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企业文化策划师 |
释义 | 企业文化策划师定义企业文化策划师是指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从事企业价值理念塑造及其转化工作的人员。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业文化研究、建设、管理工作,其职责是制定和建立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企业文化体系,塑造、提炼和推广企业的愿景、共同价值观和使命。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指导人力资源部门搭建人力资源战略框架;通过CIS系统设计推广企业形象;推行企业文化体系建设。 企业文化策划师专业分析企业文化策划师需要对本企业的文化有宏观设计能力,能够为企业领导在文化建设上出谋划策,能够推行调研、文本建设、全员化推广、长效管理,每年还要对企业文化建设效果进行考核。所以,这也是一个需要丰富阅历的职业,进入“企业文化师”这“二道门”之前,常常需要走过行政经理、人事经理这段路,或是有着企业文化建设、宣传策划、培训、人力资源等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等管理类专业,新闻、出版、中文、哲学等宣传类专业,都是出人才的专业。 企业文化策划师主要工作内容(1)开展经营性企业文化建设,即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进行员工所应具有的价值理念的塑造及其转化工作; (2)开展管理性企业文化建设,即在企业管理活动中进行员工所应具有的价值理念的塑造及其转化工作; (3)开展体制性企业文化建设,即在企业的制度安排中进行员工所应具有的价值理念的塑造及其转化工作; (4)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工作,即对本单位企业文化现状进行调查、总结、提炼、表述、宣传、培育、落实、改进、交流、学习与创新等一系列塑造、转化的实施过程进行科学管理。 企业文化策划师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 助理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注:目前开考等级:三级、二级。 企业文化策划师职业概况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并为广大员工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是当代崭新的管理理念,是现代企业之魂、成功之路,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自八十年代初企业文化开始传入我国,受到我国企业界和理论界的重视。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和工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率先开始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探索,提出了具有本企业个性的企业精神。中国加入WTO后,企业文化这一崭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实践,越来越显示出她在经济建设中的核心竞争力地位及其灵魂作用的异彩,越来越引起高度重视。 以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他们之所以能够保持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率先跨入知识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还相当落后,企业文化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也亟待提高。企业文化师作为专职企业文化的建设者,其担负着变革陈旧的企业文化、重塑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企业文化的艰巨任务。 文化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早在1993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造就企业家队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优良的职业道德,树立敬业爱厂、遵法守信、开拓创新的精神。”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明确指出了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造就企业家队伍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联系。 以海尔、联想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企业,它们之所以能够白手起家,迅速成为国际驰名的跨国集团公司,分别进入500强行列,其共同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吸取了发达国家的文化管理经验,把创新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打造海尔"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打造联想"集体主义"的企业精神。 面对挑战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任务艰巨,发展前景广阔。著名学者劳伦斯.米勒先生曾经说过:“未来将是全球竞争的时代,这种时代能够成功的企业,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的企业”。目前,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正在深入进行,中国跨国公司正在培育和壮大。改革传统的企业管理体制,实质也是一场企业文化的深刻变革。即要变革那些陈旧的企业文化,重塑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崭新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克服困扰,走向国际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有效选择。这表明,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前景广阔,企业文化师作为新职业的确立是非常必要。 企业文化策划师的作用企业文化策划是商务策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脱离了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形象策划如同空中楼阁,不可能成功,也不会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文化策划师,首先应该从系统学习商务策划开始。 企业文化策划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但决不仅仅是为战略目标的实现制造人文气氛。