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清道光帝旻宁皇后
释义

总体情况介绍

清宣宗旻宁的皇后鸦片战火骤起,英吉利大炮轰开国门,现代史家认为道光帝屈辱求降,签订和约,开始了清政府卖国的近代中国史。然而这位背上恶名的道光帝,在清代史家眼中,不失为一个忘我谦和,注重道德的皇帝。据史料记载,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天理教”首领李文成、林清起来造反,有一支教徒连结宫内太监,乘黑夜进入紫禁城,攻击东华门和西华门。这天晚上皇次子旻宁正在上书房攻读,见有人爬墙,想杀入大内,来不及召集禁卫军抵挡,便命内侍取过鸟铣腰刀来,上了梯子,从墙上朝外一看,见有人爬墙上来。旻宁便将弹药装入鸟铳枪里,瞄准对方一枪,这人就被打落坠地,随后又是一枪,又打落一个。余下的人不敢再爬,大叫“快放火”。然而老天恰在这时下起雨来,很快将火势浇灭。

一场紫禁城叛乱,就此平息下去。嘉庆帝十分高兴,以为皇次子这番立了大功,封他为智庆王,每年加给俸银一万二千两。嘉庆帝本来就因旻宁是嫡子,有意立为皇储,经此番立功,更加爱重,便亲手密写立储诏书,藏于“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皇帝在热河避暑山庄生了一种头痛发热病,日日加重,至八月驾崩。智庆王旻宁于太和殿即皇帝位,改元道光,史称清宣宗,册立嫡福晋佟佳氏为皇后。佟佳氏是三等承恩公舒明阿的女儿。旻宁为皇子时,她入侍王府。旻宁的元配福晋钮祜禄氏是户部尚书一等子爵布颜达赍的女儿,嘉庆元年旻宁十五岁时册为嫡福晋,但嘉庆十三年即病死,佟佳氏扶为正室,故得以立为皇后。

然而佟佳氏也不很长寿。于道光十三年四月崩逝。六官无主,道光晋封全贵妃钮枯禄氏为皇贵妃,统摄六宫事。第二年又册立她为皇后。这位皇后是皇太后的侄女儿,姑侄成了婆媳,亲上加亲,可见道光对太后的孝心。皇后的父亲颐龄是宫中的二等侍卫,封一等男爵。她幼年时曾随父亲上任去苏州,学成江南女子的纤巧秀慧,还发明了一种七巧拼板,作为闺中清玩。道光帝听说颐龄的女儿才貌双全,名闻遐迩,亲自下诏求选。进宫后侍奉君王,曲意承欢,大得宠幸。先为贵人,进而嫔,再进而妃,贵妃,皇贵妃,还因才、智、貌样样都全,特赐予“全”字的封号。道光十一年六月,她为皇帝产下一个麟儿。由此,更得宠幸。册全妃为后时,道光帝显得比第一次册后时更为欣喜。帝后过了两三年伉俪情深的安稳时光。转眼是皇太后六十岁诞辰。道光帝为讨太后欢心,亲自制作皇太后六旬寿颂十章,在太后的寿康宫颂读驾寿。而皇后为了讨得两宫欢心,也来凑热闹,亏得她诗词文章无一不精,当下一挥而就,写成“恭和御诗十章”,献给太后。

