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青梅口疮散 |
释义 | 中药散剂。以青梅、川连、黄柏、冰片、青黛等五位祛火名药研制而成,功效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心火亢盛、热毒疮疡;青黛性寒清热,可凉血清肝,解诸药毒,与冰片同用,治疗口舌生疮效果极佳;冰片性偏寒凉,可通诸窍,散郁火,清热止痛,有开窍醒神之功效,可使本方药性发挥到最佳。主治口腔溃疡。 产品简介【用法用量】取适量药粉,以蜂蜜调匀后涂于患处。 【方 解】中医认为,口腔溃疡多为脾胃积热、虚火上炎所致,当以养阴清热、引火归源为主。方中硼砂、川连、黄柏均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心火亢盛、热毒疮疡;青黛性寒清热,可凉血清肝,解诸药毒,与冰片同用,治疗口舌生疮效果极佳;冰片性偏寒凉,可通诸窍,散郁火,清热止痛,有开窍醒神之功效,可使本方药性发挥到最佳。 【注意事项】本方入口稍有刺痛,无妨,可放心使用。 口腔溃疡中医理论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口疮”、“口糜”范畴。口疮虽生于口,但与内脏有密切关系。中医学认为,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脉连咽系舌本,两颊与齿龈属胃与大肠,任脉、督脉均上络口腔唇舌,表明口疮的发生与五脏关系密切。《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口疮之火,不独责之于心。平时忧思恼怒,嗜好烟酒咖啡,过食肥甘厚腻,均可致心脾积热、肺胃郁热、肝胆蕴热,发为口疮多为实证;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发为口疮多为虚证;年老体弱,劳倦内伤,损伤脾胃,可致中焦枢纽失司,上下气机不通,上焦之阳不能下降,下焦之阴不能上行,心火独盛,循经上炎,也可发为口疮,此多为虚证。正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所说:“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胃火上行独燎其面”。 五大中药成分欲除口腔之痛,必先消脏腑脾胃之火,清热祛火素来为中医所擅长,然关键还在于对各药之合理配伍运用,以青梅、川连、黄柏、冰片、青黛等五位祛火名药秘研而成,以其合理的用药、绝妙的搭配、显著之疗效而成为治疗口腔溃疡领域当之无愧的“灵丹妙药”。 青梅性咸、凉。归肺、胃经。外用清热解毒,消肿,防腐,为口舌生疮,口腔炎症、溃疡之常用药。《本草纲目》载其可“治恶疮及口齿诸病”。 川连苦,寒。归心,脾、胃、胆、大肠经。具有清心火、解热毒、清热燥湿之功效。“心、脾、肝、肾之热,胆、胃、大小肠之火,无不治之。”(《本草正义》) 黄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与川连配伍使用,治阴虚火旺、疮疡肿毒等效果甚佳。 冰片性偏寒凉,为开窍醒神之药,性善走窜,启发壅闭,开达诸窍,无往不通,可使本方药性发挥到最佳。“性走而不守,亦能生肌止痛”(《医林纂改》)。 青黛性寒,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解诸药毒,与冰片同用,治疗口舌生疮效果极佳。 上药均为寒凉之剂,归于脾胃之经,是以针对脾胃积热、虚火上炎之症,其清热除蒸、引火归源之功效明显,诸药配伍共为青梅口疮散,于口腔溃疡之表症而施药,以达养阴清热、调理脾胃脏腑之功效,此亦为传统中医治病求本、整体施治之特色所在。 产品功能祛火除根,让你的口腔彻底健康!青梅口疮散含有的五大中药成分均为寒凉之剂,归于脾胃之经,是以针对脾胃积热、虚火上炎之症,其清热除蒸、引火归源之功效明显,诸药配伍共为青梅口疮散,于口腔溃疡之表症而施药,以达养阴清热、调理脾胃脏腑之功效,此亦为传统中医治病求本、整体施治之特色所在,让你的口腔彻底健康。 见效快、作用久,中医秘方显身手!众所周知,口腔溃疡疾病的特点是“火灼”疼痛感及反复发作性,作为传统中医专门针对口腔溃疡之症而研制的中药灵方,青梅口疮散在治疗口腔溃疡方面不仅能够做到针对病原、治病求本,而且还具有见效特别快、作用时间特别长等其他治疗手段所无可比拟的优点。已为众多患者解除了口腔溃疡的困扰,并一直广受市场好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