作为一种亚文化,企业文化具有社会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企业的凝聚力方面,这正是那些成功企业的秘诀所在。 企业文化是企业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 企业文化的策划是一项涉及企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是企业战略、生态、融资、管理、营销策划的集大成者,是企业所有要素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也是企业策划中最复杂的领域。 企业文化是美国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期间,比较美、日两国企业管理的根本性差异而提出的一个概念。 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优势一直称霸世界,但自70年代起,日本经济却突飞猛进,大有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势。日本的迅猛崛起,引起了美国有识之士的关注。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了美、日管理对比研究热潮。许多美国学者惊奇的发现,造成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是日本将外国技术、设备、规章制度、财务分析等硬性的管理与本国民族文化,诸如人、目标、信念、宗旨和价值观念等等软因素相结合的结果。这种软因素虽与社会文化有关,但又不是整个社会文化,仅仅是反映一个企业的传统风貌的亚文化或微观文化,是一种经济和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被称作企业文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理论传入我国。由于它较为实际的契合了我国自孔子、孟子、庄子时代就形成的注重情感教化、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思想和现代管理理论的思想主线,因此得到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认同。一些大企业尤其是海尔、联想等通过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本企业实际,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与社会文化不同,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群体文化,有其自身鲜明的特性。 社会或民族文化是一个社会或民族共同体具有的一整套公有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使社会纷繁复杂的各个阶层、各个组织行为能为社会大众接受的共同标准。因此,这是一种涵盖面非常广,包含内容十分丰富的文化层。与社会文化相比,企业文化不但与其赖以存在的大文化环境有别,而且与其他相同层次的亚群体文化也不尽相同。它既不像校园文化那样愉快、浪漫,也不像党政机关文化那般庄重、严肃,更不像业余团体文化那样轻松随意。一方面,企业文化理念中要包含中、长期的准则和目标,顾及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的底蕴又必须要追求实效,它只能在不断追求众多短期的利益中以谋得长远的发展。企业文化自身独特的特性表现为: 1、企业文化首先是一种务实、追求直接经济结果的文化。企业文化强调经济效益,保持组织的连续性、积累性,着眼现在,并放眼未来。为了将来的发展和壮大,虽然企业需要进行产品创新、改善经营管理甚至调整组织结构,但所有这些都必须是渐进的、连续的。 2、企业文化是一种讲求投入产出的文化。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靠自身的力量实现经营的连续性,正因为如此,它十分注重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变换,以追求自身的盈利,不断实现积累。 3、企业文化是一种集体文化。正像其他群体、组织文化一样,企业文化也是一种集体文化。但它更强调和注重的是在组织内所实现的合力,从而推动和激励企业内的每一位员工协调一致地行动,达到预定的目的。 4、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企业文化是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形成的以约束和规范企业内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企业行为的亚群体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组织文化,它一般并不主动地去影响企业以外的社会成员的思维和行为,但是,蕴藏在企业文化中的积极的审美和价值观,也必将通过自己的产品、服务和员工的行为而慢慢地渗透到社会中,进而对社会文化的变革产生影响。 现代企业的兴衰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但企业文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企业文化是一种力,也可称企业文化力,它具有6种力的作用:即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纽带力以及辐射力。 企业文化牵涉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从策划的角度来看,其主要任务有: 1、构建企业文化体系 企业文化建设工程如同建筑工程一样,它的过程很重要,目标则更为重要。企业文化策划,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的现状、面临的国内外竞争环境、发展战略等,来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使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一致,并通过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来促进企业的发展。一般来说,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确立,要从精神、机制、物质文化三个方面入手: (1) 构建企业精神文化体系系, 实现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高度认同和对经营战略的清晰理解; (2) 构建企业机制文化体系,实现企业管理体系的顺畅运行, 明确企业的共同行为准则,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 (3)构建企业物质文化体系,实现企业物质产品(或服务)生产、开发、销售、环境同企业价值观、经营战略的高度统一,搞好企业外在形象的传达。 2、增强企业文化的功能性 (1)增强企业文化振兴功能。企业文化之所以具备振兴功能,在于文化对于经济具有相对独立性,即文化不仅反映经济,而且反作用于经济,在一定条件下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但是,企业文化引导企业经济发展的效果,有一个时间上的积累过程,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今天抓企业文化,企业经济效益就高上去;明天不抓企业文化,企业经济效益就低下来。