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千只鹤 |
释义 | 在川端康成的整个创作中,《千只鹤》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品之一,而且这部作品从多方面反映了作家创作的独特风格。同时,《千只鹤》也是一部十分复杂、非常容易引起歧义的小说。 内容简介《千只鹤》和《雪国》一样,是曾长期在报纸上连载的作品。这部小说共章:《千只鹤》发表于1949年5月《时事读物》别册, 《森林的夕阳》发表于1949 年8 月《文艺春秋》别册, 《志野彩陶》发表于1950年《小说公园》,《母亲的口红》发表于1950年11~12月的《小说公园》,《二重星》发表于1951年《文艺春秋》别册。 如果仅仅从情节上来看的话,这部小说写的是不道德的乱伦。三谷菊治的父亲是个著名的茶道师匠,他生前与一位叫栗本近子的女人有染,后来又钟情于太田夫人,而且由于后者而疏远了前者,但前者仍出入于三谷家。在三谷先生去世四年之后的一天,在栗本近子举行的一次茶会上,太田夫人与菊治不期而遇,太田夫人思恋她的昔日情人三谷,竟移情于他的儿子菊治,菊治也接受了这一不道德的爱,在圆觉寺附近的一家旅馆过了一夜。后来太田夫人似乎出于负罪感的恐惧而自杀。太田夫人的女儿文子在代母谢罪和以后与菊治的接触中又成为母亲的分身,继续对菊治作了“奉献”。千加子原本要把她的一个女弟子雪子这位纯洁的处女介绍给菊治,后来雪子渺无踪影。最后只有那位左乳上长着巴掌大的黑痣而且长着毛成了中性人的栗本近子仍按原来的生活方式生活下去…… 作品评析显然这种以情节为线索的复述会使得读者对川端这篇作品产生简单化理解的导读,进而对这些内容会产生令人反感、作呕的感觉。如果仅以社会批评的方法来评判川端的这部作品自然除了对他的颓废的批评、否定很难得出其他结论。 然而,川端康成是位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都很复杂的作家。《千只鹤》也绝非仅用这种批评方法就能全面把握的作品。 从接受美学角度来看,不同的文化背景的读者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接受屏幕而见仁见智。比如说欧美的日本文学接受者对于作品中的文子摔碎志野茶碗这一小说的高潮的细节是这样解读的:“在北美的学生中把这一细节作为文子张扬个性来接受而进行阐释的人很多:因为她认为自己是与母亲不同的人,就必须斩断母亲的羁绊,让把文子作为独立的个人来对待,为此她才打碎了茶碗……”(注:鹤田欣也《川端康成の芸术》,国文学研究丛书,明治书院,第131页。) 川端康成本人在1952年因《千只鹤》,获艺术院奖时,曾在天皇面前陈述过对《千只鹤》的思考:“小说中的一位姑娘手拿千只鹤图案,因而题名为《千只鹤》。自古以来,千只鹤的模样或图案,这是日本美术工艺和服饰方面所喜欢使用的。这是日本美的一种象征。从总体来说,可以称作日本式的。作者的心底,仿佛有一种观赏千只鹤在晨空或暮色之中飞舞的憧憬。”(注:叶渭渠著《冷艳文士——川端康成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13页。) 他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发表的演说辞《我在美丽的日本》中又作过这样的表述:“我的小说《千只鹤》,如果人们以为是描写日本茶道的‘心灵’与‘形式的美’,那就错了,毋宁说这部作品是对当今社会低级趣味的茶道发出的怀疑和警惕,并予以否定。” 目录千只鹤 森林的夕阳 志野彩陶 母亲的口红 双重星 前言(叶渭渠译本)川端康成的创作,走过曲折的探索之路。起初他没有深入认识西方文学问题,只凭借自己敏锐的感觉,盲目醉心于借鉴西方现代派,即单纯横向移植。其后自觉到此路不通,又全盘否定西方现代派文学而完全倾倒于日本传统主义,不加分析地全盘继承日本化了的佛教哲理,尤其是轮回思想,即单纯纵向承传。最后他开始在两种极端的对立中整理自己的文学思路,产生了对传统文学也对西方文学批判的冲动和自觉的认识。这时候,他深入探索日本传统的底蕴,以及西方文学的人文理想主义的内涵,并摸索着实现两者在作品内的协调,最后以传统为根基,吸收西方文学的技巧和表述方法。既是吸收西方文学思想和理念,也开始注意日本化,并取得了成功。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在颁奖辞中,突出强调:“川端先生明显地受到欧洲近代写实主义的影响,但是,川端先生也明确地显示出这种倾向:他忠实地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在川端先生的叙事技巧里,可以发现一种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十一世纪日本的紫式部所描绘的生活与风俗的庞大画面。” 