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巧环 |
释义 | “巧环”,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格的智力游戏,亦是中国民间古典智力玩具的精粹。连环是用金属丝做成种种美丽的图形,有基架、圆环、框柄等部分,表面上看来是无法分解的;但是,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按照一定程序反复操作,就能使其中的框柄或某个圆环解套出来,然后又用相反的步骤套进去。 以九连环为代表的连环类智力玩具起源于中国,相传它是根据古代贵重俯地,机关门锁的原理改进过来,且流传千年而不衰,曾征服了古今中外无数爱好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连环类智力玩具的魅力在于它的神秘性、挑战性和品种的多样性。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有助于启迪人们的智慧、并对开发智力很有益处。 九连环流行极广,形式多样,规格不一。其制作,用金属丝制成圆形小环九枚,九环相连,套在条形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其框柄有剑形、如意形、蝴蝶形、梅花形等,各环均以铜杆与之相接。玩时,依法使九环全部联贯子铜圈上,或经过穿套全部解下。其解法多样,可分可合,变化多端。得法者需经过81次上下才能将相连的九个环套入一柱,再用次才能将九个环全部解下。此外,也可套成花篮、绣球、宫灯等状。 同时,九连环也是按照一种顺序来解的。解九连环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这也可以训练人的耐心。不仅如此,九连环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增加环数提高难度,但环数增加将使解开步骤呈几何级数递增,且本质上并没有改变解环方法,因此通常所见仍是九环为主。 西汉才女,辞赋家司马相如之妻卓文君曾提及九连环:……,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怀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卓文君生於西汉,诸葛亮生於东汉末年,其时汉室江山已分崩离析。二人相差几百年。也就是说,在诸葛亮之前几百年的西汉,九连环已经存在。故“九连环由诸葛亮发明”之说并不正确,可能系后世误传。 今天,解九连环的世界纪录是237秒,由中国人王仲彬创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