然而,持之以恒抓企业文化,必然会产生企业经济振兴的效果。 (2)增强企业文化导向功能。一般的说,任何文化都是一种价值取向,规定着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具有导向的功能。如果把经济比喻为列车,把科学技术比喻为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那么文化就可以比喻为扳道工,没有铁路,列车不能运行;没有科学技术,经济不可能发展;没有列车和铁路网络,扳道工也是无所作为的;但在具备铁路网络和列车的基础上,文化扳道工却规定着经济列车在哪股道上奔驰。回顾历史,同样是火药,西方用它来炸山开矿,旧中国却用它来做爆竹敬神;同样是罗盘针,西方用它航海,旧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这是资本主义文化和封建主义文化各自发挥其导向功能的结果。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向,规定着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卓越的企业文化,规定着企业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总是引导企业去主动适应健康的、先进的、有发展前途的社会需求,而导向胜利。拙劣的企业文化,使企业鼠目寸光,总是引导企业去迎合不健康的、落后的、没有发展前途的社会需求,最终使企业走向衰败。 (3)增强企业文化协调功能。企业文化能够协调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使社会和企业和谐一致。因为无论中国或外国的企业文化,其精神内容都是要使企业自觉地为社会服务。具体地说,通过文化建设,企业尽可能调整自己,以便适应员工的情绪,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着的需要,跟上政府新法规的实施,因而企业和社会之间就不会出现裂痕,出现了也会很快弥合。 (4)增强企业文化凝聚功能。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这是因为企业文化有同化作用、规范作用和融合作用。这三种作用的总和效果,就是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任何企业家都希望把自己的企业建设成一个内外协调、上下同心的团队,但单靠物质激励和管理制度很难做到,而企业文化是一种强力黏合剂,它可以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团结在企业周围,从而产生一种凝聚力。 从形式上看,同一个企业的职工,企业与本企业的职工,总是聚集在一起的。但是传统的管理理论,把企业和职工的相互利用关系,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例如行为科学理论研究职工的各种需要,要企业千方百计去满足这些需要,条件是职工必须为企业卖力干活,至于职工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是否一致,各个职工之间的目标是否一致,则不大过问,至少不认为它是一个主要问题。企业文化理论则不然,它把个人目标同化为企业目标,把建立共享的价值观当成管理上的首要任务,从而坚持对职工的理想追求进行引导。企业文化的这种同化作用,使企业不再是一个因相互利用而聚集起来的群体,而是一个由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理想追求的人聚集起来的组织。 (5)增强企业文化约束功能。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员工行为规范的硬约束,也是外在约束。但人是有思想的,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思想是人的软约束,也就是内在的约束。现代企业除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这种硬约束,还需要思想的软约束。这种软约束就需要企业文化来体现。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非强制性力量得自我约束,它能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即:如果说企业管理制度是让想犯错的人不敢犯错,那么企业文化就是让有机会犯错的人不愿犯错。 (6)增强企业文化美化功能。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就是生活。西方传统管理理论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把生活与工作截然分开,认为生活是人们所向往的,工作不过是生活的手段;要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就应该多付钱让职工改善生活;家里是生活的场所,企业则是工作的场所;生活是美的享受,工作则是苦的支出。这也可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多数人的看法。企业文化的理论观点则不然,它力求把职工的生活和工作统一起来。它不仅把企业当作工作的场所来对待,而且也当作生活区域来营造;不仅把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来利用,而且尽可能的发挥工作本身的意义,使之成为职工所愿意、所喜欢从事的工作。在那些企业文化搞得好的企业里,工作本身成了激励的因素,职工们觉得上班比下班更有意思;工作环境如同生活环境,在厂如同在家里。企业文化没有否认美就是生活,但却补充了美是工作,是职工所愿意、所喜欢的工作,使职工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工作。企业文化不仅把工作场所美化了,而且把工作本身美化了,这就是企业文化的美化功能。 企业文化既然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进行策划设计时,就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点:要着眼于未来,立足于企业战略,符合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把企业文化作为整合企业资源,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以提高其综合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让企业文化成为参与国际竞争、进行品牌扩张、资本运营、管理变革的资源平台;企业文化不是现时的消费,而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投资;企业文化的价值在于有效推广和不断提升,否则只会是一纸空文。 知识经济为企业文化开辟了极为宽广的领域。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需要把一个个大家都认为是好的理念,加以有机整合,让其很好地落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并逐步生长出企业文化的一个个思想新芽。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