在这一文学的定位上,川端康成的作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下层少女的悲惨遭遇和爱情生活,以及女艺人、艺术家、棋艺家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比如《伊豆的舞女》、《雪国》、《名人》、《舞姬》、《古都》等,一类是通过性与爱的正常与反常,反映了生的主旋律和生的变奏曲,流露出几分颓唐的情调。比如《千只鹤》、《山音》、《湖》、《睡美人》、《一只胳膊》等。 川端康成的创作手法,从《伊豆的舞女》开始有了新的突破。他在《伊豆的舞女》中非常明显地继承着平安王朝文学幽雅而纤细的、颇具女性美感的传统,并透过雅而美,反映内在的悲伤和沉痛的哀愁,同时,也蕴藏着深远而郁结的情感,是一种日本式的自然感情。作家从编织舞女的境遇的悲叹开始,由幽雅而演变成哀愁,使其明显地带上多愁善感的情愫。主人公“我”之于舞女,或舞女之于“我”,都没有直抒胸臆,他们在忧郁、苦恼的生活中,从对方得到了温暖,萌生了一种半带甘美半带苦涩之情。这种爱,写得如烟似雾,朦朦胧胧,作品的艺术魅力就产生在这种若明若暗之间。 也就是说,川端在《伊豆的舞女》里,既不同于作家初期的写实文学,也有别于新感觉派时期的追求华丽文体的小说,重新开拓和发展一条新的创作道路,即开始运用日本古典文学的传统美,以及表现这种美的传统技法,从精神与技法两个方面来具体表现日本文学的特质,从而在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上取得了成功。 川端康成在《伊豆的舞女》中力求体现日本的传统美,在《雪国》中对此又作了进一步的探索,更重视气韵,追求“心”的表现,即精神上的“余情美”。日本文学的传统特质之一,是排斥理而尊重情,言理也是情理结合,追求一种余情之美。这种余情美,是哀与艳的结合,将“哀”余情化,以求余情的艳。这里所指的艳,是表面华丽而内在深玄,具有一种神秘、朦胧、内在的和感受性的美,而不是外在的、观照性的美。这种艳不完全是肉感性、官能性的妖艳,也不完全是好色的情趣,而是从颓唐的官能中升华而成为艳的余情,是已经心灵化、净化了的,沐浴着一种内在庄严的气韵,包含着寂寞与悲哀的意味。应该承认,日本文学这种余情的艳,虽然有其颓伤的一面。但也不能否定其净化的一面。 川端康成在《雪国》中继承和发展日本文学这种“余情美”的传统,特别强调美是属于心灵的力量。他重神而轻形,如描写驹子的情绪、精神和心灵世界,始终贯彻悲哀的心绪。作家对于驹子生活、爱情的描写,既不是肉欲化,也不仅仅是精神化,而是一种人性化、人情化。川端是怀着丰富的同情心来塑造驹子的性格的,这种性格本身包含了悲剧性。驹子流露出来的是内在真实的哀愁,洋溢着一种健康的生活情趣和天真纯朴的性格特点,而作家为了使驹子保持“余情美”,着力将驹子置身的肉感世界情操化,展现出一种艳的余情。从表面上看,驹子这个女性装饰得十分妖艳、放荡,实际上却反映了她内在的悲伤,带有沉痛的哀叹。应该说,《雪国》所描写的人物的种种悲哀,以及这种悲哀的余情化,是有着自己的理念的,这是作家的人情主义的表现。它接触到了生活的最深层面,同时又深化了精神上的“余情美”。这种精神主义的价值,决定了驹子这个人物的行为模式,而且通过它来探讨人生的感伤,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作家强作自我慰藉,以求得超脱的心态。作家这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美学追求,是富有情趣韵味的。 有一些评论家对川端文学的评论,重视川端的《伊豆的舞女》、《雪国》,而往往忽视了作家本人自认为最喜欢的《名人》。川端写作《名人》,着眼于“把这盘棋当作艺术品,从赞赏棋风的角度加以评论”。在《名人》中,他十分注意精神境界的描述,虽然他以观战记的精细程度,写了棋局的气氛和环境,但主要是写入、写人生命运,而不是单纯写棋局,它突出地展示了秀哉名人在对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好的心灵,和对棋道传统的执著。尤其是《名人》在艺术上体现了日本传统的“物哀”的美学精神,将“物”与“哀”,即怜悯、同情、壮美与悲哀、悲伤、悲惨和谐地统一起来,集于名人一身。