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拼音: qiàn, 部首:土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五笔86:LRFF 五笔98:LRFF 仓颉:KLG 笔顺编号:1 5 2 1 3 3 1 2 1 2 1 四角号码:4210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811

基本字义

1.

防御用的壕沟,护城河:~壕。天~。

2. 陷坑,亦喻挫折:吃一~,长一智。

3. 挖掘:“环而~之,及泉”。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土,斩声。本义:护城河,壕沟)

2. 同本义 [moat]

堑,防也。——《说文》

堑山堙谷。——《史记·秦本纪》。索引:绕城水也。

深堑而守。——《史记·高祖纪》

隤墙填堑。——《史记·司马相如传》

3. 又如:堑渊(沟壑深潭);堑垒(深壕与堡垒);堑坎(深坑);堑谷(沉陷的坑谷);天堑

4. 挫折 [setback;reverse]。如:吃一堑,长一智

〈动〉

1. 挖掘[壕沟、通道] [dig]

环而堑之。——《左传》。注:“沟堑也。”

厕足而堑之。——《庄子·外物》。释文:“掘也。”

1. 峭堑之势异也。——《史记·李斯列传》

汉英互译

chasm moat

方言集汇

粤语:cim3

常用词语

竹堑 重堑 蚰蜒堑 云堑 营堑 堙谷堑山

崖堑 颓垣断堑 铜堑 天堑 铁堑 天堑长江

颓堑 深堑 山堑 长江天堑 城堑 吃一堑,长一智

池堑 楚堑 堕坑落堑 地堑 沟堑 河堑

壕堑战 濠堑 横堑 隍堑 撅坑堑 撅坑撅堑

坑堑 浚堑 阔堑 枯堑 堑堵 堑坎

堑谷 堑壕 堑渊 堑山堙谷 堑绝 渠堑

堑垒

“堑”与“智”

在人生中,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很重要。以“忠、义、仁、勇”著称于世的关公关老爷,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为后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堑”。比如骄傲轻敌、麻痹大意、一意孤行。又如对于面和心不和的所谓同盟的背后捅刀子,没有提防。所以,像关老爷这种大意失荆州的“堑”,一定要吃,品出滋味来,长自己的才智,不然就有负于关老爷用身家性命提供给后人的“堑”了。“走麦城”之“堑”,虽为一军事上的教训,似乎与经济建设没什么关系,然这种性质的错误,常人更容易一犯再犯。

阳明先生不愧为一代哲学宗师,“吃一堑,长一智”,便是由他的“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演绎而出。王阳明既是一代哲学宗师,又官拜兵部尚书。他执掌兵部大印之际,明朝已由鼎盛时期走向衰败,内忧外患、战争不断。他本人既受到大太监刘瑾的打击报复,贬往外地,还得忠实履行职责,可谓勤学一生、戎马一生。 此话,既是治学心得,更出自于实践。古今中外,多少伟人、哲人,都总结过失败与成功的关系,有精辟的、高度的概括,但恐怕难以逾越这个水平。实在是至理名言!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性质的错误。庞涓对孙膑一路穷追不舍,人家减灶,他不以为计,反以为把孙膑追得穷途末路,结果害了自家卿卿性命。聪明人犯错误之后,有的能立即意识到,幡然醒悟,有的稍迟钝片刻,也会很快悟出道理,从而在往后的工作、生活中,尽量克服之、避免之。而且举一反三,不仅同样的错误不重犯,就是其它错误也很少出现。

在人生中,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也很重要。以“忠、义、仁、勇”著称于世的关公关老爷,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为后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堑”。比如骄傲轻敌、麻痹大意、一意孤行。又如对于面和心不和的所谓同盟的背后捅刀子,没有提防。所以,像关老爷这种大意失荆州的“堑”,一定要吃,品出滋味来,长自己的才智,不然就有负于关老爷用身家性命提供给后人的“堑”了。“走麦城”之“堑”,虽为一军事上的教训,似乎与经济建设没什么关系,然这种性质的错误,常人更容易一犯再犯。

综观今日大千世界,各种重大责任事故此起彼伏,火车出了轨、建筑?大火、矿山大崩溃,从主观上,无不是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的麻痹大意。甚至,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也是因为美国财政政策的决策者一意孤行的结果。所以,关老爷之“堑”,在今日仍是一大宝贵财富。而从古至今,成大事者,无不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各色人等,浮躁情绪溢于言表,决策拍板时,一拍脑袋:“就这么定了!”这往往铸就大错。所以,达官显贵也好,凡夫俗子也罢,大到国计民生、工程建设,小到家庭事务,在进行决策时,一定要善于总结自己以往决策中的得与失,一定要缜思、静思、集思,三思而后行。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引发的后果,要多角度、多层面地剖析,不使决策出现瑕疵和纰漏,不要叫“堑”出现,从而保证决策取得良好效果。

人靠什么自立?孟子曰: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仁义礼,基本属于道德范畴,注意克制,严格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智是挥发性的,既要从失败的教训中汲取,更要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细心体味,是必须去努力。孔子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由不惑,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既是知识的获取,也是心灵境界的提升,是以生命的内养为主要功课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