卒,帝哭之恸。赠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曰壮肃。 《旧唐书·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 段志玄,齐州临淄人也。父偃师,隋末为太原郡司法书佐,从高祖起义,官至郢州刺史。志玄从父在太原,甚为太宗所接待。义兵起,志玄募得千余人,授右领大都督府军头。从平霍邑,下绛郡,攻永丰仓,皆为先锋,历迁左光禄大夫。从刘文静拒屈突通于潼关,文静为通将桑显和所袭,军营已溃,志玄率二十骑赴击,杀数十人而还。为流矢中足,虑众心动,忍而不言,更入贼阵者再三。显和军乱,大军因此复振,击,大破之。及屈突通之遁,志玄与诸将追而擒之,以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后从讨王世充,深入陷阵,马倒,为贼所擒。两骑夹持其髻,将渡洛水,志玄踊身而奋,二人俱坠马,驰归,追者数百骑,不敢逼。及破窦建德,平东都,功又居多。迁秦王府右二护军,赏物二千段。隐太子建成、巢剌王元吉竞以金帛诱之,志玄拒而不纳,密以白太宗,竟与尉迟敬德等同诛建成、元吉。太宗即位,累迁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食实封九百户。文德皇后之葬也,志玄与宇文士及分统士马出肃章门。太宗夜使宫官至二将军所,士及开营内使者,志玄闭门不纳,曰:“军门不可夜开。”使者曰:“此有手敕。”志玄曰:“夜中不辩真伪。”竟停使者至晓。太宗闻而叹曰:“此真将军也,周亚夫无以加焉。”十一年,定世封之制,授金州刺史,改封褒国公。十二年,拜右卫大将军。十四年,加镇军大将军。十六年,寝疾,太宗亲自临视,涕泣而别,顾谓曰:“当与卿子五品。”志玄顿首固请回授母弟志感,太宗遂授志感左卫郎将。及卒,上为发哀,哭之甚恸,赠辅国将军、扬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曰忠壮。十七年正月,诏图形于凌烟阁。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