过了几天,道光帝去向太后请安时,随便聊起皇后赋诗祝贺一事。太后说:“皇后敏慧过人,未免可惜。”道光帝觉得她讲得奇怪。太后又道:“妇女以德为重,德厚方能载福,若仗着一点才艺卖弄,恐不是有福之人。”道光帝听了也没放在心上。谁知宫有好事之徒,长舌妇人,把皇太后的这种随意闲聊搬绪皇后听。皇后有些不高兴,心想:“我乃一国之母,生下皇子,又是皇长子,将来免不了身登大位,我便是皇太后的命,难道能说我没有福份么?”这样,她便觉得太后有意损她,不很高兴。才色俱佳的皇后,因道光帝的宠爱,更生骄娇之气,翁姑小看她,她不免心存芥蒂,面上也就流露出来。有时去寿康宫请安,言语中颇含讥讽。皇太后一贯养尊处优,又是皇后姑母,怎么忍受得了?婆媳两人竟然越来越生分了,再加上宫嫔们从中搬弄是非,关系更加不和。只是苦了道光帝,一面是母亲,一面是爱妻,两头周旋不过来。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冬,皇后钮祜禄氏偶然受了些风寒,躺在床上。皇太后亲自驾临坤宁宫探视,态度十分慈祥,使道光帝颇觉欣慰。转眼过了元旦,皇后的病已有好转,她坐上风辇去寿康宫叩头谢恩。过了两天,太后特派一名太监,亲赐皇后一瓶美酒,说是饮食后能祛风寒,舒筋活血。皇后谢恩之后把杖盏酌饮,尤觉甘美异常。谁知当夜躺在床上竟遽而仙逝了。道光帝悲痛之余,觉得皇后死得可疑,但因家法森严,不敢怀疑慈亲,只好隐忍下去。皇太后也显得很悲伤,三次亲临奠祭,显得不同寻常。这年冬天,道光帝封静贵妃博尔济吉特氏为皇贵妃,命她抚养年方十岁的皇子。道光帝时常悼念死去的妻子,从此不再册立皇后。

四位皇后分别介绍

第一任皇后,孝穆成皇后

基本信息

孝穆成皇后(1781—1808年),钮祜禄氏,户部尚书、一等子布颜达赉女。时宣宗道光帝为皇子,嘉庆元年,仁宗嘉庆帝册封其为嫡福晋。十三年正月戊午逝世,无子。道光帝即位后,追册谥曰孝穆皇后。初葬王佐村,移宝华峪,因地宫浸水,再移龙华峪,后来清西陵的慕陵就起于此处。咸丰初,上谥号。光绪年间加谥,曰孝穆温厚庄肃端诚株惠宽钦孚天裕圣成皇后。在去世十二年后当上了“孝穆皇后”——这个谥号在往后的若干年间又被咸丰光绪陆续加码,最终全称为:“孝穆温厚庄肃端诚恪惠宽钦孚天裕圣成皇后”。追册皇后的礼仪完成之后,两位使节又将孝穆皇后钮祜禄氏的牌位接回了紫禁城,入祀太庙及奉先殿。钮祜禄氏既成了孝穆皇后,她的父亲布颜达赍也自然水涨船高,晋升为“三等承恩公”。

相关史料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宣宗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户部尚书、一等子布颜达赉女。宣宗为皇子,嘉庆元年,仁宗册后为嫡福晋。十三年正月戊午,薨。宣宗即位,追册谥曰孝穆皇后。初葬王佐村,移宝华峪,以地宫浸水,再移龙泉峪,后即於此起慕陵焉。咸丰初,上谥。光绪间加谥,曰孝穆温厚庄肃端诚恪惠宽钦孚天裕圣成皇后。

第二任皇后,孝慎成皇后

基本信息

孝慎成皇后(1790—1833年)佟佳氏,道光帝皇后。三等承恩公舒明阿女。道光帝为皇子时,嫡福晋钮钴禄氏(即孝穆成皇后)于嘉庆十三年逝世,后嘉庆帝册封佟佳氏为继嫡福晋。嘉庆十八年(1813年)十月初二日酉时生道光帝长女端悯固伦公主,公主早夭。道光帝即位后,佟佳氏被立为皇后。道光十三年四月己巳,崩,谥曰孝慎皇后,葬清东陵龙泉峪。咸丰初,上谥。光绪间加谥,曰孝慎敏肃哲顺和懿诚惠敦恪熙天诒圣成皇后。

