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秦灭巴蜀之战 |
释义 | 秦灭巴蜀之战. 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张仪、司马错等率军攻灭巴(今四川东部)、蜀(今四川西部)的作战。 简介秦灭巴蜀之战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张仪、司马错等率军攻灭巴(今四川东部)、蜀(今四川西部)的作战。 巴和蜀都曾参加了周武王伐纣的战争。巴人有著名的“巴渝舞”﹐“歌舞以凌殷人”。武王克殷后﹐曾封宗姬于巴﹐爵之以子﹐大概建国在汉水中游。巴在春秋时和邻近的鄾﹑邓﹑申﹑楚等国都有交往﹐和楚还有婚姻关系。但后来也被楚所并﹐为楚汉中郡。在今重庆东部涪陵地区当时还有一个枳巴﹐战国后期灭于楚。秦在灭蜀之后﹐随即也灭掉建都江州(今重庆)的巴。后又从楚夺得大片巴地﹐建立巴郡。 历史背景巴、蜀两国均在今四川。蜀国都成都(今四川境),为“戎狄之长”。巴国都巴(今四川重庆嘉陵江北岸),与蜀不睦,而与苴国友好。这年,蜀王出兵攻苴,苴侯出奔到巴,向秦求救。秦王欲攻蜀,以道险难至,韩又来攻,犹豫不决,遂问计于臣下。张仪主张进攻韩国,劫持周天子,挟天子以令天下,以建立王业。司马错主张借机灭蜀,认为“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战国策·秦策—》);而且巴蜀可从水道通楚,“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华阳国志·蜀志》)。秦王采纳了司马错的主张,命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人率军经石牛道(自今陕西勉县向西南,越七盘岭进四川,经朝天驿往剑门关)攻蜀。蜀王亲自率军至葭萌(今四川剑阁东北)抵御,兵败遁逃,被秦军杀死,蜀亡。随后,张仪、司马错等人又攻灭苴、巴,俘虏巴王。秦王贬蜀王子弟为侯,以陈庄为蜀相,张若为蜀国守。封巴王为“君长”;置巴郡,郡治江州(今四川重庆北)。巴蜀遂定,秦益富强。 结果此战,先击灭巴、蜀及苴等各国(均在今四川境),占领秦岭外广大地区,达到了进一步“富国”、“广地”、“强兵”目的,战略上还形成对楚的侧翼包围,为尔后南进创造了有利态势。 秦灭巴蜀﹐为进一步灭楚和统一六国准备了条件。 战国战争列表晋阳之战 | 魏攻秦河西之战 | 魏灭中山之战 | 赵攻中山之战 | 阴晋之战 | 浊泽之战 | 秦收复河西之战 | 桂陵之战 | 马陵之战 | 合纵攻秦之战 | 函谷关之战 | 秦灭巴蜀之战 | 秦楚丹阳、兰田之战 | 宜阳之战 | 垂沙之战 | 伊阙之战 | 华阳之战 | 长平之战 | 邯郸之战 | 鄗代之战 | 燕攻齐之战 | 济西之战 |即墨之战 | 黔中之战 | 鄢郢之战 | 阏与之战 | 陉城之战 | 河外之战 | 赵破匈奴之战 | 蕞之战 | 秦灭赵之战 | 秦灭韩之战 | 秦灭燕之战 | 秦灭楚之战 | 秦灭魏之战 | 秦灭齐之战 | 肥之战 | 番吾之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