名人一方面面临各种新规则限制的折磨,身体日渐衰弱,加上对弈的失败,堕入极度的悲伤与痛苦之中,他为要保住常胜不败的地位而苦恼,为失败而感伤,一方面又用心描写名人专心致志于探讨棋道的艺术,达到忘我的美的境界,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宽容的品格气质。作家通过对名人遗容的生动描摹,充分展现了名人的这两种性格:名人遗容充满了仁爱的色彩、安详的气氛,又流露出深深的哀愁。人们从这张遗容中可以看到名人所象征的力量、名人的不平凡的生涯,甚至仿佛在上面荡漾着名人灵魂的气息,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世界。 川端康成的《古都》是在京都的风俗画面上,展开千重子和苗子这对孪生姐妹悲欢离合的故事,将人物的纯洁感情和微妙心理,交织在京都的风物之中,从中表现了人情美与自然美,以及保持着传统的气息。《舞姬》则是围绕着主人公波子及其丈夫矢木、儿子高男以及年轻时代的恋人竹原等的婚姻与爱情、生活与事业的矛盾而展开种种冲突。其中作家将较多的笔墨用于描绘波子这个人物的娴雅、温顺、脆弱而哀婉的性格,自始至终贯穿着日本传统文学的“物哀”的感情,从中捕捉感人心灵的最哀伤、最值得同情的东西来加以抒发。如果说,《伊豆的舞女》和《雪国》是川端康成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定位上进行创作的一个转折,那么《千只鹤》、《山音》、《湖》,以及《睡美人》、《一只手臂》,又是另一个转折,其前后既有连续性,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这些作品大多不受理智、理性乃至传统的道德观念约束,达到了病态伤感的境地。 川端康成的《千只鹤》、《山音》、《湖》这些作品,表现了爱情与道德的冲突。作家一方面想要抹煞道德上的善恶对立,宣扬不管是道德还是非道德,人的自然感情是真挚的、纯洁的,以表示他不满于社会现实、传统道德和法纪规范在维护无感情的结合,并企图破坏这种传统的伦理道德,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念。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囿于社会现实、传统道德和法纪规范,写自然的爱情又并没有完全违背,而只是接近于违背传统道德观念的边缘,始终停留在精神放纵上,追求一种变态的幻想美,而且常常带着一种“罪恶感”和“悔恨感”。也就是说,作家既渴求一种自然的爱情,又为传统道德所苦,无法排解这种情感的矛盾,就不以传统道德来规范人物的行为,而超越传统道德的框架,从道德的反叛中寻找自己的道德标准来支撑爱情,以颓唐的表现来维系爱欲之情。 《睡美人》、《一只胳膊》,可以说是《千只鹤》、《山音》和《湖》的外延。这两部作品是作家川端康成长期以来心理上的阴翳的折射,也是他追求瞬间的感觉、受压抑的官能享受,以及虚无颓废情绪的一种必然的发展。这几部作品,带上几分虚无与颓废的色彩,而且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当然,也有川端自己的解释。但是,川端写女性,只写女性的美丽与悲哀。这悲哀又是日本式的思考,即是继承了“物哀”、“风雅”甚或“风流”的审美传统。即使是写性文学,也是按照日本文学传统的“纵使放荡,心灵也不应是龌龊的”精神,十分注意把握分寸的。然而,这种美的东西又是虚无的,只有在哀怨与虚幻中追求与憧憬。这是永远无法达到的。这种“女性美”,恐怕也不可能拯救他自己虚空的灵魂。 川端康成这几部晚年的代表作品,虽然反映了孤独者的内在世界,是孤独者的悲哀。但是它们表现的情欲、灵肉的冲突,并没有完全脱离写情、写灵,并注意“性”因素的爱情描写,并非完全无视道德的思考。尽管某些作品的描写,超过了通常的所谓道德的框架,但还是通过“肉”写“灵”,通过“欲”写“情”,是把人的灵与肉、情与欲作为一种不可分割的整体来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性中理性的一面,和心理上非理性的微妙关系,这是涉及性道德和性心理的范畴。可以说,这是川端康成从入学和文学的角度对性的探讨,对人的探讨。笔者在文章开头所说的,川端康成这类作品,反映了生的主旋律和生的变奏曲,其文学意义也在于此。 我们第一次将川端康成这两大类作品,搜集在两卷本中,书名《伊豆的舞女》、《千只鹤》。读者两卷在手,可以尽享川端康成文学之美,尽享日本文学之美。 叶渭渠 2005年月11月 作者介绍简介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著名小说家。