相关史料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孝慎成皇后,佟佳氏,三等承恩公舒明阿女。宣宗为皇子,嫡福晋薨,仁宗册后继嫡福晋。宣宗即位,立为皇后。道光十三年四月己巳,崩,谥曰孝慎皇后,葬龙泉峪。咸丰初,上谥。光绪间加谥,曰孝慎敏肃哲顺和懿诚惠敦恪熙天诒圣成皇后。女一,殇。

第三任皇后,孝全成皇后

基本信息

孝全成皇后(1808年—1840年)钮祜禄氏,二等侍卫、世袭二等男、赠一等承恩侯、晋赠三等承恩公颐龄女。嘉庆十三年(1808年)二月二十八生。道光帝第二任皇后。道光元年七月封为全嫔,三年十一月二十五册晋全妃,五年二月二十生皇三女端顺固伦公主。四月十三晋全贵妃。六年四月初六生皇四女寿安固伦公主。十一年六月初九生皇四子奕詝(咸丰帝),十三年八月十五晋称皇贵妃摄六宫事。十四年十一月立为皇后。二十年(1840年)正月十一崩,寿三十三。十七日宣宗赐谥孝全皇后,当年十一月葬入清西陵慕陵龙泉峪地宫。经过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累次上谥,谥号全称为:孝全慈敬宽仁端悫安惠诚敏符天笃圣成皇后。

死因之谜

关于孝全皇后的死因,历来众说纷纭,都说皇后死于非命,且矛头都指向婆婆孝和皇太后。

一、被迫自杀说

此说法有两个版本,一是为父乞官被太后责备,羞愧自杀。

《清宫词》中第二首写孝全成皇后的诗云:

如意多因少小怜,蚁杯鸩毒兆当筵,温成贵宠伤盘水,天语亲褒有孝全。

作者原注:“孝全皇后由皇贵妃摄六宫事,旋正中宫,数年暴崩,事多隐秘。其时孝和太后尚在,家法森严,宣宗亦不敢违命也,故特谥之曰:‘全’。”照这首诗看,孝全皇后暴崩,似是新年宫中家宴,酒中为人下毒所致。但“温成贵宠伤盘水”兼用宋仁宗张贵妃恃宠称骄及庆历八年(1048年)近侍作乱纵火,曹皇后率宫人救火擒贼的故事,含沙射影,牵连到了孝和皇太后。史载:宋仁宗张妃颇与闻外事,曾为其伯父尧佐乞官,或者孝全皇后亦有类似的举动,为父亲颐龄向道光帝求官,而孝和皇太后有所责备,孝全皇后因而羞惧服毒。真相究竟如何,没有人敢再追查下去,只能不了了之,诚所谓“宫闱事秘,莫得闻矣”!

奕䜣《清朝野史大观》中还有一种说法,即谋害奕䜣阴谋败露,被迫自杀。

奕䜣(即后来的恭亲王)是道光帝的静贵妃(后谥孝静成皇后)所生,文武双全,而且聪明过人,后来更支持洋务运动,和西方人(中国人蔑称为“洋鬼子”)接近,有“鬼子六”之称;而孝全皇后所生的奕詝则软弱无能,一副老好人模样,难堪大任,道光帝原先最中意奕䜣,有意立他为嗣。孝全皇后为确保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皇位,遂摆下毒鱼宴,企图毒死奕䜣。一天,奕䜣正好来孝全皇后和奕詝所住的钟粹宫找奕詝玩,皇后便派人通知奕䜣之母静贵妃,说让奕䜣在自己寝宫里吃饭。临近开宴,皇后偷偷叫来儿子奕詝,让他不要吃桌上的鱼。奕詝不明白原因,不肯听从,皇后只好把图谋告诉了他。但奕詝忠厚仁慈,且与奕䜣关系最好,所以在吃饭时,当奕䜣要夹鱼吃时,他狠命地踩了奕䜣一脚,如此数次,聪明的奕䜣自然明白了,便再也没有要吃鱼。皇后的图谋没有得逞。这时,皇后宫中的一只猫在桌底下吃了奕䜣吃掉下来的鱼骨头,但吃完没多久,就突然狂窜起来,没跑多远就倒地而死。奕䜣大惊,回家告诉了母亲静贵妃,静贵妃也大吃一惊,忙去告诉孝和皇太后。太后大怒,便命令道光帝赐死皇后。道光帝虽然不舍得皇后,但母命难违。孝全皇后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保全,只好自尽。

