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前登瀛社区 |
释义 | 村庄由来明朝永乐二年(1404),王氏始祖从河南淮安府迁居此地。该社区另一聚族而居的李姓则是来自于小云南(山西大同以南)。李氏的另一支去了山东的海阳县。为了不忘本家,两地李氏在造屋、辟街、安装碾磨等设施上均统一样式、统一名称。这里地处崂山脚下,早先遍布檀、柞、楸、枫等林木,先民们曾在这里伐树烧炭。后来因檀木伐净,其它木材烧制的炭在质量上无法与之媲美,遂弃置炭窑迁居别地。王、李的先祖迁来时,见这里遍布炭窑,而自己跋涉来此不易,遂将居处定名为“登窑”。1934年沈鸿烈任青岛市市长兴办学校和开发崂山建梯子石时,考证出这里曾是当年为秦始皇求不死药的徐福伐木造船的地方,故改为“登瀛”。登瀛村于1962年10月分成前后两个行政村,即前登瀛村和后登瀛村。 地理位置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前登瀛社区 登瀛村社区距沙子口街道办事处驻地之东北4.2公里,西与岭西村相连,东与小河东村接壤,南临登瀛湾,三面环山,是崂山西麓一块肥沃的盆地。这里自古就有“登瀛梨雪”的美誉,是崂山的十大胜景之一。 登瀛村的王姓聚族而居。相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王氏始祖从河南淮安府迁居此地。该村另一聚族而居的李姓则是来自于小云南大槐树里头。李氏的另一支去了山东的海阳县。为了不忘本家,两地李氏在造屋、辟街、安装碾磨等设施上均统一样式、统一名称。李氏族两支走动频繁亲密至极,后来登瀛李氏考虑到路程遥远来往不易,遂决定将族谱公开,使海阳李氏建立宗祠,随后来往渐稀,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时就完全断绝了来往。该村还有段姓人家。 登瀛村地处崂山脚下,早先这里遍布檀、柞、楸、枫等林木,先民们曾在这里伐树烧炭。后来因檀木伐净,其它木材烧制的炭在质量上无法与之媲美,遂弃置炭窑迁居别地。王、李的先祖迁来时,见这里遍布炭窑,而自己跋涉来此不易,遂将居处定名为“登窑”。20世纪30年代沈鸿烈任青岛市市长时,为了兴办学校和开发崂山建梯子石,考证出这里曾是当年为秦始皇求不死药的徐福伐木造船的地方,故改“登窑”为“登瀛”。意思是从这里出发,登上了传说中海上三神山之一的瀛洲。 登瀛村于1962年10月分成前后两个行政村,即前登瀛村和后登瀛村。前登瀛村现有村民760户,2123人;耕地800余亩,山峦4980亩。 政区人口“崂山脚下登瀛村,环山面海隐丘林”,这是原山东省副省长余修1958年视察登瀛学校时所题长诗中的开篇句,形象地写出了登瀛社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社区距沙子口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4.2公里,西与岭西社区相连,东与小河东社区接壤。2004年,前登瀛社区有970户,2197人。 经济发展建国前,登瀛村以农耕为主,生活比较困苦。建国后,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村里加快了经济发展。两个村的经济发展格局大体相同,即除了原有的林果业、石材加工业、农业和新辟的各一百余亩的淡水养殖场外,还发展海上扇贝养殖,建起了冷库、冰糕厂等企业。随着崂山风景区的开发,许多村民又从事饮食服务等旅游业。近几年,两村加快了旧村改造步伐,现在除了村民自己盖的两层楼房外,还有集体筹资建的高层居民楼,充分显示了两个村开发建设的成就和经济实力。2004年,前登瀛村经济总收入1.27亿元,人均收入6322元。 根据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文件崂政发[2004]230号《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流清河等36个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的批复》,由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 近几年,社区加快了旧社区改造步伐,现在除了社区居民自己盖的双层楼房外,还有集团筹资建的高层居民楼。2004年,社区经济总收入12650万元,人均收入6322元。 社区特色三面环山,南临黄海登瀛湾,是崂山西麓一块肥沃的盆地。在密密的果树林木的掩映下,露出点点红瓦白墙,煞是好看。每当春季,繁花盛开,桃花似片片红云,梨花似皑皑白雪,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清香,使人有身临仙境之感。这里自古就有“登瀛梨雪”的美誉,是崂山的十大胜景之一。 社会事业1985年,在沙子口街道率先为社区居民安装了自来水,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两个社区的敬老院也建得较早,生活条件优越,使五保老人安度晚年。社区还先后兴建了一批与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硬化了进社区路、安装了闭路电视和程控电话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