出生于大阪,学生时代起即开始文学创作,1924年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时立志成为一位专业作家,并与横光利一等人创办同人杂志,名为《文艺时代》。1926年,发表成名作《伊豆的舞女》。他早期的创作曾追求新感觉主义和表现主义。最后,走上借鉴西方现代派的技巧、方法,立足日本的古典文学的新路,取得了成功。1968年,他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日本文学史上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作家。除小说外:川端康成还写下许多文学专论和书评。1972年,在其个人工作室自杀身亡。川端康成是日本现代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对日本现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品雪国 山音 古都 生为女人 竞开的花 伊豆的舞女 河边小镇的故事 玉响 意大利之歌 湖 阵雨 千只鹤 禽兽 花园的牺牲 水月 非常 温泉旅馆 篝火 再婚的女人 水晶幻想 夏季的友谊 波斯菊的朋友 娶新娘的车 隅田川 比王位高尚的誓言和爱情 慰灵歌 仲夏的盛装 致父母的信 招魂节一景 考试时 友情奇缘 花的圆舞曲 重逢 针,玻璃和雾 和狗说话 离合 拱桥 蓝的海,黑的海 参加葬礼的名人 春天的景色 思维脉络他从追求西方新潮开始,到回归传统,在东西方文化结合的坐标轴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了运用民族的审美习惯,挖掘日本文化最深层的东西和西方文化最广泛的东西,并使之汇合,形成了川端康成文学之美。也就是说,他适时地把握了西方文学的现代意识和技巧,同时又重估了日本传统的价值和现代意义,调适传统与现代的纷繁复杂的关系,使之从对立走向调和与融合,从而使川端文学既具有特殊性、民族性,又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意义。川端康成这种创造性的影响超出了日本的范围,也不仅限于艺术性方面,这一点对促进人们重新审视东方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性。可以说,他为日本文学的发展,为东西方文学的交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语录1.我仿佛只有脚离开现实,遨游于天空中了! 2.我在根底上是东方人. 3.死亡等于拒绝一切理解。——《千只鹤》 4.女人在未坠入情网前,是不知道男人下流的 5.人是不断消失在过去的日子里的 6.美,一旦在这个世界上表现持来就不会泯灭。--《不灭的美》 7.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觉已经发现的美。--《美的存在于发现》 8.一切艺术都无非是人们走向成熟的道路。--《纯真的声音》 9.驹子撞击墙壁的空虚回声,岛村听起来有如雪花飘落在自己心田里。——《雪国》 10.美在于发现,在于邂逅,是机缘。 11.一朵花比一百朵花更美丽。 12.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雪国》 13.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14.人们在庭院的草坪上放焰火。少女们在沿海岸的松林里寻觅秋虫。焰火的响声夹杂着虫鸣,连焰火的音响也让人产生一种留恋夏天般的寂寞情绪。我觉得秋天就像虫鸣,是从地底迸发出来的。——《伊豆的舞女》 15.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花未眠》 16.美丽与悲哀中,庆子说的——女人的恨,不就是爱吗? 17.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雪国》 与茶道关系《千只鹤》的主要人物,都因“茶道”而形成复杂多重的人际关系与感情纠葛。菊治的父亲是茶道专家,与茶道师栗本近子有了短暂的婚外情;太田先生是菊治父亲的茶友,太田死后,菊治的父亲由于负责处理太田所遗下的茶道用具,与太田夫人时有过从,于是太田夫人成了菊治父亲长期的情妇,直至菊治的父亲去世。后来,太田夫人的女儿文子把家中母亲心爱的茶道用具送给菊治做纪念,茶道师栗本近子再以这些旧爱使用过的茶具来点茶,请菊治和文子品尝。