然而这两种说法都有着极大的硬伤:孝全的家族极其显贵显贵,其祖为清朝著名将军,战功显赫,其父拥有世袭爵位,更在实际职务上官至从一品的驻防将军,孝全并没有为其父乞官的必要。二来孝全皇后所生的奕詝当时即使道光帝的嫡子,又是长子,很难想象同为嫡长子的道光帝会偏心庶子。 且终道光一朝,孝全皇后所获盛宠也远非奕䜣之母静贵妃所能稍及,且当时奕詝身体尚且健康(他受伤坡脚是在孝全皇后去世后),据说面貌也颇似皇后,且一直有“仁孝”之名,综上所述,起码在孝全皇后还在世时,奕䜣并没有形成对奕詝的威胁,很难想象道光会在孝全皇后还在世就属意奕䜣。孝全皇后没有必要冒着严酷的清朝家法谋害一个年幼的庶子。

另一个原因则是这样说的:孝全皇后当年在做“全贵妃”生下皇四子的时候捣了鬼。全贵妃原本的预产期,在生下皇五子的祥妃之后。但当时皇长子早逝,谁要是先生下了儿子,谁的儿子就是事实上的庶长子,日后能问津帝位。于是全贵妃就暗中找了太医,软硬兼施,逼着太医配制了催产药物,终于比祥妃提前七天生下了儿子。——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皇太后与皇后婆媳反目,皇后又失了权,于是就有人向皇太后报告了这个多年前的隐秘。此事一发,皇太后更不能容忍,于是逼着皇后自尽。

不过,在众多说法中,这种说法倒是最站不住脚的。且不说清宫中对后妃生育管理极严;也不说以那年头足月婴儿尚且极低的成活率,焉有哪个后宫女人愿意主动让自己的儿子“早产”,增加夭折的机率;就是这种说法的理论根据——事实上的庶长子能够问津帝位,其母能够爬上皇后之位,就已经很不对头。清朝皇位传承与其它皇朝不同,从来没有“立长”的祖制。况且皇四子出生时,佟佳皇后还活得很精神,一点也没有提早死掉空出后位的迹象。

二、太后下毒说

但也有人认为《清宫词》诗注中所说下毒者乃是孝和皇太后本人,至于太后为何下毒,也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和被迫自杀的第一种说法差不多,即皇后大概因为父乞官犯了家法而被太后责备,不同的是皇后没有羞愧自尽,而太后却用毒酒害死了皇后。

