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千秋乡
释义
1 四川南部县千秋乡

千秋乡位于南部县西南隅,地属浅丘,东连大河镇,南与西充县义和乡接壤,西与玉镇乡相邻,北靠伏虎镇,距县城45km。省道101线和定水支渠横贯其境,全乡有2585户,总人口796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0人,海拔高度:395米。全乡辖12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22.4平方公里,集镇建设面积0.8平方公里,总面积8372亩,其中耕地面积7872亩,人均耕地0.91亩。粮食总产4729吨,花生12吨,油菜80吨,产茧45吨,劳务输入2240万元,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200元。全乡共有桑树3510亩,梨200亩,核桃630亩,批杷210亩,香树1200亩。 千秋乡主要是以粮食、水果为生产作物。养蚕、生猪为主要产业。全乡新栽桑树2146亩,生猪人均1.2 头。2006年底全乡农业生产总值为2581.5452万元,农民GDP2756元。

基础设施

千秋全乡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闭路,村村通广播,农网改造第一、二期完成了7个村,2005年,全乡农网改造将全面结束。乡道3.5公里实现标美化。双碑垭村、王家桥村实现了村通柏油路6.5公里,杨柳村实现了社通碎石路面3公里。有蓄水塘8处,石堰2处,蓄水池3处,有效蓄水量14.3万立方,可实现灌面936亩,定水支渠途径全乡3公里,农毛渠共计36公里。中低产田改造500亩。为全乡农业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农业结构调整

在原有水果、蔬菜支柱产业基础上,按照“合理布局、提高效益”的原则,沿省道101线成片栽植枇杷300余亩,成片栽植梨树50亩。本着长短结合的原则在园内套种了黑麦草、西瓜、大豆等作物,批量养鹅5000只,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带动全乡结构调整。全乡粮经比例调整到6:4。退耕还林800亩,主要栽植柏树、核桃。封山育林3500亩,森林覆盖率48%。

社会事业

乡内中心小学1所,村小4所,有初中班6个,314人,小学班17个,700人。在职教师44人,工人3人,其中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25人,高级职称1人,退休教师17人。全乡享受优抚对象125人,发放优抚金2元。享受低保70人,发放低保金3.5万元。有敬老院1处,常年住有孤寡老人4人,有卫生院1处,春季医疗站10个,从业人员22人,设有病床8个,科室8个,能处理日常疾病,为全乡人民提供保障。 有村小学2所,乡小学1所。兽防站、信用社、粮站等单位建制齐全。到2007年10月底全乡所有村完成了村通广播工程,农电改造工程。全乡共有500多部程控电话,移动电话24部,建有移动通讯站。有乡干部22人,其中共产党员20人,大学学历8人,大专学历5人。

场镇建设面积约0.6平方公里,居民有800人,有老街,新街共有4条街道,市场贸易活跃,民风纯朴 。森林覆盖率达37%。全乡基层组织健全:共有15个党支部,有共产党员309人2004年全乡有序输出劳务人员2700人到北京、山东、广州、深圳、宁波等地务工,全年实现收入共计2240万元。

2004年,通过引资140万元,开发集镇建设,以“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新建了一条长30米,宽18米的大西街。

千秋乡下辖村:

石人坪村 书房沟村 杨柳村 龙门垭村 油榨沟村 双碑垭村 新寺湾村 王家桥村 龙回山村 蒲氏祠村 安子山村 凤阳寺村

千秋乡人口数据

千秋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8116

男 4320

女 3796

家庭户户数 2261

家庭户总人口(总) 8109

家庭户男 4313

家庭户女 3796

0-14岁(总) 1814

0-14岁男 992

0-14岁女 822

15-64岁(总) 5692

15-64岁男 3061

15-64岁女 2631

65岁及以上(总) 610

65岁及以上男 267

65岁及以上女 343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8094

2 湖南邵阳县千秋乡

千秋乡为一地名,在我国湖南省邵阳县以及四川省南充市都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镇存在差别。

千秋乡位于邵阳县东南,芙荑水中游,地处东经1100,北纬260,东接五锋铺、东安县大盛桥镇,西抵金称市镇,南邻塘田市镇,北连黄塘乡,素有邵阳县“南大门”之称。镇域地形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250米,有高山多处,岩洞无数,景观奇美,山清水秀,是旅游的胜地,近年来乡政府开始着手发展旅游业。

全乡总面积50平方公里,辖石山、水津、喜鹊、竹元、千秋、高塘、沙河、塘代、莫元、元山、三门、横冲、石牛、台山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15个村民小组,2.4万余人,耕地面积14400亩,其中水田面积13000亩。林业面积3万亩,森林覆盖率46.7%。主要矿产有大理石、石灰石、铁、锰、锑等。

千秋乡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经济占比85%,但由于耕地少,人口多,乡村经济底子薄弱,人民生活普遍比较贫困,教育水平低下,90年代以来,乡民逐渐通过外出广东打工,来获取子女教育及生活费用,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得提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