睹物思人,这些茶道用具便蕴含了微妙的象征意义。 首先是栗本近子在圆觉寺后院茶室举办茶会,使用的“织部陶”茶碗,是菊治父亲生前所喜欢的,其后送给近子,而这本是太田夫人亡夫珍爱的遗物。近子此举无异透露了,心中对菊治父亲仍存有旧情爱意。当太田夫人把这只织部茶碗托在手心,似乎同时难忘对于亡故丈夫和情夫的情感;又说:“黑碗绿茶,就像春天发绿意似的。”则在暗示自己因与菊治重逢,进而把对菊治父亲的怀念投射到与之酷似的儿子身上,那种心情兴奋莫名。 与志野瓷再者,是川端康成着墨甚多的“志野陶”茶道水罐,象征意味尤其浓厚。太田夫人生前将这只质地很好的水罐拿来插花,白釉面上隐隐地泛出红色,表面冷艳而又温馨,在菊治的感觉上,此一水罐“柔润得像梦幻中的女人似的”,根本就是已故太田夫人的化身。太田文子将这贵重的水罐送给菊治,他插上了白玫瑰和浅色的石竹花,常常为之情思缠绵;一旦触摸水罐,菊治就会怦然心动。后来,菊治情感逐渐转移,告诉文子:“这个志野水罐,你送给我的,每次看到,就特别想见你。”这个志野水罐,自此又成了文子的替身。 还有则是菊治来到文子家中,文子端着的茶盘内那两只直筒状茶碗,一只是红釉的,一只是黑釉的。文子父亲死后,菊治的父亲尚在世,每次来找文子的母亲,两人就用这一对直筒茶碗品茗,菊治的父亲用黑的那只,文子的母亲用红的那碗,这岂不正是「夫妻碗」?多年以后,菊治和文子同样一起使用这一对别具意义的茶碗,在在象征着两人感情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不过,象征意涵最为强烈的,是菊治父亲爱用的唐津陶小茶杯和文子母亲所珍存的志野陶直筒形小茶杯。这只唐津陶小茶杯没有花纹,完全是素色的,黄里透绿,还带点儿绛紫,且形体刚健有力,看来敦实又有气派,很受菊治父亲的喜爱,连出远门也带在身边,这只茶杯好比就是菊治父亲本人一般。至于那只志野陶直筒形小茶杯,形状静穆端庄,白釉上隐隐带点微红,仔细打量之下,那红色仿佛能从白釉中渗出来似的。此外,杯口上略微带点浅茶色,有一处的浅茶色看似更浓一些,那应该就是唇吻的地方了。再细看,那浅茶色中仍旧透出一丝红意,文子说是母亲所留下的、褪不掉的口红印,这带给菊治心驰神往的异样感觉。文子先是将这只小茶杯送给菊治,菊治也确实用上了,但文子跟菊治发生肉体关系之后,她趁菊治没注意,来不及拦阻之下,把这只沾有母亲口红的茶杯摔成碎片,意味着自己彻底摆脱母亲的阴影,同时也完全断绝菊治对母亲的感情纠葛,唯其如此,文子和菊治才有希望开出爱的花朵。小小的茶杯,竟然赋予如此精湛、深刻的象征意涵,怎不令人回味再三! 千只鹤在小说中所代表人物至于作为小说名称的《千只鹤》,所代表的正是菊治原先的相亲对象──稻村雪子。菊治与雪子正式见面,是在栗本千花子举办的茶会上,雪子当天拿着绉绸包袱,桃红的绉绸上,绘着白鹤千只,菊治觉得美极了。雪子点茶时,周围仿如有千百只白色的小鹤在不停地飞舞。与在情天欲海里颠簸过来的太田夫人相较之下,雪子清秀娟媚的丰采,更让菊治感到美不可言。甚至于雪子来访,她的明艳照人,令宽敞幽暗的客厅仿佛为之一亮。隔天,菊治觉得她的芳泽余香还在茶室里荡漾,认定她美得可望而不可及。其实,在栗本千花子居中撮合下,雪子颇有意愿与菊治结婚,偏偏菊治因厌恶栗本一贯的强势主导,尽管对雪子很有好感,菊治始终对这桩婚事犹豫不决。 先前当菊治和太田夫人发生肉体关系的那一天黄昏,坐在回家的电车上,望着落日,菊治闭上眼睛,看到的却是雪子包袱上的千只白鹤,在眼前的霞空里翩翩飞舞。这一段描述,将败德罪孽的太田夫人与清纯如白鹤般的雪子凸显出来,形成鲜明的对比。综观之,《千只鹤》的主要人物,无论是菊治的父亲、栗本千花子、太田夫人、太田文子或是菊治本身,皆于道德有亏,相较之下,唯有雪子纯洁、美丽,无道德上的瑕疵,她所象征的正是另一种崇高的、无法企及的美感。此部小说之以《千只鹤》为名,或许透露着川端康成内心世界在道德上的某种向往与追求吧! 擅长运用象征手法,是川端康成文学的主要特质之一。透过文字做为事物与精神之间的中介者,间接表现出某种感情状态或精神意识,把小说从写实主义的桎梏解放出来,川端康成的象征手法,往往在于表现内心所感受到幻境、声色、意象等,带有神秘性的暗示美。而《千只鹤》的各种茶道用具以及千羽鹤图案所赋予的象征意涵,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尤其藉由茶道用具繁复多重的象征意涵,巧妙的呈显人物隐微、矛盾的内在心理与感情纠葛,令人咀嚼再三,引起内心的共鸣,同时也为川端康成小说写作象征手法之细腻高明而深深叹服。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