不过第二种说法更为流行,即婆媳二人早就关系不和,太后因此用毒酒害死了皇后。

相传道光十五年(1835年)孝和皇太后六十岁大寿时,道光帝为讨太后欢心,亲自制作皇太后六旬寿颂十章,在太后寝宫寿康宫(在圆明三园之一的绮春园中)颂读贺寿。而皇后为了讨得皇帝和太后欢心,也来凑热闹,且她诗词文章无一不精,当下一挥而就,写成“恭和御诗十章”,献给太后。 过了几天,道光帝去向太后请安时,随便聊起皇后赋诗祝贺一事。太后却说:“皇后敏慧过人,未免可惜。”道光帝觉得她讲得奇怪。太后又道:“妇女以德为重,德厚方能载福,若仗着一点才艺卖弄,恐不是有福之人。” 言下之意即是“女子无才便是德”。道光帝听了也没放在心上。但宫中有好事之徒把太后的这种随意闲聊添油加醋地说给皇后听。皇后有些不高兴,心想:“我乃一国之母,生下皇子,又是皇长子,将来免不了身登大位,我便是皇太后的命,难道能说我没有福份么?”觉得太后有意损她。 才色俱佳的皇后,因道光帝的宠爱,更生骄娇之气,太后小看她,便不免心存芥蒂,表面上也就流露出来。有时去寿康宫请安,言语中颇含讥讽。太后一贯养尊处优,无法忍受。婆媳两人越来越生分了,再加上宫女嫔妃们从中搬弄是非,关系更加不和。道光十九年(1839年)冬,皇后偶然受了些风寒,太后亲自驾临皇后寝宫探视,态度十分慈祥,使道光帝颇觉欣慰。转眼过了元旦,皇后的病已有起色,便坐上凤辇去寿康宫叩头谢恩,婆媳两人聊得很开心,关系似乎好转。过了几天,太后派人送了一瓶酒给皇后,皇后喝过后当天就暴崩了。照此说法,太后下毒的可能性很大,但都没有其它确切的证据。

相关史料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二等侍卫、一等男颐龄女。后事宣宗,册全嫔。累进全贵妃。道光十一年六月己丑,文宗生。十三年,进皇贵妃,摄六宫事。十四年,立为皇后。二十年正月壬寅,崩,年三十三。宣宗亲定谥曰孝全皇后,葬龙泉峪。咸丰初,上谥。光绪间加谥,曰孝全慈敬宽仁端悫安惠诚敏符天笃圣成皇后。子一,文宗。女二:一殇,一下嫁德穆楚克紥布。

第四任皇后,孝静成皇后

基本信息

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花郎阿之女,大概生于嘉庆九年(也有可能是十年)。初入宫为静贵人,十四年为贵妃,二十年为静皇贵妃。文宗即位尊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咸丰五年七月太妃病笃,尊为康慈皇太后,七月初九日崩,享年44岁。

子三:奕纲、奕继(均早殇)、皇六子恭亲王奕䜣

女一:寿恩固伦公主,道光二十五年四月下嫁景寿

咸丰年间初谥为: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不系宣宗谥,不祔庙。

穆宗即位,祔庙、加谥。

尊谥为: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

谥号风波

咸丰帝为康慈皇太后拟定的谥号为孝静康慈弼天辅圣皇后,不系道光帝谥,也就是不加道光帝谥号——“成皇帝”中的“成”字,不称“成皇后”,神位不祔太庙,强调孝静“皇后”和真正的皇后嫡庶有别,不能享受后代的香火,也不能得到宗室的承认。

皇后不系帝谥,始于明代,有很多明朝皇帝是庶出,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母不是先朝皇后,即位后照例要追尊自己的母亲为皇太后,但规定她们的谥号中不加皇帝的谥号,以区别嫡庶,所以明朝的皇后中只有原配皇后的谥号中才有皇帝的谥号。但此制度在清朝未曾实行,例如顺治帝生母孝庄皇后也没当过皇太极的皇后,但照样加上皇太极的谥号——“皇帝”中的“”字。咸丰帝不以家法而沿用前朝故事,一来认为自己已经尊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太后,实在是加倍报了抚育之恩,二来觉得毕竟嫡庶有别,博尔济吉特氏既不是先朝皇后也不是自己的生母,出身也远逊于道光三后,能被尊谥为皇后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帝谥是不能系的。然而恭亲王却仍然不满,对此,咸丰帝毫不让步,认为自己做法无可厚非,对恭亲王的防范也愈发明显。

咸丰五年七月二十日(1855年9月1日),孝静皇后的身后事操办完成,第二天(1855年9月2日),咸丰帝借奕䜣在办理皇太后葬礼时礼仪疏略,罢去了他的军机大臣、宗人府令和正黄旗满洲都统职务,退回上书房读书,从此对待奕䜣同其他异母兄弟没什么差别了,以至于后来咸丰帝临终时也未把奕䜣列入辅佐儿子同治帝的顾命大臣名单,将他排除于最高统治集团。整个咸丰朝,除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与英法联军谈判,奕䜣几乎没有受重用。

