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约翰·邓斯·斯各脱
释义

邓斯·斯各脱有“精微的博士”(Doctorsubilis)的称号,属于方济各派,生于英国诺森柏兰郡的敦斯顿地方,前后听过他的演讲的达三万人。一三○四年他来到巴黎,一三○八年他来到科隆作当时新成立的大学的博士。他在科隆受到很隆重的接待,过他到那里不久就死于疯瘫症,据说他是被活埋了的。据说他仅仅活了三十四岁,又有人说他死时四十三岁,另有人说他死时六十三岁他出生的年月不详。他写了关于思维大师比埃尔·隆巴德的著作的注释,这些注释使他获得很敏锐的思想家的声誉。依照写神学著作的次序,他从证明超自然的启示反对单纯的理性之光开始。对于每个论题他都附加了一长串的区别、问题、问题解答、反复辩难。由于他锐敏的理智,人们曾称他为哲学家中之神。他获得了极其崇高的赞扬。人们关于他曾过如下的话:“他曾经那样地发展了哲学,如果不是已经有了哲学的话,他本人也会成为哲学的发明者。他是那样地知道了信仰的神秘,几乎不能说他是相信神秘了;对于神意的秘密,他好象是看穿了;他认识天使的特性,就好象他本人是天使一样;在短短几年内,他写了那么多东西,以致没有一个人能够读完他的著作,更难有任何人能够充分了解它们。”

他主张个体化的原则,而认为共相是形式的。从所有的证据看来,他似乎曾促使经院哲学的辩论方法及其材料达到最高的水平,他发明了无限多的命题、粗野的新名词、综合和区别。他的办法是对于一个命题、一个论题附加一长串三段论法的论难,又对于这长串的论难逐条予以驳斥;这种正反辩难的方法,提出正面理由,又提出反面理由,已被他发挥到顶点。这样,一切都被他重新区别开了;因此他又被认作“支离烦琐方法”的创始人。支离烦琐的方法在于把对于每个对象的杂多论述搜集起来,采取通常的方式去加以辩驳,对于每一点都通通说到,但是没有系统的秩序,并且没有作为一个全体发挥和阐述出来;而另外的一些经院哲学家则在写摘录。他的拉丁文是粗野的,但却很适合于哲学的特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6: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