不能不说,孝静皇后百般索要“太后”名分的行为,不仅是挑战理法制度,也违抗丈夫道光对其地位的钦定,更是实实在在挑战养子咸丰内心的感情底线,尽管咸丰一忍再忍,但最后恭亲王矫诏的行为彻底断送了咸丰对孝静母子最后的亲情。孝静皇后在宫中生活30多年,应该是十分清楚她自己是没有资格和理由当太后的,也清楚如此欺凌皇帝强封太后的风险,若非后来咸丰不可预知的早逝,恭王的前途命运可想而知。但是为了一己私欲,为了一辈子居于妾室不得扶正的怨妇情结,她用自己养子的感情和亲子的前途做牺牲品,终于换来了“皇后”的名分,同时也换来了养子的彻底反目和亲子前途的断送。

咸丰五年八月初十(1855年9月20日),正式加上“孝静皇后”称号。咸丰七年(1857年)四月,孝静皇后梓宫下葬于慕陵妃园寝(后改称慕东陵。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咸丰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去世,同治帝奉遗诏即位,两宫皇太后(指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发动祺祥政变,杀咸丰帝顾命大臣,垂帘听政。为了在政局稳定得到恭亲王的支持,两宫皇太后于同治元年四月初八(1862年5月6日)以同治帝的名义发下诏书,为恭亲王的生母孝静皇后加谥懿昭端惠,系道光帝谥号“成”字,恭亲王借机篡改“辅佐”之“辅”字为“抚育”之“抚”字,美化孝静皇后不是“辅佐”而是“抚育”了咸丰帝,从而大大抬高孝静的身份,这样谥号即被改为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弼天抚圣成皇后,同年九月初二(1862年10月24日),将孝静成皇后神位升祔太庙。至此,博尔济吉特氏正式获得了道光帝皇后的地位,可以享受后代的香火。

以后,光绪元年(1875年)六月加谥庄仁,宣统元年(1909年)四月加谥和慎,这样博尔济吉特氏的谥号全称就为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

后陵奇观

孝静皇后死后,葬于清西陵道光帝慕陵的东面的妃园寝,改称慕东陵。

按清朝规制,皇后先于皇帝驾崩的与皇帝合葬,后于皇帝驾崩的则另建陵寝。但是慕东陵却异反常规,既非帝、后合葬,也非另建陵寝,而是皇后和皇妃埋葬在一个陵寝之中。

因孝静既不是“正牌皇后”,也不是“母以子贵“,道光生前只承认其“妾室”身份,并于生前亲定位次,授意康慈葬于慕陵妃园寝不能更改。还有一点,从慕东陵的平面图上可以看出,静妃在成为太后之后,竟然仍然和琳贵妃并排,可以想见,道光生前的安排上,慕妃园寝得第一排为此二人并排而葬。如果一排是单数,一般以中间的为尊,一排要是只有两个人,一般认为地位相当。静妃被安排和一个出身低下,份位也不及的晚年宠妃并排入葬,足见道光对其感情十分有限。

康慈去世时,为尊父命,又敬养母,咸丰帝谕令诸军机大臣:“将来大行皇太后奉安,即拟以慕陵妃园寝做为山陵,惟宝城城后,必须筑墙一道,……至围墙亦有顺路可通。”宝城内葬孝静皇后,宝城外至中间葬十六个嫔妃,使整个妃园寝形成了以孝静皇后为中心的大园套小园的形状。这样既不违反道光帝的旨意,又突出了孝静皇后的位置。为进一步表示孝敬,咸丰帝又决定将原妃陵的绿琉璃瓦改为黄琉璃瓦,陵前加建神厨库,妃园寝改为后陵——慕东陵。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9 7: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